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士林典藏》這麼貴,裡面都寫了啥?文末直接買回家!
5月初,馬科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的《士林典藏–稀見木作小文房》中文版上市。這是一本專註於研究木作類文房小件的著作,它的英文版《Custodians of the Scholar"s Way: Chinese Scholars" Objects in Precious Woods》 早於2014年就已經出版;縱然如此,《士林典藏》中文版甫一面世,仍然在傢具/文房收藏圈內引起了極大反響,第一批上市的書作被一搶而空,很快售罄。
為什麼這樣一本撰寫器物收藏類別中不太主流的文房類–還只是木作的文房小件–的書籍會如此受歡迎?而且它的作者還是一個外國人?
其
人
Marcus Flacks
馬科斯·弗拉克斯是享譽業內的著名亞洲藝術古董商和收藏家。他出生於義大利米蘭,在英國和美國都接受過教育。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馬科斯就經常跟隨父親出入米蘭的古董行和畫廊。因為父親和英國一代古董大亨維克多·埃斯肯納齊(Vittorio Eskenazi)是好朋友,小馬科斯得以經常出入埃斯肯納齊的古董店,耳濡目染,他對亞洲藝術的美和敏感逐漸建立起來,將藝術作為畢生的事業的想法也在那裡慢慢萌芽。
大學甫一畢業,馬科斯就開始經營英國瓷器的生意。在倫敦開了五年的畫廊之後,馬科斯和他的妻子黛比一起把他們的生意移師紐約。1995年,佔地200平方的MD Flacks古董行在紐約57街開張。在這裡,他開始專註地投入到自己的最感興趣的領域中去,中國藝術品尤其是傢具、文房、賞石和水墨畫成為MD Flacks古董行的專營項目。
馬科斯和黛比夫婦
馬科斯和黛比夫婦對於木頭和石頭質地的藝術品尤為鍾愛。這源於他們對於大自然的熱愛,這種由有機材質製作的藝術品有著天然的紋路和肌理,經人工加工之後呈現出來的獨特美感,使人沉醉。尤其是中國古典傢具,優美簡潔的線條和沉靜雋永的氣質讓馬科斯最為傾心。
「明式傢具讓人驚艷!簡潔、優雅、質量上乘、硬度極高。」馬科斯說,「對我而言,明式傢具代表了世界傢具史的頂峰。不管是設計、構造還是材料,都是無與倫比的,這是不管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的傢具都不能與之相比的。」
他們夫婦收藏的第一件中國傢具就是一把黃花梨水波紋玫瑰椅,當時他們購買的時候並不了解中國古典傢具,只希望能買到梳背椅類型的椅子,卻不知這種樣式的黃花梨椅子極為珍罕,懵里懵懂間,竟然入藏了這麼珍貴的傢具,亦自此打開了通往中國藝術品新世界的大門。
黃花梨裹腿做水波紋玫瑰椅
入行多年,馬科斯在海外為推廣中國文人藝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除了頻繁地舉辦展覽和在世界各地參加古董展之外,馬科斯憑藉二十多年的經驗與眼光,潛心專研自己精通的幾個收藏門類,沉下心來認真做學問,成為了西方學術型藏家/古董商的佼佼者。
2011年,馬科斯的首本著作《中國古典傢具》(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 A Very Personal Point of View)問世,在這本書里,馬科斯對經他之手的中國稀有硬木傢具進行了熱情洋溢地介紹與分析,限量版上市幾周就告售罄,至今市面上數萬金也難求一本。
馬科斯的首本著作《中國古典傢具》
2012年,馬科斯的第二本著錄《Contemplating Rocks》集中探討了中國文人賞石文化以及當代水墨畫家劉丹、徐累等人的藝術。2017年馬科斯又與英國Sylph出版社共同合作,採用嚴謹繁複的工藝與獨特的裝訂設計,以《岩壑奇姿》(Crags and Ravines Make a Marvellous View)為名,首次再現明代吳彬名作《十面靈璧》長卷的十幅翻印畫面,力求在方寸間重現奇石層峰迭嶂的神奇韻味,表達中國傳統文人情調的細膩與典雅。
《岩壑奇姿》首次再現明代吳彬《十面靈璧圖》長卷
