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感覺今年618收貨速度特別快?

為什麼感覺今年618收貨速度特別快?

1分鐘知識錦囊是36氪的日更問答新欄目,旨在每天以一分鐘為限,快問快答一個重要的商業問題。今天我們解答的是物流相關的問題。如果你對近期的商業世界還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錦囊負責找高手為你解答。

提問:@九連環

今年的618電商,一點不像往年電商大促後暴增的訂單帶來送貨的延遲,因為正值世界盃,京東與天貓兩家在餐飲和即時商品上,都打出「分鐘級」配送。除此之外的商品,無論是在京東購物,或是天貓的發貨,最快當天,最遲48小時,也基本都能收到貨。

電商平台能做到快速配送,離不開以下三點:

第一,黑科技的參與。

現在電商平台的物流體系,科技已經成為物流作業的主導力量。從大倉分揀、自動打包、智能配送,以及終端的自提櫃、快遞塔。機器人、無人車、人臉識別、IOT、人工智慧等的技術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

相比其他實體作業很重的行業,前沿科技在物流領域的落地應用程度更高。坐過飛機的人知道,飛行前(出門到登機)和起飛後(落地到出港)的耗時,往往比在途飛行要更久。物流的時效體現也是一樣,以往電商物流的很多時間,浪費在一頭(倉庫)一尾(終端)。智能科技節約的時效和成本,往往也在頭尾兩端。

第二,物流「倉干支」搭建成熟。

電商物流的基本特性,在於零售形態的貨物流通,大多數是小件包裹。從大倉到顧客中間的作業距離,需要成熟的「倉庫、幹線、支線」的無縫銜接網路。這方面京東和阿里菜鳥都實現不錯的效果,京東物流相對更早些。

多種運輸方案也是此次618各家的創新。比如京東此次618,就聯合鐵路部分,開通遠途包裹火車直發。菜鳥物流方面處理海外物流,佔到總訂單的1/8,靠的就是國外航空公司的合作。

第三,線上線下的協同力量。

2018年618大促,可以看作是兩家電商平台,第一次真正主打「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大促。很多顧客收到的商品,可能來自自己家樓下。比如618當日,南京一名姓彭的女大學生,一次購物的幾百件包裹,都是在當天收貨。而這其中,不乏來自天貓合作的品牌商自有的線下連鎖門店。

基本,當前一二線城市,涉及生鮮、美妝、母嬰、快消、服飾、醫藥等品類,都已經實現顧客就近實體門店發貨的協同作業模式。而這些品類,原本就是線下零售布局非常發達的業態。類似盒馬的30分鐘配送、天貓超市的1小時達等多種物流方案,早在今年的618前,各家就布局完善。

科技賦能+物流網路+虛實協同,構成現在的電商大促發貨,也不再有什麼爆倉、履約延遲的問題。而且按照電商物流不斷通過大促,測試未來履約峰值的習慣。相信未來電商平台在新零售時代的物流時效約定,即同城速遞分鐘級、大區快遞小時級、全國物流24小時達、全球物流72小時達,達成日期不會太久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利用特種機器人巡檢管道,博銘維智能獲北極光領投5000萬元A輪投資
如何才能避免無效提問?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