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科技到底怎麼樣?權威媒體的說法引人深思

中國科技到底怎麼樣?權威媒體的說法引人深思

赤裸裸的事實扎人心!知恥後勇,任重道遠!

正解局出品

01

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這幾天《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的演講刷屏了朋友圈。劉亞東痛斥:中國科技與美國等發達國家有相當大的差距,本是常識,但卻被嚴重忽視,一會兒「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超越美國,世界第一」。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

這種忽悠不僅為國際上的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也助長了國人狂熱虛驕的自滿情緒,其結果都將是誤國害民,有百害而無一利。

《科技日報》是中國最權威的科技領域媒體,直屬科技部,目前的社長是副部級。其總編輯劉亞東是北大法學博士,從事新聞工作20多年,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專業的媒體素養。

《科技日報》

在反思中美交鋒,特別是中興事件之時,亟需理性客觀的聲音,這篇有官方背景的演講可謂來得正逢其時,體現了一個有良知的中國媒體的良心與擔當!

在今年4月份,正值中興事件熱爆之際,《科技日報》推出了「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系列報道。這其中既有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技術,也有聽起來似懂非懂的前沿科技。

究竟有哪些核心技術,中國還沒有攻破?還在受制於人?正解局特別翻閱了近兩個月的報道,找到其中的27篇。這裡面有許多細節、案例,驚出一身冷汗,只能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

02

1.《這些「細節」讓中國難望頂級光刻機項背》(4月19日)

光刻機

製造晶元的機器,其精度決定了晶元的上限。中國生產的最好的光刻機,加工精度是90納米。這相當於2004年上市的奔騰四CPU的水準。目前,國外已經做到了十幾納米。

2.《中興的「芯」病,中國的心病》(4月20日)

晶元

低速的光晶元和電晶元已實現國產,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賴進口。國外最先進晶元量產精度為10納米,我國只有28納米,差距兩代。據報道,在多個IT領域,國產晶元佔有率為0%。

3.《喪失先機,沒有自研操作系統的大國之痛》(4月23日)

操作系統

普通人看到中國IT業繁榮,認為技術差距不大,實則不然。3家美國公司壟斷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數據顯示,2017年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達85.9%,蘋果IOS為14%。其他系統僅有0.1%。這0.1%,基本也是美國的微軟的Windows和黑莓。

4.《居者無其屋,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短艙之困》(4月24日)

短艙

飛機上安放發動機的艙室,俗稱「房子」,是航空推進系統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成本約佔全部發動機的1/4左右。美國可獨立研製,但我國在這一重要領域尚屬空白。查閱所有公開資料,我國尚無自主研製短艙的專門機構,相關院校似乎也沒有設置相關的學科。

5.《感測器疏察,被愚鈍的機器人「國產觸覺」》(4月25日)

觸覺感測器

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一片巴掌大小的日本陣列式感測器售價10萬元,而國內產品一般100元一個。但質量差距巨大,關鍵零部件都是國外進口。

6.《真空蒸鍍機匱缺:高端顯示屏上的陰影》(4月26日)

真空蒸鍍機

OLED面板製程的「心臟」。日本Canon Tokki獨佔高端市場,掌握著該產業的咽喉。業界對它的年產量預測通常在幾台到十幾台之間。有錢也買不到,說的就是它。

7.《射頻器件:仰給於人的手機尷尬》(5月7日)

手機的射頻器件

好比部隊的無線電兵,通信全靠它。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手機生產國,但造不了高端的手機射頻器件。2018年,射頻晶元市場150億美元;高端市場基本沒有國貨,被Skyworks、Qorvo和博通3家壟斷,高通也佔一席之地。

8.《「靶點」難尋,國產創新葯很迷惘》(5月8日)

iCLIP技術

iCLIP實驗的圖示

一種新興的實驗技術,是研發創新葯的最關鍵的技術之一。國內實驗室卻極少有成熟經驗,國外研究團隊已在此領域展開「技術競賽」,研究論文以幾個月為周期輪番上演。

9.《「命門火衰」,重型燃氣輪機的葉片之殤》(5月9日)

