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通付盾全球首推「量子碼」,引領終端安全防護進入「不可觀測」新時代

通付盾全球首推「量子碼」,引領終端安全防護進入「不可觀測」新時代

近日,通付盾移動安全實驗室成功研發並推出全新一代終端安全防護解決方案——量子碼,該方案包含移動終端與伺服器威脅糾纏感知、伺服器端動態生成防護、移動終端自適應安全防護;實現了對安全威脅進行實時動態分析,自動適應不斷變化的網路攻擊威脅環境,並不斷優化自身的安全防禦機制。該技術目前已達到Gartner提出的面向下一代的自適應安全框架(ASA )要求。

自適應安全框架(ASA)

在量子力學中存在兩個基本自然原理:一是不可觀測原理,二是量子糾纏原理。著名的薛定諤的貓實驗揭示了觀察者將決定觀察對象狀態,即觀察對象真實狀態不可觀測;量子糾纏原理則表明,當倆物質粒子同時處於某一狀態時,它們的相互作用產生了電磁能量慣性互動及量子糾纏現象,如同量子間存在心靈感應。

通付盾移動安全實驗室成功研發的「量子碼」新技術,正是受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啟發,將終端安全防護由事前、靜態防護全面演化為對終端安全威脅實時動態分析、自動適應不斷變化的黑客攻擊威脅、不斷優化自身的動態主動防禦體系。量子碼安全防護技術能夠動態持續地掌握終端安全狀態,該技術包含三大核心功能:糾纏感知、動態生成保護、自適應防護。

糾纏感知 如同量子糾纏中的兩個量子糾纏感知,量子碼實現了終端與服務端無地域、實時態勢感知。相較於傳統安全防護方案,移動終端通過一次性防護功能在單機上發揮作用,而糾纏感知可以持續不斷獲知移動終端上應用的運行狀態,環境安全性等多維度安全要素,沉澱大量高價值的安全數據。

基於獲取的安全大數據,結合機器學習技術,可建立高效的安全分析模型。通過不斷學習訓練,系統可針對安全狀態進行智能判斷,實現實時威脅預警。預警結果與代碼動態生成方案聯動,動態生成高安全強度代碼,並實時推送變形。

動態生成防護 在傳統終端安全防護方案中,代碼無論經過多複雜的混淆、變形等防護處理,最終生成的代碼是一成不變的,黑客經過不斷變化攻擊,關鍵業務邏輯或數據最終會被分析出來。因此,防護功能僅做到一次生效。

態生成保護在收到來自糾纏感知的威脅信號後,根據系統智能判定結果,自動生成防護方案,生成的防護代碼與受攻擊代碼功能一致,但經過高強度保護處理,並且採用「一次一密」的方式,保證每次生成的代碼都不相同,極大提高逆向分析難度。

自適應防護 傳統的安全防護缺乏彈性,應對攻擊的方式非常單一。大多數採用基於靜態、被動的安全防護技術,在日漸多樣的動態、主動進攻方式面前,已經力不從心。只要被攻擊者破解一次,所有的防護措施都會失效,甚至波及其他使用相同防護方案的用戶。

適應安全防護,面對不同的進攻方式,不同的運行環境,不同的安全風險,採用靈活的自適應安全方案。基於海量安全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安全模型,自動生成最佳安全策略,全面化解多維度安全風險,極大提升應用安全等級。

量子碼技術是對前一代終端安全防護方案有力增強,在原有的高強度防護基礎下,結合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增強主動防禦功能。量子碼針對終端應用事中防護,對終端設備各個方面的安全威脅如:病毒木馬、動態調試、環境ROOT等實現實時監測,基於情報收集、信息處理、機器學習、智能分析、動態混淆等技術,將終端安全保障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通付盾移動安全實驗室在終端安全防護領域持續不斷加大產品研發與創新投入,已經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並取得多項原創性研究成果:2016年全國首推VMP加固技術、2017年率先推出iOS加固整體保護方案;2018年首家兼容Android P 加固解決方案;2014-2018年連續四年強勢入選安全牛《中國網路安全企業50強》。最新推出的量子碼正是基於通付盾科技創新基因,集合多個產品、研發團隊智慧的結晶,以期能夠推動網路安全行業技術飛躍。

展望未來,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行業正在崛起,新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安全行業進步。讓安全新技術抵禦網路新威脅,受惠於新興行業應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通付盾移動安全實驗室將繼續加大網路安全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期待與全世界安全專家一起攜手,共同推動網路安全行業向前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華為通信雲簡訊助力北京淼森廣告業務
七年堅守 恆昌以科技為新金融賦能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