在馬科斯最喜歡的木作器物中,他又對文房小件情有獨鍾。他認為,大型的傢具固然在尺寸上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但文房小件在做工、設計和精益求精上更勝一籌,它們的「細節都如此完美,比例也合情合理」。 對馬科斯來說,至少有三個原因讓他覺得文房小件很重要:
一是它們的精藝良工;
二是它們的豐富用途讓人們有機會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與生活;
三是它們在形制上比大型傢具更加多樣,也就意味著一個更加嚴格的美學標準。
《士林典藏》所展示的各式木作文房小件
雖然很多人在收藏一件東西時,往往會用尺寸取代質量作為購藏的一個標準,馬科斯卻認為這是一種比較「偷懶」的收藏方式。他相信木作小件值得人們做更多的功課去鑽研,它們不應該因為尺寸上的「小」而被忽略。希望能夠引起大家對木作文房小件的重視,並基於自己深耕這一領域多年的基礎上,馬科斯決定用一本書來總結自己的經驗和分享此中樂趣。2014年,他精心挑選自家珍藏以及其他私人收藏的木作文房小件,集結成《士林典藏》(英文版)一書,並稱這是他「迄今所著之書中最具理想抱負的一本」。
其
書
所以當馬科斯開始著手準備《士林典藏》撰寫之時,才發現之前這一領域的研究實在少得可憐。王世襄或其他前人的經典明清傢具著錄中,都曾經收有衣箱、提盒、鏡架等文房小件,但往往收錄在「其他類別」中,排在椅凳床櫃等大類之後,數量不多,種類也較少。在各個公立機構和私人收藏的文人傢具系列中,文房小件偶有涉及,但也不成系列。無法借鑒前人的經驗和研究也許是一個挑戰,但也意味著,馬科斯有機會成為專研木作文房小件這一領域的先鋒,填補學術空白,並在此樹立一個標準和典範。
《士林典藏》目錄
《士林典藏》不是一本僅僅將藝術品集中展示的圖錄。在進入琳琅滿目的圖版部分之前,馬科斯花費了大量的篇幅來講述了明清木作文房的歷史、社會、經濟和人文等背景,試圖還原一個栩栩如生的歷史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木作文房小件不是一件件孤立的器物,而是與它們最終的使用者們發生了緊密的聯繫。欣賞和把玩這些木作文房小件,我們得以一窺明清文人豐富的物質和精神世界。
馬科斯採用社會學的視角,從中國文人階層誕生的歷史與經濟宏觀背景出發,逐步縮小到探討文人階層與其他階層(商人、匠人)之間的關係,著眼於文人階層本身的社會屬性以及由此在文化生活中的反映,最後聚焦到文人書齋、以及書齋中那些文房小件上。
《士林典藏》內頁
《士林典藏》最令人耳目一新之處是圖版部分。在這裡,馬科斯為我們打造了五間理想書房,分別契合「賞古」、「自然之氣」、「仕女名妓」、「無常之時」以及「皇家內廷」的主題,並將各式木作文房小件分類安放其中。談及這一創意和構想,馬科斯說這也是此書中他最喜歡的部分之一。當他試圖用講述個人風格和故事的方法來使文房用品「活起來」的時候,這些五間書房增加了此書的深度和質感,也豐富了故事的內容和多樣性,有助於讀者理解古代文人書房的品位和式樣。
GIF
熏香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也是文人階層十分鐘愛的一種禮儀,由此應運而生的香爐、香幾和其他香具也成為文人書齋中不可或缺的物件。裊裊芳香帶來感官上的柔和感,很容易讓人把熏香文化和女性聯繫起來。
18世紀 紫檀香合 6.5x2.5cm
在展示這些文房香具的時候,馬科斯獨出心裁地創建和復原了一間以女性視角出發的書齋,「嬌花與野蘭——仕女名妓的閨房」。不過,馬科斯在此並不是簡單地運用刻板性別印象,而是深入地分析了在明代這個偉大的社會變革時期,來自兩個截然不同階層的女性——貴族婦女和青樓女子,她們是怎樣跨越藩籬,進入男性士大夫統治的領域,並和他們一起享受書齋里這些文房帶來的物質與精神享受。
《士林典藏》內頁
明末清初社會動蕩,政權的更替和國力衰退讓大批文人選擇退隱,「書齋、藝術、收藏、文友,以及所有的儀式和再創造,都變成了對現實世界問題的一種逃避」,因此他們比前幾代人更加強烈地沉湎於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和消遣之中。
