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出身寒門到底好不好?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出身寒門到底好不好?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篇耳熟能詳的孟子名篇也曾讓很多身處人生逆境的年輕人為之一振,不過,頗為諷刺的一個事實是,孟子本人是貴族後裔,還是名師達官,早就不需要過勞筋骨、餓體膚的生活了。反而孔子的愛徒顏回,因為常年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特困戶生活,導致營養不良、英年早逝,令人嘆息。

也許有人要說,貧困的生活能磨練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勇敢堅強,確實如此,但苦難生活同樣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神經科學和教育學副教授金伯莉·諾布爾(Kimberly Noble)在實驗中發現,那些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家庭中的孩子們,往往很早就出現大腦皮層厚度變薄的情況,這意味著過艱苦生活會加速腦成熟,同時也減少了大腦的可塑性。

其實,貧困生活對孩子的影響遠不止這些,曾經的「自古聖賢盡貧賤」到如今已演變成了「寒門難出貴子」,各中曲折,想來有不少人有話要說。

出生寒門到底好不好

出生寒門最直接的影響莫過於資源的短缺,比如在非洲的很多地區,兒童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死亡數量很高。當然這已經屬於家徒四壁式的極端貧窮了,對普通寒門孩子來說,雖然衣食無憂,但在教育資源、品質生活甚至未來的職業規劃中,可能都不像富庶之家那樣有很大的選擇餘地。除此之外,出生寒門的影響還有很多。

窮人家的孩子大腦更小?

窮人家的孩子大腦更小?看到標題的小夥伴們是不是想痛罵小編嫌貧愛富、歧視窮人還強化社會階層分裂。好吧,首先聲明,這並不是為了吸引人點進來的標題黨,而是經由金伯莉·諾布爾教授(前文提及)所做的研究結果。

關於家庭經濟條件對孩子大腦發育影響的實驗,教授及其所在的團隊並不只做過一次。在心理測試實驗中,貧窮的孩子相比富裕小孩表現出較弱的記憶力、自控力和專註力。

之後,他們又調查了全美1099個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運用軟體進行測量,發現家庭年收入低於2.5萬美元的兒童的大腦皮層表面積比超過15萬美元的兒童小6%。當然也有例外情況,但總體上大致如此。因此我們大約只能承認這個暫定的事實:窮人家的大腦相對更小一些。

不過,貧窮與大腦發育之間的因果關係並沒有得到確證,目前的研究結果只能證明兩者之間有相關性,但到底是什麼原因影響了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大腦發育程度,仍在研究之中。也許是營養、也許是教育資源、也許是忙於生計的家長難以給出高質量的陪伴,也許這些原因兼而有之,只能等待未來給出答案了。

生在寒門非我所願

知乎上曾就貧困對人的影響做過一次討論,得到的一萬多條答案中並沒有多少人真得在感激艱苦的童年,反而對那種窘迫生活感到刻骨銘心,難以釋懷。

網友Justin Lee

網友青沫

網友李莎莎

以上文字截圖來自於知乎提問

《貧窮會對人的身心造成多大的影響?》

比起物質匱乏,貧窮帶來的內心影響更加深遠,甚至在他們擺脫貧窮後依然難以改變。

自卑感

雖然家長和老師經常會教導孩子不要和人攀比鞋子、手機或父母職業,但以孩子的人生智慧,很難完全不顧他人的眼光和評價。因經濟條件而產生的自卑感一旦形成,對孩子的社交生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也會令他們無法客觀地看待自身,可能出現自我評價過低或過高的情況,進而影響到他們對人生的判斷。

對財富的執著

喜劇大師卓別林出生自演藝之家(一說為吉卜賽後代),幼年家境貧寒,成年後在事業和財富上都收穫巨大成功,但卻是出了名的吝嗇鬼。傳記作家林恩曾說:「和朋友一起外出吃飯時,他從來沒有付過一次賬。」

這種情況也常出現於幼年貧困的孩子們身上,因為曾經歷過物質拮据的童年,即使日後經濟狀況轉好,也很難改變那種對財富的焦慮和緊迫感。當然有時狀況正好相反,一些孩子因為童年時的物慾沒有得到滿足,反而在成年後變得更加揮霍無度。

窮人思維

「窮人思維」是網上非常熱門的一個詞語,專指那些目光短淺、看不到長遠利益的思維方式。雖然未必指窮人,但在使用時卻經常指向低收入群體,也因此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反感。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當一個人連房租水電都要發愁時,往往會將大量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生存資源的競逐上,很難有精力去關注事物的長遠發展,長此以往,很可能會形成保守短視的思維慣性。

貧窮不是錯,但這個是

雖然生在寒門有很多不利的情況,但這世上總是有貧富之分,況且物質財富並不完全由個人左右,還會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作為孩子,也需要學會體諒父母在外拼搏的辛苦與無奈。作為家長,也許我們無法提供給孩子們最好的物質環境,但仍然可以改變一下自己教育方式,令他們的內心成長盡量少受到家庭收入的影響。

「因為我們家窮,所以你要……」

有些家長經常會說這個這個句式,也許是「因為我們家窮所以你要更加節省」或「更加懂事」或更加「努力學習」等等,家長原本可能希望孩子能體諒家道艱難,變得懂事一點,但這句話卻會讓孩子們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變得有些自卑敏感。

當然,家長可以告知孩子家裡的經濟狀況,但不用過分強調生存壓力,也不要用經濟狀況脅迫孩子變得努力進取。孩子們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焦慮或恐懼感的,一味強調只會令他們的負面情緒更強。

不要因為貧窮就否定孩子的個人興趣

長期忙於生計的家長們有時會變得更加註重短期利益,更加保守,也因此會將考大學當成人生逆襲的重要出路,從而忽視了孩子們在其它領域的興趣愛好。將他們看小說、玩模型或是跳街舞等行為當成不務正業的表現並嚴厲制止。

然而,沒有愛好只有利益競爭的人生是非常無趣的,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不要因為生存焦慮就丟棄掉那些令我們的生命更加豐滿充沛又無用的樂趣。

不要因為忙於生計就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瓊·盧比(Joan Luby)團隊經研究發現,低收入家庭中父母給孩子的支持較少,從而影響了親子間的關係,導致孩子的海馬體更小。而海馬體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記憶能力。這一結論指示出了家庭教育與孩子腦發育之間的直接關聯性。

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為了家計生存已經精疲力竭了,孩子就交給老師或爺爺奶奶管好了。殊不知父母的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對孩子的鼓勵、安慰和支持,不但影響到他們的性格塑造,也影響到他們的大腦發育。

比起經濟狀況來,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家長們大可不必將孩子的問題都歸結到家庭收入上來,但也不能忽視經濟狀況切實存在的影響。關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不妨在留言區分享給大家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女子當街扇60歲老媽耳光,媽媽不怒反護,卑微父母只能養出霸道兒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