重型燃氣輪機

廣泛應用於艦船、火車和大型電站。我國具備輕型燃機自主化能力;但重燃仍基本依賴引進。國際上大的重燃廠家,主要是美國GE、日本三菱、德國西門子、義大利安薩爾多4家。與中國合作都附帶苛刻條件:設計技術不轉讓,核心的熱端部件製造技術也不轉讓,僅以許可證方式許可本土製造非核心部件。

10.《激光雷達昏聵,讓自動駕駛很糾結》(5月10日)

激光雷達

自動駕駛汽車的必備組件,決定著自動駕駛行業的進化水平。但在該領域,國貨幾乎沒有話語權。目前能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中,凡涉及激光雷達者,使用的幾乎都是美國Velodyne的產品。這家公司成立於1983年,位於矽谷,其激光雷達產品是行業標配,佔八成以上市場份額。

03

11.《適航標準:國產航發又一道難邁的坎兒》(5月11日)

適航標準

一款航空發動機要想獲取一張放飛證,必須經過一套非常嚴格的「適航」標準體系驗證,涵蓋設計、製造、驗證和管理。但目前在國際上,以FAA和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適航審定影響力最大,認可度最高,雙方互認。中國基本無話語權。

12.《沒有這些訣竅,我們夠不著高端電容電阻》(5月14日)

電容和電阻

電子工業的黃金配角。中國是最大的基礎電子元件市場,一年消耗的電阻和電容,數以萬億計。但最好的消費級電容和電阻,來自日本。電容市場一年200多億美元,電阻也有百億美元量級。市場的「頭號玩家」是日本,佔據一半以上份額,以村田、TDK等企業為代表;台灣地區位居次席;而中國大陸的產品多屬於中低端。

13.《核心工業軟體:智能製造的中國「無人區」》(5月17日)

核心工業軟體

中國的核心工業軟體領域,基本還是「無人區」。譬如,晶元設計生產「必備神器」EDA工業軟體,和國外先進EDA工具之間存在「代差」。國外EDA三大巨頭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佔據了全球該行業每年總收入的70%。發展自主工業操作系統+自主工業軟體體系,刻不容緩。

14.《燒不出大號靶材,平板顯示製造仰人鼻息》(5月18日)

平板顯示屏

全國有20餘家靶材生產製造商,但能做超過32英寸靶材的,中國還是「零」!

15.《演算法不精,國產工業機器人有點「笨」》(5月22日)

核心演算法

工業機器人

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但高端機器人仍然依賴於進口。由於沒有掌握核心演算法,國產工業機器人穩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關鍵指標遠不如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發那科(日本)、ABB(瑞士)、安川(日本)、庫卡(德國)的產品。

16.《航空鋼材不過硬,國產大飛機起落失據》(5月23日)

航空鋼材

因為國產材料不過關,首架C919下線試飛時,起落架用進口材料製作。中國的超高強度鋼材研製水準與美國還有較大差距。目前起落架鋼材使用現狀來看,美國的300M鋼使用範圍最廣。300M鋼是1952年由美國國際鎳公司研發。

17《為高鐵鋼軌「整容」,國產銑刀難堪重任》(5月24日)

銑刀

從2003年開始至今,中國鋪設的高鐵軌道長度已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一半以上,而鋼軌養護問題也愈加讓業內專家憂心——有著高鐵「筋骨」之稱的鋼軌,若養護不到位,不僅折損生命周期,還存在高風險隱患。被稱為鋼軌『急救車』的銑磨車,其中最核心部件銑刀仍需從國外進口,在此領域「國內尚在學徒階段」。

18.《高端軸承鋼,難以補齊的中國製造業短板》(5月25日)

