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焦骨,這份富貴來源於傲骨
申明:
本文中所有南紅產品圖片
均由醉美南紅實物拍攝
轉載請標明出處
鳳凰,百禽之王,牡丹,花中魁首。丹鳳一朝相合,便成就了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最吉祥的紋飾,表達了芸芸眾生對光明、幸福、美滿的真切嚮往。
於是,當先民們發現了美玉妝點生活的功用後,鳳凰牡丹便自然而然成為玉雕玉刻首選的題材。而在鳳穿牡丹的吉祥寓意之上,更逐漸演繹出牡丹引鳳、丹鳳朝陽等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不過,在鹽源玉料繽紛的色彩面前,傳統的主題卻又能展現新穎的創意,讓刻者一舒胸臆,而觀者怦然心動。
比如這塊紫粉包漿的原石。中心紅褐色的卵圓型之外,包裹著一圈完整的紫粉。色彩上沉穩莊重,典雅大氣,包漿則圓潤細膩、流光溢彩。於是,圍繞中心一朵花團錦簇的牡丹,雕一隻悠閑小憩的鳳凰就相映成趣。
但是,因著玉料色彩的特殊,這貌似尋常的鳳凰牡丹卻也非同尋常起來,而是鳳凰涅槃、焦骨牡丹。
佛教中,鳳凰除了百鳥之王的美名,還肩負著人類幸福使者的重任。由於背負了太多凡塵俗世的恩怨情仇,每隔五百年,鳳凰就不得不集梧桐樹枝、投火以自焚。
如此,方能為人間換回和平安寧。
然而,也唯有經歷了這般巨痛,鳳凰才可浴火重生。且新的生命更加羽翼豐滿、清朗無雙。故而,佛教亦以「鳳凰涅槃」喻煎熬與考驗之後的重生與升華。
至於焦骨牡丹,其實就是洛陽牡丹的別稱。相傳女帝武則天在寒冬臘月之日突發奇想,為眾花下旨,謂「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畏於武皇的威權,眾花只能在滴水成冰的嚴冬競相開放。但是,御花園內的牡丹苑卻一派蕭條,半點花紅不見。
武皇不由大怒,遂將牡丹貶出長安,移至洛陽。不料,牡丹一至洛陽,入土即生根,生根即發芽,隨後花開片片、奼紫嫣紅。如此藐視皇權之舉自然招來了天子的懲罰。
一把大火過後,洛陽牡丹枝枯葉黑,似再無一絲生命氣息。但火盡煙散,焦土灰燼之下,點點新綠綻放,繁花緩緩盛開。且焦骨之上的牡丹更勝往昔、鮮艷奪目。自此,不僅洛陽牡丹得了「焦骨」的別名,更因其錚錚鐵骨成為百花之王。
君不見,這鹽源紫粉玉料中心的牡丹,豈不象極了新生於煙火灰燼中的洛陽牡丹?刻者惟恐掩住了一絲一毫新生命的力量,將片片花瓣雕得深入骨髓,使那朝陽般的生命力噴薄而出。
甚至在花瓣背面,原本應是纖巧柔弱的花莖也被雕出了虯髯般的勁力和滄桑,似是在訴說烈火焚身後殘留的痛楚與不羈的意志。
在靠近邊緣處,容易被忽略之地,一朵小小的花苞也正奮力長開。只是顏色變了,如同焦骨慢慢剔去傷痕纍纍的外皮,換上新鮮水潤的內核。且這鮮嫩嫩的花瓣上,絲絲脈絡纖毫盡現,彷彿吸飽了露水、晨光,正迫不急待向眾生吶喊,展現一份獨屬於牡丹的靈動與活潑。
而涅槃後的鳳凰,收攏羽翼,斂去了睥睨天下的傲氣,此刻更像一個守護者,神態安寧,靜靜陪伴著正在怒放的牡丹,似同伴,更似愛侶。
即便如此,那淬火而生的飛羽也不見絲毫凌亂,不僅層次分明、井然有序,且飛羽之下的絨羽似正隨風輕擺,透出一身傲骨之下的點點柔情。而那依舊筆直的長足還牢牢攫住牡丹一側的花莖,猶如鳳凰在小憩之時不忘世人之苦,隨時準備一飛衝天為人間爭得幸福。
鳳凰涅槃、焦骨牡丹,少了尋常珠玉的柔媚,多了幾分歷經世事後的磅礴和沉穩。這也恰好顯出了這一款鳳穿牡丹的鐵骨丹心、不落俗套。
於當下自強不息的現代女性而言,同樣也需要面對和男性一樣的激烈競爭,柔弱的肩膀同樣需要扛著山一般的重壓,但我始終堅信,所有的苦難只是為了成就最後那個最好的自己,亦如這塊鳳穿牡丹,鳳凰涅槃,置之死地而後生,綻放出全新的光彩。
我們在美麗的涼山
每日為您分享中國赤玉南紅文化
這裡有醉美的南紅、醉中國的詩畫國學賞析
※他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在最美的年華,做最好的自己
TAG:醉美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