「碧涵紅塵——無常之時的書房」就是晚明文人的一處避難所和歸隱地,在這裡,他們能夠躲在一個用高雅文化築成的堡壘後面,避開煩囂的俗世和黑暗的政治。由於這個時期文人對用具在質和量的需求都急劇提高,文房和高端藝術品的生產製作得到了極大繁榮,使用國外進口的珍稀木料製作成為一種新的風尚,這一時期產生出一批匠心獨運、有趣和精巧的器物。在晚明文人的「亂世書齋」中,我們將看到書箱、百寶盒、把玩件和各種宗教器物如意、拂塵等,它們正是文人階層在末世寄放精神和追求的具象物質載體。
《士林典藏》內頁
17-18 世紀早期 黃花梨佛教鞀鼓 9.8x7.2cm
此外,在「上古榮光——賞古的書齋」中,慕古與崇古是文人階層歷來的信仰,那些模仿古制、造型簡潔的器物備受文人青睞,強調材質且富含意趣的筆筒、桌屏等也就成了文人書桌案几上的寵物。
17世紀 黃花梨水盂 13x13cm
在「碧梧枝——自然之氣的書齋」里,中國文人們嚮往田園的隱逸情結展露無遺,那些保留了木材獨特的紋理圖案和自然形狀的器物們,譬如托盤、根雕等備受文人喜愛,擱置於書房之中能起到增色和啟迪的雙重作用。
18世紀 黃楊木樹根小案幾 18x8.2cm
「天命——皇家內廷書房」已經不是晚明普通文人的心靈避難所,而是清代皇家貴族炫耀財富和國力之地。這裡彙集了創新精巧的技藝和新鮮驚奇的材料,彰顯著清朝三代藝術的最高峰,同時也暗示著在中國被推崇已久的沖淡自然的文人風格走向了尾聲。
《士林典藏》內頁
讀者跟隨馬科斯閑庭信步地逛完五間書齋之後,驚喜並未停止。在圖文部分全部結束之後,還有長達30多頁的附錄。這裡不僅翔實地闡釋了文房器物的木料材質和紋理、包漿和皮殼、嵌飾的質地、雕工和線條輪廓,金屬配件,甚至還用線條勾勒出器物的形狀並將它們疊放在一起,以使讀者得到每件器物相對尺寸大小的直觀感受;以及用在底片上高亮顯示的方式來說明書中部分器物的修復品相狀況,其嚴謹的態度讓人肅然起敬。
難怪馬科斯多年的好友,中國木作及傢具研究會副主席、華藝大榮蔣念慈如此評價《士林典藏》:「書內藏品種類可以說包羅萬有,難得的是每一件都個性鮮明耐看而且是同類中的精品。這是一本傑出的木器案上文玩藏品的大作,也是一本長期的工具書。」
《士林典藏》附錄
不得不提的是,《士林典藏》讓人驚嘆的攝影、裝幀、設計和印刷,讓這本書在是一本深度、嚴謹的學術著作的同時,也是一本精美絕倫、讓人愛不釋手的圖冊。馬科斯的五間書齋在書中各為一個獨立的章節,在每章開始的頁面背景上都有一副與此書齋氣質像應的窗欞,讀者每開啟新的一章,都彷彿伸手推開那扇窗欞,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書齋。設計者的匠心獨運在此不禁讓人會心一笑。
GIF
此外,馬科斯還在各章節之間插入了與主題相關的大量書法、繪畫和攝影(並在附錄後提供了詳細的信息和來源),不僅豐富了感官享受,還為他寫作此書的初衷「凸顯這些物件在製作、購置和把玩時所在的歷史、文化、社會和美學的情境」提供了視覺上相輔相成的佐證。
為了保證中文版的高品質,《士林典藏》延續了英文版的設計,印刷也交由與作者和設計師相熟的比利時Die Keure印刷廠完成。全書的紙張有兩種,除了圖文部分使用了較厚的藝術紙張之外,還有一種薄且半透明的插頁散布全書之中,上面印的多是精選出來的一些器物的局部,其印刷質量之精細,竟能讓人產生錯覺,彷彿觸摸到了器物本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士林典藏》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士林典藏》內頁
《士林典藏》書中有一張跨頁是劉欣2013年的畫作《文人書房》,曾經是本書英文版的封面。如果不是事先告訴,讀者也許很難發現書中的一些器物被畫在了這幅作品中。這算是本書的一個彩蛋。
觀
點
《士林典藏》中文版的面世對馬科斯而言意義重大,他在前言中寫道「可以將這一主題呈現給中國讀者......甚至重溫中國藝術文化中這一豐富又至關重要的領域」。為此,筆者特別採訪了馬科斯,並將他對此書的一些觀點呈現如下。
典藏:《士林典藏》為我們展示了196件木作文房小件,請問您挑選它們出書的標準是什麼?