高端軸承鋼

無論飛機、汽車、高鐵,還是高精密機床、儀器儀錶,凡是旋轉的部分,都需要軸承。雖然我國的制軸工藝已經接近世界頂尖水平,但材質——也就是高端軸承用鋼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19.《高壓柱塞泵,鯁在中國裝備製造業咽喉的一根刺》(5月28日)

高壓柱塞泵

中國液壓工業的規模在2017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但產業大而不強,尤其是額定壓力35MPa以上高壓柱塞泵,90%以上依賴進口。高壓柱塞泵是高端液壓裝備的核心元件,被稱作液壓系統的「心臟」。液壓系統是裝備製造業的關鍵部件之一,一切工程領域,凡是有機械設備的場合,都離不開液壓系統。高壓柱塞泵是鯁在我國裝備製造業咽喉要道的一根『刺』。

20.《航空軟體困窘,國產飛機設計戴上「緊箍咒」》(5月30日)

航空軟體

自上世紀80年代後,世界航空業就邁入數字化設計的新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離開軟體就無法設計的高度依賴。設計一架飛機至少需要十幾種專業軟體,全是歐美國家產品。國內設計單位不僅要投入巨資購買軟體,而且頭戴鋼圈,一旦被念「緊箍咒」,整個航空產業將陷入癱瘓。

04

21.《我們的蛋白質3D高清照片仰賴舶來的透射式電鏡》(6月6日)

透射式電鏡

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顯微鏡,是材料科學研究的基礎設備。目前世界上生產透射電鏡的廠商只有3家,分別是日本電子、日立、FEI,中國一家都沒有!

22.《自家的掘進機卻不得不用別人的主軸承》(6月7日)

主軸承

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心臟」之稱。國產掘進機整機製造能力已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但最關鍵的主軸承全部依賴進口。德國的羅特艾德、IMO、FAG和瑞典的SKF佔據市場。

20.《微球:民族工業不能承受之輕》(6月12日)

微球

現代工業的基礎材料,是液晶屏、晶元的關鍵部件。被國外企業壟斷。僅微電子領域,中國每年就要進口價值幾百億元人民幣的微球,主要從日本進口。

21.《少了三種關鍵材料,燃料電池商業化難成文章》(6月14日)

燃料電池

國外的燃料電池車已實現量產,但我國車用燃料電池還處在技術驗證階段。中國車用燃料電池的現狀是:幾乎無部件生產商,無車用電堆生產公司,只有極少量商業運行燃料電池車。

22.《國產焊接電源「啞火」,機器人水下作業有心無力》(6月20日)

高端焊接電源

中國是海洋大國,擁有300多萬平方公裏海域。海里的設備一旦出現開裂等故障,需要用有工業製造「縫紉機」之稱的焊接裝備修補,深海焊接的實現靠水下機器人。但我國水下機器人焊接技術一直難以提升,原因是高端焊接電源技術受制於人。

23.《一層隔膜兩重天:國產鋰電池尚需撥雲見日》(6月21日)

鋰電池

作為新能源車的「心臟」,國產鋰離子電池(以下簡稱鋰電池)目前「跳」得還不夠穩。電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都已實現了國產化,唯獨隔膜仍是短板。高端隔膜目前依然大量依賴進口。

24.《拙鈍的探測器模糊了醫學影像》(6月25日)

CT

目前國產醫學影像設備的大部分元器件依賴進口,至少要花10年、20年才能達到別人的現有水平。在傳統醫學成像(CT、磁共振等)上,中國最早的專利比美國平均晚20年。在專利數量上,美國是我國的10倍。這意味著整個產業已經完全掌握在國外企業的手裡了,所有的知識產權,所有的原創成果,所有的科研積累都在國外,中國只佔很少的一部分。

25.《通往超精密拋光工藝之巔,路阻且長》(6月26日)

