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在戰前豪言:誓死保衛南京!結果日軍還在郊區,他已逃到徐州

此人在戰前豪言:誓死保衛南京!結果日軍還在郊區,他已逃到徐州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本侵略者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及周邊地區,淞滬會戰爆發。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個月之久,日軍損失慘重。淞滬會戰結束後,日軍佔領上海,並迅速組織部隊,兵分三路向南京進攻。

本來國民黨軍隊是從上海撤退,但慢慢的演變成了大潰敗,上海到南京沿途根本沒有組織起有效抵抗,使日軍主力一路順利抵達南京。敵人迅速的來臨,讓首都陷入危難之中。早在日軍到達南京之前,蔣介石就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商討是否固守南京。

李宗仁說道:我建議放棄南京,從戰術上來看,敵人三面圍攻,南京就成了死地,而且北面又是長江,根本無路可退。另外我軍剛剛戰敗,士氣正低沉,讓他們來困守孤城,幾乎沒有勝算。以我來看,南京勢必要被攻破,倒不如我們宣布南京是不設防城市,以免日軍借口濫殺無辜,讓百姓遭殃。從全局來看,南京一城得失,對大局沒有影響。

李宗仁剛說完,白崇禧也附和道,他也主張放棄南京。這兩位名將都這樣說了,可是蔣介石卻犯難了,這南京是中華民國首都,而且國父孫中山陵寢也在此,若不戰而退,將南京拱手讓人,恐身背罵名。所以蔣介石是主張死守南京的,何應欽等人支持道:一切都聽委員長的。

正在蔣介石拿不定主意之時,一個人突然拍案而起,大聲說道:現在敵人就快要到首都了,大敵當前,若不在南京大犧牲幾位大將,就將其拱手讓人,我們怎麼對得起國父在天之靈,更對不起委員長的信任與栽培。本人願意率軍死守南京,和敵人拼殺到底,誓與南京共存亡!

說這話的人是唐生智,他大義凜然,聲色俱厲,聞者無不動容。蔣介石聽完後,高興地說道:國難當頭,孟瀟兄真乃國之棟樑,我決定了,我們必須死守南京。最終唐生智被任命為南京城防總司令,全權負責抵抗攻城日軍事宜。

然而唐生智這一番表演,早被李宗仁識破。唐生智這個失勢的老軍閥,打算借次機會,掌握一部分兵權,至於他說的與南京共存亡,根本就是空頭支票,南京危險了!會議第二天,蔣介石等人飛赴重慶,李宗仁則到了徐州布局。而唐生智則率領著十餘萬大軍,靜待日軍的到來。

1937年12月上旬,日軍到達南京郊區,戰鬥已經零星打響。這時李宗仁接到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的電話,李品仙開口就說到:這唐生智在搞什麼鬼,日軍還未到,他卻讓我準備好列車,依我看來,南京危在旦夕呀!李宗仁聽到這消息後只回復到:他大概預備逃跑吧!

果不其然,剛過了沒三天,就傳來了南京失守的噩耗。唐生智率領的十幾萬大軍,根本沒有有效抵抗,唐生智率先倉皇出逃,連撤退計劃都沒部署,這最終導致大軍混亂不堪。

有的部隊沒有接到撤退命令,正在死守時,看到友軍退縮,認為其擅自撤退,乾脆架起機槍就掃射逃出城的友軍,發生同胞互相殘殺的悲劇。而像宋希濂等國民黨高級軍官,他們逃跑後不但沒有通知城外的部隊,而且還下令關閉城門。等到他們逃過江後,為防日軍追擊,還下令燒毀船隻,根本不管部隊士兵的死活。

而南京郊區敵我雙方正在鏖戰,勝負未明之際,唐生智早已坐上列車,北上到達徐州。即使守不住,若唐生智晚些逃跑,安排好撤退事宜,也不至於傷亡如此慘重。

唐生智到達徐州後,李宗仁自然前往迎接,戰前豪言壯志的唐生智,如今卻灰頭土臉。他剛見到李宗仁就說道:日軍火力實在強大,南京陷落的速度出乎意料,實在太對不起委員長了!

李宗仁安慰道:不必介意一城一池得失,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仗要長期打下去,南京陷落,沒有多大影響。最終南京城損失十餘萬大軍,由於日軍在淞滬會戰損失慘重,將怒火全部發泄到南京老百姓身上,導致幾十萬無辜百姓被屠殺,製造了慘絕人寰的慘案。

唐生智到達武漢後,引咎辭職,回到湖南老家,開始了閑居生活,醉心於佛法。1945年10月,唐生智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勝利勳章。解放戰爭末期,他參加了湖南和平起義,新中國成立後官至湖南副省長。最終1970年因病在長沙逝世,終年8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話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曾是李鴻章手下的兵,60歲加入八路抗日,77歲成最年長授銜軍官

TAG:趣話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