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頒布剃髮令,執行「留髮不留頭」的政策,為何被漢人強烈抵制

清朝頒布剃髮令,執行「留髮不留頭」的政策,為何被漢人強烈抵制

中國古代文明源遠流長,為後代子孫留下了許多的風俗習慣,古人對頭髮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極其苛刻、嚴厲的地步,古代《孝經》這樣記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見古代將頭髮當作了孝順的根本,在古代,除了對頭髮的必要修理,隨便剃髮的行為要受到極重的處罰。清朝時期,滿族佔領皇城,統治中國,他們頒布剃髮令,引起了漢人的強烈抵制,甚至為此爆發了巨大的衝突,釀成了許多慘劇。

在古代時期,頭髮在中國百姓的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在東漢末年,一代梟雄曹操割發代首以自罰,這是在在先祖面前請罪的表現。曹操征伐宛城之時,由於戰馬受驚,不幸踩踏了民田,由於曹操規定,凡是毀壞民田者,要判處死刑,所以為了明正典刑,曹操只能割發代首,在當時,這是極其嚴重的處罰。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對於頭髮的保護都有嚴厲的措施,隋唐之前,如果有人剃髮或者有損頭髮,他將接受的懲罰僅次於死刑,隋唐之後,刑罰有所減輕,規定凡是有損頭髮的行為,要接受鞭刑。明朝時期,對頭髮的重視程度又重新加深,明朝法律規定,百姓頭髮丟失一寸方圓,就要鞭笞五十。

可見,華夏民族對於頭髮的重視程度有多高,完全將之看作是祖先血脈相傳的象徵,任何華夏百姓都不得擅自剃髮,否則要收到極重的懲罰。

崇禎自縊,明朝滅亡。滿族進入中國的權利政治中心,他們為了消除明朝的影響,打擊明朝殘餘分子,從內心征服漢族百姓,頒布「剃髮令」,強制漢族百姓剃髮留辮,還實行「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血腥政策。

由於漢族流傳了幾千年的習俗,有時將頭髮看的比生命還重要,清朝強制漢人剃頭,遭到了漢人的堅決的抵抗,許多人都不能接受,他們強烈抵制這個命令,甚至不惜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成語「削髮明志」意思就是剃髮來表明自己的堅定的決心。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他受盡侮辱,他發誓要報仇,所以他採取了當時極端嚴重的方式,削髮明志,時刻提醒自己,激勵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南京大屠殺的指揮官是誰?又是日軍哪支部隊造成的?國人應謹記
他是漢朝宗親,為漢靈帝提了一個建議,導致大漢王朝最終被滅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