超精密拋光工藝

超精密拋光工藝在現代製造業中有多重要,其應用的領域能夠直接說明問題:集成電路製造、醫療器械、汽車配件、數碼配件、精密模具、航空航天。「它是技術靈魂」。美日牢牢把握了全球市場的主動權,其材料構成和製作工藝一直是個謎。換言之,購買和使用他們的產品,並不代表可以仿製甚至複製他們的產品,這是兩回事。

26.《中國半導體產業因光刻膠失色》(5月30日)

光刻膠

中國雖然已成為世界半導體生產大國,但面板產業整體產業鏈仍較為落後。目前,上游高端電子化學品(LCD用光刻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至今被日本的TOK、JSR、住友化學、信越化學等企業壟斷。

27.《水下連接缺國產利器,海底觀測網傍人籬壁》(6月13日)

水下連接器

目前,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十餘個國家已擁有海底觀測網。2017年3月,中國最大規模的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正式啟動 ,遺憾的是,目前我國水下連接器市場基本被外國壟斷。產品幾乎都來自美國、德國。

05

一字一句看完27篇報道,唯有震撼!有心的讀者已經可以看出,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就是「依賴進口」「沒有話語權」「美日壟斷」。

這些報道里涉及到的領域大飛機、高鐵、智能手機、工業機器人等等,在以往的媒體報道上,都是國人的驕傲。而幾乎沒有人說這些「驕傲」的核心部件竟然大多依賴進口,受制於人!

其實,在這些領域之外,還有很多「觸目驚心」的案例。按照劉亞東的說法,目前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比如,他曾了解到目前美國的F135型航空發動機經過改進,推力已經達到22噸。稍微有一點航空發動機知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數字。

F135型航空發動機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在一個月前正解局就曾獨家原創《一場貿易戰,打醒中國人:中美差距至少50年!》《中美科研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100個前沿數據告訴你答案》。

當時,正解局用大量詳實、客觀的數據分析了中美差距,如高鐵、航母、前沿研究領域。希望在舉國狂熱,叫囂開打中美貿易戰之際,正視差距,改革自強。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挺直腰桿,不怕威脅!

這一次,在中美交鋒再生波瀾之際,看到有官方背景的《科技日報》終於站出來發出理性的聲音,慶幸之餘,依然心情沉重。

慶幸的是:真正的核心技術,需要大量基礎研究支撐和長期試驗驗證及經驗積累,沒有長期積累,即使有錢你也不知從哪兒下手。但以中國人的勤奮,中國人的天分,只要不折騰,抓住機遇,中國的復興,重回世界之巔,只是時間問題。

沉重的是:這條路還很長,需要的時間不會短。絕對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而是三十年五十年!美日等國起步早,其核心技術秘不示人、惜之如命。這不是簡單的一句彎道超車可以打發的。

更何況,在中國,彎道超車往往成了投機取巧的代名詞,正如劉亞東所言:彎道超車走直線,就意味著別人走曲線,別人都比你傻,這可能嗎?很多實踐已經證明,彎道超車行不通。

聞過終禮,知恥後勇。公眾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尤其應該知道,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於人!只有認識到差距,才有可能彌補差距,「否則我們的中國夢將永遠是中國夢」。

正視差距,不要再沉睡在夜郎自大的幻覺之中,有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以為天朝上國,無所不有。更不要妄自菲薄,以為技不如人,就心生氣餒,唉聲嘆息,一蹶不振。

在國際上,中國現在仍然是個追趕者,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低調發展,而不是動不動就亮劍、厲害了我的國。中國只是大國,遠遠不是強國。中國崛起之路,仍然漫長。

這種理性客觀的聲音,也許不如那些唯恐天下不亂者吸引眼球,也許永遠叫不醒那些裝睡的人!但中國的強大需要的是有良知有擔當的聲音,叫醒一個算一個,追趕一步算一步!於此,再次重溫魯迅哲言: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局君 的精彩文章:

印度跪地求饒,美國開動「收割機」,中國能不能倖免?
世界盃外的巴西:上帝寵愛,卻把一手好牌打爛

TAG:解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