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小紙條說起——關於「留守」的另一個視角
留守不造成問題,陪伴也不造成問題,只促成了各種不同的人格。每個人都要在成年之後面對曾經的成長境遇,接納並由自己來彌補童年的匱乏。這就是人面對命運時的力量。
1、為了和Scarlett和鵬輝一起做留守兒童暑假生活的調查,近期一直在閱讀關於留守兒童的研究資料和新聞報道,有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
2017年6月的一次活動中,團委書記孫文峰結對幫扶的一名小學生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赫然寫道:我不喜歡你們帶來的東西,我想要一個可以打王者榮耀的手機,或者以後你們給我錢……
這張小小的心愿紙條件引發了網民的熱議,很多人評論留守兒童不懂感恩、不知好歹、貪得無厭,甚至上升到人性本惡的程度。更引起了22名院士的關注和擔憂,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期間,他們聯名呼籲設立「無網路日」。
很明顯,這個被幫扶的留守孩子用稚嫩的筆跡表達著內心的強烈需求,而這需求的目標不是大山外的碧海藍天,而是網路虛擬世界裡的刀光劍影。
幫扶的志願者混淆了經濟困難家庭兒童和留守兒童的概念。留守兒童不一定是經濟困難的兒童。他們並沒有「看見」留守兒童的真正需求。對於父母外出工作的家庭來說,孩子們缺失的並不是書和文具。所以對留守兒童進行幫扶之前,要先了解他們。站在自己立場上的幫扶沒有走心。
2、給「留守」一個公平的標籤。除了有悖倫理的極端情況,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離開家鄉不是不負責任,而是為家庭謀求更美好的未來。既要看到「留守」下來的兒童和老人缺失的親情和照顧,更要看到因為偏遠地區、貧困農村因為青壯年「走出去」而帶給家庭更開闊的眼界和經歷,更好的物質條件、教育機會、醫療條件等,甚至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3、「留守」現象並不只是在農村或者偏遠山區等經濟落後地區,而是存在於一切有人在外打拚、奮鬥的家庭。於是有了「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這樣一些名稱。與「留守」一詞同時出現的另一個詞的是「陪伴」。留守的家庭缺失的是「陪伴」。
目前的主流輿論似乎都在「呼喚」陪伴,「抗拒」留守。各種文章對於留守帶來的負面影響做了深入的分析,越來越給「留守」貼上負面的標籤,給「陪伴」貼上正面標籤。
但是如果可以把「留守」看作一種狀態,把「陪伴」也看作一種狀態,而不去對這兩種狀態做一廂情願的分析、評判,我們可能會發現,「留守」也許會導致兒童的心理問題,「陪伴」同樣也會導致兒童心理問題,尤其是低質量的陪伴。
那些陪孩子做作業而引發親子關係海嘯的狀況,我已經旁觀過好幾次。畢竟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徹底放下控制欲地陪伴是幾乎無法做到的。作為「人」,沒有一個父母可以在陪伴中完全放下自我,完全不帶個人傾向。差別只在於有沒有覺知。「人」有基本的控制欲。我們如果一味要求父母陪伴且放任,無異於對父母提出了近乎神的要求,這是「非人」的。
儘管在做留守兒童的調研,但對於這個群體的認知其實僅僅停留在資料層面,我不可能感同身受,因為我的感受恰好在他們的另一極。我的父母給予了較高質量的陪伴和關注。在他們能力範圍內的物質需要基本上無條件滿足;心理支撐也足夠,無論是喜悅還是煩惱都有可以在父母那裡訴說。可是即使如此,從中學開始,我常常感覺被父母的意志吞沒。考大學的基本動力就是遠離父母。內心深處羨慕沒有父母管束的孩子。
「留守」會導致成年後某些特定的依戀模式,形成某些人格;「陪伴」同樣也會導致成年後另外某些特定的依戀模式,形成另一些人格。只要我們不把這些特點看作「問題」,世界本就是「和而不同」的。
前段時間,父親節再讀義大利心理學家魯格?肇嘉《父性》。很喜歡這本書。在當下的中國把「陪伴」絕對化大氛圍下,留一份清醒。
書中提到父親的功能:
第一,能賺錢養活太太和孩子並陪伴他們;(供養功能)
第二,能保護太太和孩子免受天災人禍的侵擾;(護佑功能)
第三,能夠設定家庭規則維持家庭結構;(規訓功能)
第四,傳遞給孩子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傳道功能)
第五,你一定要比其他男人強大有力,至少也要比媽媽強大有力,也就是說,你要是個男人,你要很man。(勝利功能)
目前更看重的是第一、二、三條,即供養功能、護佑功能、規訓功能,而對第四和第五條,即傳道功能和勝利功能不再重視。媒體、各種雞湯文章對這種氛圍推波助瀾。現在很多人說的「好爸爸」,準確地說,是指「會照顧人的爸爸」或「貌似好媽媽的爸爸」。而魯格?肇嘉認為,恰恰是整個社會對傳道功能和勝利功能的尊重,即對父性的尊重,才有了美國一直保持了領先的地位。
如果把書中的觀念用在留守兒童上,父母外出工作奮鬥,對整個家庭而言啟用了「勝利功能」,改變家族成員的格局。
4、誠然,留守的經歷也許會帶給孩子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形成焦慮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但我們總能看到另一些美好的品質得到了培養和澆灌,如獨立、自信、情緒自控、生活自理。很多留守孩子也能成長為有成就的人,因為生活自理、情緒自理,並受到父母「勝利原則」下的奮鬥精神的極強鼓勵。在我的生活里見過這樣長大的人。
被陪伴的孩子也容易受到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自我中心、不獨立、生活自理能力差、高自尊、情緒調節能力差等問題。同樣也有一些美好的品質得到培養和澆灌,比如更相信人與人的關係,與他人的連接能力更強,更懂得表達需要。
在精神分析心理學下,一個人成年後行為的根源是什麼,做「心理考古」就好了。於是很少有人是沒有「問題」的,原生家庭變成了一個重要得不得了的概念。
但人在境遇面前不是被動的,而是有力量的。如果在系統的心理學下,世界是多元的,不用任何單一的標準來評判人的特點。用多元的眼光來看,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問題」。宏觀地來講,留守不造成問題,陪伴也不造成問題,只促成了各不相同的豐富人格。每個人都要在成年之後面對曾經的成長境遇,接納並由自己來彌補童年的匱乏。這就是人面對命運時的力量。世界也因此而有趣。
在系統論的視角下,人的行為還在於外界與之如何互動。如果幫扶者引導留守兒童更正向地看待人生,看到留守經歷帶來的人生寶貴財富,為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家庭感到自豪,秉承父母輩的奮鬥精神,自理自立自強,去實踐自己的勝利原則,這是不是比單純地贈送書包文具更好呢。
不論以哪種方式長大,都要學會為自己擔當。
※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造車迎「新金主」 許家印20億美元買下FF
※周鴻禕說,要從根本上清理小白兔員工,做好這三點很重要!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