馬科斯:就像書中所提到的那樣,我想做點不一樣的事。必須先說明一下,這本書收錄的並非都是我的藏品,而是來自幾個不同的私人收藏系列。在挑選這些文房小件的時候,我有幾個標準:
首先最重要的標準是,書中所有物件我都必須親自上過手,這樣我才能100%保證它們的品質、狀況,尤其是真偽。這點至關重要,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會犯錯。如果我犯了錯誤,一經發現我會即刻修正。當然,有的人會在藝術品的狀況和真偽上故意「犯錯」,而有的人只是看走眼。這些錯誤會非常嚴重,因為它可能會傷害到買家。然而,將不對的東西出版成書後果就更嚴重了,那就不僅僅是對這一行裡面的專業人士、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們犯罪了,那簡直是對歷史和下一代犯罪。
基於此,本書中甄選的文房小件要麼是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經我之手,或者是其他藏家的東西但我有幸親自上手的。
第二個甄選的標準是,我希望能夠給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東西。罕見的、有趣的、獨一無二的東西。我盡量不選一些已經出版過多次的物件,我覺得這時候應該多選一些值得大家比較和研究的物件出來。
第三,小件的設計、材質和創新的必須非常出眾。我盡量不選擇普品,而是至少在一兩個地方與眾不同的物件。我也希望能夠盡量囊括一些大家之前對它們的用途和歷史認知不足的物件進來。這一點很難做到。
典藏:對於木作小件的關注及此書的出版,是否說明此類器物的價值正在回歸和被市場認可?
馬科斯:我從來都不是很相信所謂「市場」。當然我是市場人士之一,市場趨勢也會影響我,但是我並不對此過多關注。如果對這些寶貝僅僅是討論「市場」,那就是把它們降級為商品來處置了,就像木材、黃金和咖啡豆一樣。但是這些文房木作可比「商品」重要得多了。
同時,拍賣行是現在藝術市場的統治主力,那用所謂「市場」來衡量藝術品的品質或價格就變成一個越來越不可靠的指標了。兩個並不是很懂藝術品、或者是被誤導的人在拍賣場上舉牌競價,創造了一個價格記錄,這難道就可以作為衡量一件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和重要性的有效模式了?我一直都搞不懂為什麼人們覺得在拍賣行買東西很可靠,反而在從那些一輩子和藝術品打交道的私人行家手上買東西時就戰戰兢兢的?當然前提是要找到一個好的藝術品行家,他們和好的藝術品一樣稀少。
所以,出版這本書和其他我的書,都是源自我本身對這些藝術品真誠的喜愛、以及對它們所蘊含文化的關注。這與市場無關。不過,當可以收藏的傢具變得越來越稀少的時候,毫無疑問更多的人會被文房小件的精良品質和可收藏性所吸引。
典藏:在購藏一件器物的時候,您通常會考慮哪些因素?在鑒賞一件器物的時候,您又是持什麼標準?
馬科斯:在購買木作文房小件的時候我並沒有一個系統標準。這麼多年的專研和實戰經驗,讓我更相信我的直覺。基本上,審美和藝術價值在我看來最重要。材質和工藝的重要程度應該和審美是並列的,因為它們是構成一件藝術品的美學元素。稀缺性對我來說也是重要指標,我總是對新鮮的東西感到興奮。傳承很有趣,但是次要因素。市場會偏愛傳承、尺寸、材質和拍賣紀錄這些因素,因為靠這些指標來收藏和交易會很容易,但同時也是偷懶和膚淺的標準,這些都不需要投入過多的研究和經驗。
雖然我的鑒賞大部分是從視覺出發的,但我非常享受觸摸藝術品。上手這些物件,通過我的手指感受它們的重量、形制和質地,那種感覺太醉人了!我也很享受將藝術品和其他物件搭配擺設,看它們如何相得益彰。我總是能夠從這樣做中獲得對這些藝術品新的認識,對它們的理解和鑒賞也一直在更新。對傢具的鑒賞亦同此理。
典藏:那您是如何將收藏的藝術品和其他物件搭配陳設的?在用藝術品點綴傢具陳設方面是否能給我們一些建議?
