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耿直哥」替名將申冤反遭宮刑,含羞忍辱著書,終成千古經典

漢朝「耿直哥」替名將申冤反遭宮刑,含羞忍辱著書,終成千古經典

文/格瓦拉同志

在二十四部正史當中(實為二十六部),最受世人推崇的莫過於《史記》,魯迅先生便讚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然而鮮為人知是,這部史料和文學價值俱佳的作品,竟然是在司馬遷遭受宮刑後,忍受奇恥大辱的情況下完成的。而他之所以被判刑,竟緣於他為叛降匈奴的名將李陵申冤,結果惹怒了漢武帝。那麼,司馬遷為何要替一個「叛徒」說好話?一切,還要從李陵戰敗被俘說起。

漢朝「耿直哥」替名將申冤反遭宮刑,含羞忍辱著書,終成千古經典

天漢二年(前99年),漢武帝再度對匈奴用兵,以貳師將軍李廣利為主帥,出酒泉郡攻擊匈奴的右賢王部,並派名將李陵護送大軍的輜重。李陵不願做勤務兵,便向皇帝請求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境內勘察敵情。武帝很欣賞李陵的膽氣,便同意他的請求,並派將軍路博德負責接應。

李陵勘察敵情的工作進展的很順利,但在回程時卻遭遇敵軍三萬鐵騎的圍堵,由於眾寡不敵,便且戰且退。匈奴兵窮追不捨,李陵沉著應對,一天之中竟射光五十萬支箭,殺敵萬餘。然而,由於路博德援軍遲遲未到,李陵終因寡不敵眾、彈盡援絕,在距邊界百餘里之處被敵軍擊潰,他自己也被俘虜。被俘之前,李陵曾哀嘆:「復得數十矢,足以脫矣!」(見《漢書·李陵傳》)

漢朝「耿直哥」替名將申冤反遭宮刑,含羞忍辱著書,終成千古經典

李陵被俘後,本想假意投降以「曲線救國」,再等待時機逃回內地。然而他這番心思卻並不為皇帝所知,所以等到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回國內後,武帝勃然大怒,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群臣見武帝切齒於李陵,便集體聲討他的罪狀,唯有一個人沒有這樣做。此人,便是擔任太史令的司馬遷。

司馬遷主動站出替李陵申冤,並跟武帝說:「微臣聽說李陵這個人對親人非常孝順,對士人講究信用,是一位矢志報國的棟樑之才。這次出兵匈奴,李陵只帶了五千步兵,然而卻吸引了敵軍全部兵力,並且擊殺萬餘人,就算是戰敗投敵,功勞也是遠大於罪過啊。以微臣來看,李陵投降並非出自真心,他必然是想活下來,然後找機會回國報效陛下。」

漢朝「耿直哥」替名將申冤反遭宮刑,含羞忍辱著書,終成千古經典

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見《漢書·李廣蘇建傳》。

其實司馬遷跟李陵只是泛泛之交,根本算不得至交好友,他之所以為李陵申冤,完全是出於對他的欽慕,同時也是替國家考慮,不希望本方損失一員名將。然而在暴怒中的武帝看來,司馬遷的這番話無疑是替罪臣開脫,是欺君罔上之舉。所以在誅滅李陵三族之後,武帝又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說」為由,判了司馬遷一個「誣罔」之罪,按律當斬。

漢朝「耿直哥」替名將申冤反遭宮刑,含羞忍辱著書,終成千古經典

上以遷欲沮貳師,為陵遊說。後捕得匈奴生口。言陵教單于為兵法。上怒,乃族陵家,而下遷腐刑。見《前漢紀·卷第十四·孝武皇帝紀》。

在當時,官員可通過用錢贖罪、接受宮刑兩種方式來免除死罪,而拿不出大筆錢財贖罪的司馬遷要想活命,只有接受宮刑一條路可走。宮刑對於男人來講就是去勢,對他們心靈上的衝擊不言而喻。所以司馬遷在接受宮刑前,出於男人的尊嚴,一度想要自殺,但最終因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將他拉了回來,並含羞忍辱地接受了宮刑。這份責任感、使命感,便是續修《史記》(又名《太史公書》)。

漢朝「耿直哥」替名將申冤反遭宮刑,含羞忍辱著書,終成千古經典

若干年後,《史記》終於完工,全書分為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這部書涵蓋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不僅史料豐富,而且文字優美,作為二十六史之首,其意義之重大,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這部流傳千古的史學經典,最終竟然是在司馬遷含羞忍恥的狀態下完成的,試想當年若是他不肯遭受侮辱,我們還能見到這部曠世奇書的流傳嗎?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皇帝賜給大將免死金牌,此人不謝恩,反而憤怒地說:這是叫我造反
司馬懿為何選定司馬師接班?除了他是長子外,還有兩點原因很關鍵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