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普華永道:2018年前5月ICO規模已是去年全年的兩倍

普華永道:2018年前5月ICO規模已是去年全年的兩倍

Cointelegraph 6月29日報道稱,據普華永道諮詢公司和瑞士加密谷協會的一份聯合報告顯示,儘管加密貨幣價格大跌,但首次幣發行(ICO)蓬勃發展。普華永道發現,2018年上半年ICO數量達到了歷史新高。

根據報告,僅在2018年1月至5月間,ICO的規模就已經是2017年全年的兩倍。普華永道瑞士在隨附的新聞稿中寫道:

總的來說,自今年年初以來,註冊發行ICO的企業共有537家,他們籌集了超過137億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總共有552家發行ICO,籌募總額僅僅超過70億美元。與此同時,自去年以來,ICO募集到的平均資金也幾乎翻了一番,從1280萬美元增加到2550萬美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Telegram和EOS的ICO已籌集了數十億美元。Telegram 通過ICO籌集了17億美元,而EOS籌集了41億美元的資金。

報告顯示,就目前而言,美國、新加坡和瑞士是全球三個最重要的ICO中心,這主要是源於他們監管的進步。瑞士藉助Zug小鎮的「加密谷」,吸引了眾多區塊鏈和金融科技創業公司。較小的國家和城市,如香港、直布羅陀、馬爾他和列支敦斯登,「抄襲」了新加坡和瑞士的加密友好環境模式,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

此外,報告還提出了目前全球正在實施的三種不同監管方法:

美國採用集中式管理,規定ICO發行的所有代幣都需要作為證券來交易。相反,歐洲的監管模式存在差異。例如,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將代幣分為三類:資產、支付手段和功能代幣(utility tokens),這些代幣不構成實際投資,但是允許買方直接購買ICO產品或服務。最後,在亞洲,監管非常多樣化,從嚴格禁止ICO到積極推廣ICO項目。

不過,監管機構和傳統金融機構仍對ICO持懷疑態度,並批評其在某些司法管轄區缺乏監管。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Adena Friedman最近聲稱,由於監管缺陷,ICO對個人投資者構成「嚴重風險」。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傑伊?克萊頓(Jay Clayton)重申該機構的立場,即ICO是證券,應該受到監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比特資訊 的精彩文章:

烏鎮現場·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入場人數已超2500人
CNBC:僅上半年勒索盜竊數額就超過75億,虛擬貨幣黑產已成熟

TAG:巴比特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