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妃子皇后侍寢有何不同,太監在門外等著幹什麼,裡邊能否出聲音

妃子皇后侍寢有何不同,太監在門外等著幹什麼,裡邊能否出聲音

侍寢,指帝王的嬪妃進御。是一件關係到帝王后嗣血脈的事情。皇帝會根據自己的興緻選擇妃子侍寢。侍寢的人員包括已封的妃嬪、宮女、面首。特殊情況下會有官員上獻的女子,贈送的女子。在清朝,皇帝會用到「翻牌子」的方法決定侍寢的嬪妃。侍寢的嬪妃多數是被太監抬入門中。那麼妃子皇后侍寢有何不同,太監在門外等著幹什麼,裡邊能否出聲音。

妃子皇后侍寢有何不同,太監在門外等著幹什麼,裡邊能否出聲音

唐朝定有陪侍御寢的一定順序,按照月圓月缺來定。每月的前十五日為漸滿,後十五日為漸缺。所以從初一到十五就由地位低的輪到高的,十六到月底前則反由地位高的輪到低的。皇后及三夫人有優先權,九嬪以下則「九九而御」,即每九個人共同承恩一夜。

詳細一點來說,初一到初九是八十一御妻,每九人共享一夜;初十到十二是二十七世婦,每九人共享一夜;十三是九嬪;十四是三夫人;十五就是皇后獨享。同樣,十六也是皇后獨享;十七是三夫人;十八是九嬪;十九到二十一是二十七世婦,每九人共享一夜;二十二到三十則是八十一御妻,每九人共享一夜。

整體來說,皇后兩夜,三夫人兩夜,世婦六夜,御妻十八夜。對嬪妃而言是公平的分配,然而對於天子來說,既不能自由選擇,又要一次應付好多個,實在不算愉快的事。

明代,文書房宦官負責記錄皇帝每晚寢宿所在及所幸宮嬪名字。女官彤史,負責記錄后妃宮女被幸於皇帝的寢所。看來,明代是雙重記錄,宦官與女官,各根據皇帝、后妃宮女的形跡,分別記錄。

妃子皇后侍寢有何不同,太監在門外等著幹什麼,裡邊能否出聲音

清代嬪妃侍寢與各代不同,不再是皇帝親自登門。清代皇帝自有一套制度。每日晚膳時,決定哪一個妃子當晚侍寢。每個妃子都有一塊綠頭牌,牌面上是該妃子的姓名。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將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皇帝晚膳用完,太監舉盤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沒有興緻,則說聲「去」。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面向上。太監拿過此牌,交給另一位太監,這位太監專門負責把將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寢所來。出於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備心理,防止妃子中出現刺客,妃子必須裸體來到皇帝寢所。

妃子皇后侍寢有何不同,太監在門外等著幹什麼,裡邊能否出聲音

然而,妃嬪們侍寢是否真要脫光後被抬進去呢?此事一直存疑,因為沒有正史對這一做法進行記載。我們以上所說的《清代野記》、《宮女談往錄》、《清宮詞》要麼是筆記小說,要麼是回憶錄,要麼是歷史傳奇。希望大家要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至於這期間,妃子能否出聲音,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不過天子面前,顧及身份體統,還是應該有所克制的。況且這個過程中,太監並不離去,而是候在房外,要記賬的。總管太監隨身有個小本子,皇帝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妃子,都得記載詳細,進行存檔,其程度比內務府官員記的「起居注」還有一絲不苟。以備日後懷孕時核對驗證。

到差不多時間,太監會提示皇帝不要過度,縱聲高唱「是時候了」。如果皇帝沒有理會,便再喊一次,如此往複。太監崔鍾完畢,皇帝並不與嬪妃過夜,駝妃太監須推門進去依舊將嬪妃用大衣包裹後抬走。

每次皇帝侍寢後,總管太監的職責是跪而請命,問皇帝「留不留?」 皇帝如說「不留」,總管就到妃子的住處,輕按其後股穴道,液體隨之盡皆流出。皇帝如說「留」,總管太監則執筆記之於冊:某月某日某時,皇帝幸某妃,以此作為受孕證明,以備查考。封建社會母以子貴,哪一個嬪妃不想在幸後有子女。但她們卻無法把握自己,而只能被動地侍寢「承歡」,充當皇帝的工具,至於需要不需要她受孕,全在皇帝「留」還是「不留」一句話。

妃子皇后侍寢有何不同,太監在門外等著幹什麼,裡邊能否出聲音

皇后侍寢的情形嬪妃完全不同,皇帝可在皇后的寢宮留宿,不用翻牌也不需要採取措施。敬事房太監只需要準確記錄侍寢的時間,目的是保證皇后懷的是龍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專家31年研究,700多次實驗,揭開了古墓里長明燈千年不滅的秘密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絕不伐蜀,原來隱藏一個驚天陰謀

TAG:觀天下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