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阿房宮真的是被燒毀的嗎?項羽:這黑鍋我項羽不背

秦朝阿房宮真的是被燒毀的嗎?項羽:這黑鍋我項羽不背

本文系作者七七授權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詩人杜牧曾寫過《阿房宮賦》這麼一首詩:「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從中,可見該宮殿的氣勢磅礴,而這阿房宮也被稱為「天下第一宮」,久負盛名。後來,杜牧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就活生生得把火燒阿房宮的黑帽子扣在了項羽的頭上。

然而這一晃,兩千多年都已經過去了。但是,這樣的宮殿真的確實存在嗎?它,真的是被項羽燒毀的嗎?

阿房宮,竟是爛尾工程

這話可不是瞎說的。有以下幾個根據:

首先,史書有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可見其前殿規模之宏大。因此,秦始皇在位期間,這個浩大工程也只是完成了前殿而已。到了秦二世,宮殿繼續修建。但是,這一氣勢恢宏 工程浩大的宮殿豈是那麼容易就建成的。舉個例子,清朝的圓明園總共建立了也有大概150年,從康熙年間開工,歷經五任帝王才竣工;還有承德避暑山莊,修建它,清朝尚且花了87年時間。更何況,從規模上講,阿房宮的規模要大於它們,所以,種種跡象表明,阿房宮其實根本就沒有建成。

其次,缺工少料也是一個問題。細想,建成這麼一個大工程,得需要多少木材才能夠用。史料表明,修阿房宮時期,咸陽附近的樹木早已被砍得一顆不剩,只好去別的地方「借」,然而古代的運輸條件又是一個難題。因此,要建好那七百多座宮殿,沒有個幾百年根本實現不了。

2002年,中國考古學家親測阿房宮遺址,結果發現,這一宮殿其實根本就沒有燒毀的痕迹。反而是不遠處的咸陽宮遺址,有很明顯的火燒痕迹。

這樣來看,杜牧筆下的阿房宮,其實根本就是個爛尾工程!由此,我們不能不佩服古代文人恢宏的想像力了。

項羽為何無端背鍋

要說無端背鍋,其實,也是不存在的。火燒宮殿,這事兒,項羽還真做得出來。

說起項羽,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劉邦。首先,我們來對比這兩大對頭進入咸陽的所作所為。

劉邦先入關中,他沒有急躁。反而,他聽從了張良的建議,先是接受了子嬰的投降,然後還在城內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大大地贏得了百姓的好感。

再看項羽。還沒進關中,就已經活埋了20萬受降的秦朝士兵。進入關中,更是變本加厲:殺子嬰,屠皇親,令人聞風喪膽;一入宮殿,火燒秦宮,大火三日不滅;還大肆掠奪金銀珠寶和婦女,號稱「衣錦夜行」不如「衣錦歸鄉」。

如此無惡不作,也難怪百姓對他深惡痛絕,就連火燒阿房宮這樣的帽子,也扣在了他的頭上。也就不奇怪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人生在世,還是謹慎些好。否則,非但不能善始善終,反倒替他人背黑鍋,落了個千古罵名就不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戴笠後人今何在?兒子遭槍決,孫子孫女安度晚年
他是台兒庄戰役的指揮者,卻被迫滯留美國10餘年,晚年毛澤東親接見,死後葬入八寶山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