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種文字造型很奇特,只流傳於婦女之間,全中國能認識的不到十人

這種文字造型很奇特,只流傳於婦女之間,全中國能認識的不到十人

2004年,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致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一封推薦信中,提到了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字,名曰女書。

女書,顧名思義,它僅流傳於婦女之間,被譽為「世界上唯一的專用文字」。這種文字靠著母親一代代傳給女兒,男性是沒有資格傳承的。

一眼看去,女書是以漢字為基礎演變而來的一種特別文字,字體多為斜體,很像「多」字形。由於特殊的字體,不能識別的人認為是天書,這是一種流傳於我國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東北瀟水流域的文字。

據介紹,女書基本字不到400個,是當地的一種方言表現形式。女書的每個字元代表著一個音節,它代表著一組與該字元同音或近音的字。這樣的文字特點,使得字數少的女書能完整表達當地的漢語方言。

如此奇特的女書是怎麼產生的?有人說,女書的出現體現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男尊女卑等級森嚴的古代,湖南江永地區的婦女為爭奪個人權力,他們創造性地發明了只屬於自己的文字,女書。

通過女書,江永地區的婦女們可以將自己的所想、所思以及有趣的故事,完整地記錄下來,成為研究當地文化的第一手資料。由於男性不能識別,婦女們通過女書就能暢所欲言,這更加能獲悉當時婦女們真實的生活場景。

季羨林先生生前也高度稱讚女書,「女書作為一種在舊制度下,被剝奪了學習文化的權利的民間普通勞動婦女,運用自己獨特的才識,創造來的女性專用文字,實在是中國人民偉大精神的表現,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女書如此有價值,可關於它的起源卻充滿爭議。有專家表示,根據江永地區的人文環境、女書字體體系以及當地的方言特點來看,女書可能起源於漢字楷書。「每歲五月各鄉婦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聲高唱,其歌扇所書蠅頭細字,似蒙古文,全縣男子能識此種字者,余未之見。」

然而,如此有價值的女書,全中國目前能識別的人不超過十人。好消息的是,如今有關部門正在加強對女書的保護,相信不久女書將重新發出耀眼的光芒。

參考資料:《奇特的文字「女書」》、 《永明(江永)解放十年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選擇盜墓籌軍餉,劉備的做法看起來很文明,實則要狠毒無數倍
首個加入新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周總理親自批准,娶了延安第一美女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