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微博轉發量的背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興未艾
嚴苛還是有趣?
我校每位同學在入學時,都會拿到一本由大學英語教學部編製的《新生英語學習指導手冊》,但能為英語通識課專門編寫說明冊的大學少之又少。扉頁上白紙黑字地印著毛主席的話:「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工夫不可」,這似乎就已經為未來的學習奠定了艱苦的基調。
正如這本手冊的要求所言:「學生第一學年課後每周平均要花10個小時在英語學習上」,然而大部分同學可能每周課後投入在專業課的時間也遠遠不足10小時。
今年3月8日,網友「三言Cyan」發表了一條微博。內容為「向外教介紹中國slang(俚語),xswl(笑死我了)」,配圖為大屏幕上有著大量中國網路語言的英語翻譯,和一旁看起來滿臉疑惑的外教老師。
不到24小時,這條微博的轉發量便突破四萬,圖片中的一些翻譯令人捧腹,且大部分網友對其精妙的翻譯都表示肯定。實際上,這是我校外籍教師Ben的「學術英語聽說」課上的一次互動內容,這次網路熱潮無疑是對我校課堂教學模式的一次廣泛肯定。
教學特色創新意
「完全沒想到會在網上引起那麼大的熱度,那麼多營銷號轉發嚇了我一跳,當時還有短視頻APP的小編找過我。」2017級光華書院物理學類的三言(化名),也就是這條微博的發布者,向記者表示。「小編說要採訪當事教師,我就去問Ben,Ben說如果是英語採訪的話就接受,他們一聽就打退堂鼓了。」
即使完全可以算是一名「中國通」,中文水平應付日常交流綽綽有餘的Ben,仍然對學習中國文化很有興趣。這個環節是每年的慣例,每當講到教材中有關俚語的單元時,他就會以此作為互動內容,他認為同學們能從中學習到很多新的辭彙。他甚至還幫同學們更改了「涼涼」等流行熱詞的翻譯,使其更加貼切。對於這項內容的走紅,三言和Ben分析,可能與這幾年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和這些網路辭彙本身的熱度有關。
作為一名外籍教師,Ben的課堂染上了他獨特的色彩。三言說,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層出不窮的互動了。她向記者介紹道,每節課都會有小組討論,然後Ben逐一向學生提問,遇到感興趣的再細聊幾句。「有一節課的話題是最怕的東西,有同學說是紅瓶『尖叫』飲料,他剛好拿著,於是Ben自己嘗試了一下,之後露出了生無可戀的表情。」
Ben比較注重學生的口語訓練,有一節課,學生們的討論時間超出預期,影響到了整體進程,他反倒最喜歡這節課的氛圍,「因為大家在一直開口說」。Ben來到我校執教的時間,剛好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起始年,他便用獨特的教學方式順應這股潮流,在學生中收穫了良好的反響。
應用和國際化兩手抓
周小勇,另一位充滿話題性的英語教師,擔任我校英語教學研究中心主任的一職,既是一線教師,也負責主持一些教學研究項目。他所教授的「跨文化交際」課程,其巨大的作業量讓很多同學望而卻步,但堅持下來的同學也收穫頗多,對這門課程記憶猶新。
在選課系統的課程介紹頁面,周老師寫道:「課後閱讀量大,作業多,每周有測試,慎選!2018年春季會有特別難的作業,請大家慎重考慮,珍惜意願值!」在一開始就「勸退」學生的老師也是相當少見的。但在他自己看來,每周40頁的英文閱讀量、和固定的外國搭檔交流並寫作等學生眼中極為嚴格的任務是完全正常的課業量。「上一門課要有所收穫,而不僅僅是聽了拿完分數就可以了。」
周小勇老師講授《跨文化交際》課
作為「跨文化交際」課程的主要建設者和教材編寫人,談及設立這門課的初衷,周老師表示,主要是為了順應當今全球化的潮流,提高學生們的跨文化素養與意識。「學生們擁有一定的語言能力,但在對外交流時仍然是以自我文化為中心。」包括這學期新增的「尋找跨文化搭檔」的環節便是對跨文化能力的進一步實踐,「要從『talk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轉向『d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以前學生們認為大學英語課沒什麼收穫,覺得它可有可無;改革之後大家對這門課感受明顯,那說明它是有效果的。」他覺得,這代表著學生們對大學英語開始重視起來,從中有所收穫。
他也並不贊同同學們英語學習負擔大的說法,「那是以前太輕鬆了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學校的國際化追求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起碼的要求。在我看來,學生英語學習的強度和時間還是遠遠不夠的。」嚴師出高徒,在這樣嚴謹的教學觀念下,學生才有了長足進步的可能。
2018年是我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第五個年頭,通過改革,我校大學英語教學也一躍走在了全國高校的前列。期間,僅是前來觀摩學習的高校就超過了三十家,還有更多的我校前往其他高校分享經驗的案例。
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來我校調研
同時,我校大學英語改革項目「能力導向的教學英語體系建設」榮獲201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是上海市在英語教學方面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在上海乃至全國都有著巨大的引領作用。
未來,大學英語教學部會進一步加強核心基礎課程的建設,目前計劃是開設類型更加豐富的語言提升類和文化拓展類選修課,擴展學生的選擇空間,開拓文化視野。同時,針對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大學英語教學部也在討論與調整中。面對高考英語改革和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趨勢,我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未來,又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策劃 | 大夏通訊社
文 | 沈子威圖 | 網路
指導教師 | 吳瀟嵐
編輯 | 顧惟靈
原文刊載於《大夏之聲》第379期
GIF
TAG:大夏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