對越反擊戰,為了先救一個越軍俘虜解放軍傷員只能後邊運
1986年曾上映過一部描寫老山對越自衛反擊戰題材的彩色寬銀幕故事片《雷場相思樹》,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深受觀眾歡迎,榮獲了多個獎項。
影片中有一段情節,給很多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軍校學生官「中醫」(沈曉謙飾演)參加突擊隊,擔任第二排長隨隊堅守無名高地。他是學中醫出身,因此在陣地上大顯身手,及時給很多傷員包紮止血。越軍集中一個加強連的圍攻無名高地,戰鬥打得異常慘烈,突擊隊大部傷亡,副連長和第一排長都犧牲了,包括「中醫」在內只剩下10人,並且全部受傷。由於越軍炮火封鎖嚴密,加上山高路遠,軍工上不去,重傷員抬不下來,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中醫」急了,將電話打到團前指,張口就罵。當時還俘獲了一名越軍中尉,但該敵的股動脈被打斷而血流不止。在團前指的張副團長(儲智博飾演)要求一定要將俘虜包紮好,要活著帶下來。然而陣地上的條件非常簡陋,儘管做了種種努力給俘虜止血,軍工隊上來後不抬傷員而先將俘虜抬下陣地,最終卻還是沒能保住他的性命。「中醫」在無名高地戰鬥中雙腿負傷,他給自己包紮得很好,讓軍工先往下抬俘虜,自己最後才下陣地。但由於送下來得實在是太晚了,「中醫」的左腿因傷重還是被截掉了……
上述這段情節令觀眾看後無不感到內心震撼,辛酸交加,包括尚是少年的筆者亦如此。生活在和平年代致富路上的人們,很難想像發生在祖國南部邊疆的戰爭竟然是如此慘烈,「新一代最可愛的人」、「老山英雄」經歷了何其多的艱苦磨難!
實際上,影片中關於俘虜的這段情節是來自於真實戰例的。在老山輪戰中,戰場環境惡劣,戰鬥激烈殘酷,危險無處不在。為了獲取更多的情報,減少自己的流血犧牲,上級要求一線部隊多抓俘虜。然而當面越軍既狡詐又頑強,俘虜很難活捉。部隊因此規定,抓到一個活著的俘虜就能立一等功!影片中張副團長如此重視無名高地上抓到的俘虜,背景既是如此,況且那還是一名中尉軍官,在當年這可是一條「大魚」!
1985年3月上旬,參加老山輪戰的南京軍區第1軍第1師第2團奉命組織突擊隊,以奇襲方式奉命奪取那拉地區要點156高地。突擊隊人員來自紅軍營,幹部戰士都是精銳,鬥志旺盛。工兵提前秘密排雷破障,開闢通路,爾後突擊隊分批分組隱蔽進入前沿陣地屯兵洞待機。
3月8日凌晨,戰區雨霧瀰漫。突擊隊以組為單位,沿預先開闢的通路順利摸到敵前秘密潛伏。天亮的時候,越軍哨兵下哨進屯兵洞吃飯。突擊隊抓住戰機,按戰前的協同動作分頭行動,閃電般發起攻擊。他們迅速將156高地西北側表面陣地的各哨位之敵消滅,爾後以極快速度將高地上越軍據守的洞口全部封住。突擊隊各小組互相配合,充分發揮所攜帶的近戰武器和爆破器材威力,槍射、炮打、彈炸、煙熏、噴火相結合,逐洞搜剿殲敵。經過2個多小時的搜剿打洞戰鬥,將156高地高地上的越軍屯兵洞全部炸毀,殲敵一個排,自己僅負傷3人。
戰鬥中俘獲了一名越軍中尉排長,但該敵的股動脈被打斷血流不止。突擊隊竭盡全力為其包紮止血,並通知軍工上來後送傷員和俘虜。然而越軍發覺前沿陣地已全部失守後,集中炮兵向156高地一線猛烈射擊,阻斷我軍後路,同時組織兩個連兵力發起反撲。突擊隊頑強奮戰,一次次將越軍的反撲擊退。由於高地狹小,敵人炮火猛烈,突擊隊負傷的人員越來越多,而軍工隊卻被阻截在半路遲遲上不來。這場戰鬥前後打了三晝夜,156高地牢牢掌握在突擊隊手中,最後以我軍的勝利而告結束。
正如影片中所描寫的那樣,軍工上到156高地後,首先往下抬俘虜,然後才是運傷員。可是俘虜因失血過多,送到半路還是死亡了,很可惜沒能活著帶回來。突擊隊打得英勇頑強,戰後受到部隊嘉獎,突擊隊排長秦鳴鳴(即影片里「中醫」的原型)和班長溫金木、林國祥均榮立一等功。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