馬科斯:我的家居陳設包括很多不同的物件,現代的和古代的。因為我的職業和我對藝術的喜愛,我們的室內陳設也和愛好保持一致。我和妻子一直想營造一個溫暖、中性和潔凈,充滿古典和當代主義的家居氛圍。我們屋裡的顏色是中性色,材質也盡量選擇自然材質。傢具是一間屋子的建築骨架。我們屋裡以中式傢具為主,它們奠定了一個平衡、和諧又低調的基調。我喜愛這種平靜和樸素的力量。其他的畫、雕塑和擺件穿插其中,讓人目不暇接。燈光雖然很重要,但我們盡量將物件都放在外面(這也便於拿放),而不是置於玻璃櫃裡面。這些物品的混搭組合和日常生活讓我們覺得一切都自然而迷人。
Marcus Flacks的居所內景
馬科斯
特別推薦
「本書中的這些器物我都十分喜愛,如果讓我只選一件作為收藏的話,第223頁上的17世紀黃花梨嵌大理石翹頭案幾(大理石面板上有一處自然形成的坐佛像)會是其中之一。」
17世紀 黃花梨嵌大理石翹頭案幾 45.5x13.5x11.5cm
「還有一隻17-18世紀紫檀大旅行箱(357-358頁),我想起來一段往事。我的朋友柯惕思(Curtis Evarts)之前把它的細節圖發送給我,看起來做工非常好,東西也十分有趣。我問了價格,真是貴得嚇人。一般情況下,我會討價還價看看能不能買下來,但是這次開價太高根本沒法考慮。那年晚點的時候我們正好在上海,就去拜訪了下經手的古董商。我當時並沒有想到這個旅行箱,因為古董商要給我看一個桌子。不過當我進去的時候,看見那張桌子放在房間中間;在角落的另一張桌子上,堆著一些書和其他雜物,以及這件紫檀大旅行箱!我佯裝著看桌子,實際上滿心都在想能不能以一個優惠的價格買下旅行箱。因為我看見它之後,我就不可能不帶著它離開了。所以說,看實物很重要,就算是細節圖片也未必能體現實物的精美。這件旅行箱後來就成為我經手的最好的一件器物之一。」
17-18世紀 紫檀大旅行箱 24.2x24.2x35.6cm
文 | 陳凌
圖 | 佳作書局
《士林典藏》第一批上市即告售罄
第二批剛剛到貨!
《典藏》為大家爭取到少量
手快有 手慢無
珍藏這件本身就是藝術品的書
全國統一售價 1580
好書帶回家
長按
二維碼購買
特 別 鳴 謝
佳作書局於1942年創辦於上海,擁有亞洲藝術及文化領域非常重要的書籍資源。75年間,分別輾轉紐約(1948年)、芝加哥(1991年)兩大城市,並於2014年回到中國,落地北京。在持續發揮亞洲藝術、歷史書籍資源優勢之餘,積極拓展其他經營類目,囊括了世界範圍內各種藝術門類的優質出版物。
2018年,經過佳作書局三年多的策劃與努力,中文版《士林典藏:稀見木作小文房》付印出版。此書被作者譽為是迄今所著之書中最具理想抱負的一本,也是佳作書局落地北京後策划出版的第一本中文書籍。三年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書局為中文讀者帶來了這本似曾相識卻又宛若新生的譯版,以期帶大家重溫中國藝術文化中這一豐富又至關重要的領域。
本文刊載於《典藏·古美術》2018年7月刊,原標題:《士林典藏:稀見木作小文房》。
※從《四季賞玩圖》看中國山水畫中的「松石格」
※為古籍收藏正名,皇帝陛下的收藏不止「石渠寶笈」……
TAG:典藏ART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