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嫉賢;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嫉賢;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嫉賢。既不能為。復毀敗人。」——《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嫉賢。】 【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賢』是賢人,『善』是善事,心胸狹小不能容人,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就嫉妒,別人做的事情比自己做得好,總得想方法把它破壞,這個罪過都是地獄的業因,何必造地獄罪業?佛在一生講經說法當中,無數次的教誨,做人要愛人之善、成人之美、助人善行,這些話不知道講多少遍了,我們聽得耳熟。別人造作惡行,我們不放在心上,我們對他敬而遠之。「敬」是尊敬,平等恭敬,「遠」是不幫助他。那是惡,我們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他做的不是好事情。

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這裡頭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所謂好事,決定是利益眾生的,大好事,利益眾生的面廣、影響深是大好事。如果你嫉妒、你障礙、你破壞,結罪的大小就看行善的人,他善的面是多廣,善的影響多深,從這兒結罪,如果他影響的面愈廣,影響的時間愈長,你的罪就愈重。何必去干這種傻事?你對於善人、好事,是不是真的有破壞、有障礙?沒有。善人存心行事,你把他破壞了,他的功德是圓滿的,對他自己絲毫損傷都沒有。為什麼功德是圓滿的?他的心是圓滿的,他的願是圓滿的,他的行不圓滿是緣上不具足,所以他就圓滿功德,省事了。你不去障礙他,不破壞他,他必須做到圓滿才是真圓滿;你把他破壞了、把他障礙了,使他不能做,他立刻就圓滿。

明白人對於嫉妒障礙的人感謝,為什麼?省力氣,功德圓滿了,他感恩你,你自己可造了罪業。所以你的破壞障礙,不是障礙這一個賢人善事,你是障礙一切眾生的福德因緣,因為這個善人是為社會、為大眾做一樁好事,你障礙大眾的幸福。如果是佛法,我們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看到的,比丘講經說法利益眾生,你造謠生事把他道場破壞了,比丘功德圓滿,誰受到傷害?聽眾受到傷害。你把道場破壞了,使講經說法的緣不具足,眾生沒有聞法的機緣,所以你結罪是從這裡結罪的。決定不是破壞比丘上結罪,不是的,在比丘上沒有罪,因為他沒有損害,沒有絲毫傷害,傷害是一切眾生聞法的機會斷掉了。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大傻瓜一個,有智慧的聰明人不會幹這個事情。

比如有些善人,發起一個法會,到某地方請法師大德到這裡來講經弘法,好事情。你知道了,對這事情嫉妒不滿,想盡方法來破壞,讓法會不能成功,你到底是破壞了誰?講經的法師你絲毫沒有破壞到他,發心啟請的人,他這一念善心善行也沒有受到你的破壞,真正受到你破壞的是那些聽眾,這地方的眾生無緣聞法,你破壞這個。所以嫉妒障礙,自己要好好的想想,我這種行為到底誰受害?所以受害的是一切眾生受害、自己受害,你想害的那個人確實一點都沒有害到。我們如果把這些事理統統搞清楚、搞明白,然後我們就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那個福德跟講經的法師、跟發起邀請成就法會的長者居士們功德一樣大。所以吉凶禍福就在這一念之間,一念覺,自己得大利;一念迷,自己得大災難。

【不念行善。強梁嫉賢。】

佛所講的完全是我們現前社會狀況。『不念』就是心裡沒有念頭,沒有善念,《十善業道經》上佛教給我們「晝夜常念善法」,他不念,沒有善心、沒有善念。『強梁』,什麼叫強梁?橫行霸道,不講道理,蠻橫無道,中國人稱為「強梁」。嫉賢如仇、如敵。他所作的、所為的:

【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既不能為』就是自己不能夠為善,不能行道,不能夠利益社會眾生,自己不能幹、不肯干,還要毀壞別人。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參考資料:

1??凈空法師作《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科會》

2??凈空法師相關講座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嫉賢;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凈實相——《楞嚴經》參習(163)
「寧捨身命終不缺減令其退轉」——《志樂經》學記(13)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