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反間諜戰,知縣一招識破張獻忠間諜,保全南京郊縣

明朝反間諜戰,知縣一招識破張獻忠間諜,保全南京郊縣

明朝末年,農民軍四起,最終甚至連北京都被李自成攻破了,而作為明朝陪都的南京,卻一直沒有被農民軍攻破過,而最危險的一次莫過於南京的郊縣——江浦縣被圍。江浦縣自古富饒,明朝隸屬南直隸應天府(南京),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想要攻破南京,必定要攻佔江浦。崇禎八年(1635年)十二月,一直在北方的農民軍領袖「八大王」張獻忠衝破北方明軍的包圍,從和州(今安徽馬鞍山和縣)一路殺出來。

南直隸

起初,這些農民軍只是在北方流動作戰,而隨之時間的推移,他們也漸漸地開始涉足南方各地,如潁川、鳳陽、巢縣、舒城、廬江、無為州、和州等地。由於缺乏紀律,農民軍所到之處,將這些地方全都搶掠一空,導致死傷不計其數。得以保全的只有壽州和廬州,廬州城池堅固,實力較強,防守起來很容易,所以廬州能夠倖免很好理解。

張獻忠

反觀南直隸江浦縣,因為周圍的明軍大敗後全部撤走了,小小的縣城變成了一座孤城,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孤城,卻在農民軍的攻擊下堅守住了。偶爾,城內的守軍還可以出城追擊農民軍打個勝仗。所有這一切,都因一人——江浦知縣李繼樾,他膽識過人,而且有較高的軍事謀略。

當時,江浦縣城牆已經年久失修,城內百姓對明朝統治也有頗多不滿,所以當張獻忠到達江浦縣城附近時,覺得攻佔江浦並不是一件難事,便迅速地圍困了縣城的西門、南門和北門,開始進攻,只留下大東門和小東門沒有圍住,這也暗合了「圍城必闕」的兵法。

南京儀鳳門

李繼樾看到這種狀況,立馬登上城池,著手建立防禦工事。同時,南京方面也派遣游擊江迪吉率千人駐紮浦口,蘇州人游擊蔣都率五百人到江浦縣城內支援。李繼樾與蔣都會師後,決定合兵一處,固守城池,同時對潛入城內的姦細進行搜查,希望能夠肅清城內的姦細。這些間諜善於偽裝,通常會偽稱自己的來歷,如果間諜自稱是江北人,李繼樾就命令士兵用江北話來詢問;若間諜自稱江南人,就讓士兵用南方話來詢問。李繼樾此舉,恐怕是得了錦衣衛的真傳。

錦衣衛劇照

有一天,縣城裡抓獲了一名間諜,他自稱是江南人。李繼樾請蔣都前來訊問,蔣都用江南話詢問間諜,然而間諜卻一句話也答不上,由此可見,此人是偽裝無疑。兩人便派人將間諜砍頭,並掛在城牆上來示眾,震懾其同伴。城內的間諜同伴看到這種慘狀,都紛紛停止了向城外傳遞諜報消息。

城外的農民軍此時喪失了耳目,不知道城內狀況,便派數人偷偷登城打探消息。李繼樾得知後,立馬設伏活捉敵軍,並砍掉他們的胳膊,直接從城牆上扔下去。這樣城下的農民軍得知消息泄露,軍心不穩,迅速撤退。這時,李繼樾趁機出城追擊,並與農民軍展開激戰。在戰鬥中,李繼樾伸開雙臂,大聲呼喊衝殺,手下兵丁看到主帥不顧生死,便個個英勇無敵。敗退的農民軍一看,都嚇得趕緊逃走,江浦縣得以保全。

李繼樾與蔣都等人因鎮守有功,得到朝廷的獎賞。後來南明弘光政權成立,李繼樾升遷為給事中。由此可見,明朝末年並非沒有人才,而是要如何利用這些人才,只要用好了,完全可以避免最終的滅亡。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永曆登基後任用奸臣濫用刑罰,內閣大臣將其比作天啟和魏忠賢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真的是被逼無奈嗎?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