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療AI完勝25位影像醫生 商用上市在即

醫療AI完勝25位影像醫生 商用上市在即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瑤6月30日,全球首次神經影像人工智慧人機大賽全球總決賽的結果沒有出乎人們的預測:AI 以壓倒性優勢完勝兩組共25名醫生。

這次由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人腦保護高精尖創新中心和中國卒中學會聯合主辦的「CHAIN杯」全球首次神經影像人工智慧人機大賽分AB兩組進行。A組15名「人類戰隊」醫生成員由全國線上預賽產生的優勝者6名、國內神經疾病排名前列的專家7名及國外知名醫院專家2名組成,每位醫生需要在30分鐘內對15張顱內腫瘤的CT、MRI影像進行判讀及血腫預測。 而參賽的另一方人工智慧BioMind同樣需要在30分鐘內完成15名醫生的工作,即完成總計225道題的判讀。B組共有10名醫生,全部是副主任級別以上,他們進行的是腦血管疾病CT、MRI影像判讀,B組每名醫生需要在30分鐘內判讀3張片子,允許醫生們進行判讀結果討論,而BioMind需要在30分鐘內判讀30張片子。

現場比賽結果是:A組的225例判讀,AI用時15分鐘準確率87%、15位醫生用30分鐘準確率66%;B組:AI用時15分鐘準確率83% ,10位醫生用30分鐘準確率63%,無論時間還是準確率AI完勝。

此次參賽的人工智慧BioMind中文名天醫智,由北京天壇醫院與北京安德醫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

據北京安德醫智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莫偉群介紹,目前已經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關於天醫智的醫療器械註冊申請,待完成上市研究,獲得醫療器械證書後即可在國內推廣應用。

「機器訓練時間不夠,如果能夠再多給AI一些學習時間,它將會表現更好。」 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擁軍對於此次結果並不意外,「如果AI對於血腫預測的準確率能夠超過85%,我們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就計劃啟動臨床驗證研究。」王擁軍表示,除了上述腫瘤影像AI,目前天壇醫院還同時正在進行AI輔助臨床試驗研究、AI輔助康復、神經病理切片的人工智慧輔助診斷;腦神經疾病患者的智能護理;依據患者診療數據,AI定製個性化治療方案,輔助醫生決策;腦卒中後遺症、帕金森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肢體及語言康復智能化輔助訓練等多個不同用途的AI研發。

「希望未來AI能把醫生從一些簡單重複的高強度勞動中解放出來,讓醫生有更多時間做研究、給病人以溫暖,也讓患者節省看病成本。」王擁軍說。

據悉,在2017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新修訂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已經增加了關於人工智慧診斷軟體的分類,並明確若診斷軟體通過演算法,提供診斷建議,僅有輔助診斷功能,不直接給出診斷結論,則可申報二類醫療器械,如果對病變部位進行自動識別,並提供明確診斷提示,具有較高風險,則需要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中央環保「回頭看」督查組完成全部進駐 內蒙古等地存在敷衍整改問題
AI晶元市場將爆發至近200億美元 蛋糕在變大但不太好吃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