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再誤解棉花糖實驗和延遲滿足了

不要再誤解棉花糖實驗和延遲滿足了

轉發、分享、留言、讚賞,都是對我的支持!

公眾號:小葉子媽媽的自留地

關注

時不時的會看到題目為「斯坦福大學的棉花糖實驗,揭示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這麼做的孩子都成功了」、「家長越早培養延遲滿足,孩子未來越成功」等等的文章,引用的依據都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的棉花糖實驗。雖然看題目就可以忽略這類文章,但是我對延遲滿足一直很有興趣,之前記錄李玫瑾那篇教育講座的時候她也提到用延遲滿足訓練孩子的自制力(這部點擊幾十萬的視頻,幫你更全面的理解早期教育。),但是,越深入了解越對這樣的訓練有疑義,今天就一起來聊聊。

實驗過程

1960年,斯坦福大學Bing Nursery學校4~6歲的兒童被安置在一間僅配有桌椅的房間內(超過600名兒童參與這次實驗)。孩子可以選一種獎勵放在桌子上(棉花糖、奧利奧餅乾或者椒鹽脆餅),她們可以選擇立即吃掉或者選擇等一會再吃,如果選擇後者她們就會得到雙倍獎勵。

實驗後續

若干年後米歇爾進行了跟蹤研究,他發現棉花糖測試結果與多年後兒童成功之間意想不到的相關性:1988年的第一次跟蹤研究表明「做到延遲滿足的學齡前兒童多年後被父母描述為顯著更有能力的青少年。」;1990年第二次跟蹤研究表明「延遲滿足的能力也與SAT分數較高有關」(94人提供了自己的SAT成績);2011年他對原始參與者的樣本(遠少於原始參與人數)進行了腦核磁掃描,發現在延遲時間較長和延遲時間較短的人之間存在兩個區域的關鍵差異:前額葉皮層(在延遲時間較長的人群中更活躍)和腹側紋狀體(在延遲時間較短的人群中更活躍)。

廣泛報道

這種「簡單直觀」的結論迅速吸引了公眾眼球,因為她拋開了複雜的個人經歷和社會影響,讓大家記住了「自制力=成功」這個等式,再次說明性格決定命運。

但是,其中誤解和被忽略的點很多:

採樣個數和採樣分布

米歇爾的實驗最早進行的時候參與的孩子有600人,但是1988年的第一次追蹤調查就只有三分之一的採樣了,到1990年的SAT成績調查就只剩六分之一了。而且這些孩子都來自斯坦福的Bing Nursery,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是比較一致的。

相關性和因果性

米歇爾的實驗結論是:能做到延遲滿足的孩子和成年後被父母認為更有能力、SAT成績更高有非常大的相關性,但卻不是因果性,這兩者其實非常容易混淆。A和B相關實際有若干種關係:A導致B,B導致A,C導致A和B,A和B互為因果,A和B之間沒有關係,或者樣本太小導致巧合。太多媒體傳達著自制力導致成功這樣的信息,實屬誤導。

年齡差異對決策水平的影響

參加棉花糖實驗的兒童年齡是4~6歲,目前神經發育研究領域普遍認為4歲前的孩子不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4歲後的孩子前額葉皮層開始發展,所以5歲以後的孩子更容易做到延遲滿足。

成功的定義

在米歇爾的結論中,能做到延遲滿足的孩子和成年後被父母認為更有能力、SAT成績更高正相關,但是各種報道中直接默認能做到延遲滿足的孩子就更成功,這種概念的偷換也是媒體的慣用伎倆了,成功的維度就這麼狹隘嗎?

環境的影響

在棉花糖實驗之後,相關話題的探討和研究也一直沒有停止。2013年,羅切斯特大學的三名研究員在《Cognition》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題為《Rational snacking :young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on the marshmallow task is moderated by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核心意思是:

除了自我控制之外,兒童的等待時間被一個隱含的,理性的決策過程所調節,該過程還依賴環境的可靠性。在和之前棉花糖實驗類似的實驗環境中,處於可靠狀態的兒童等待的時間明顯長於不可靠狀態的兒童。這表明兒童的等待時間反應了關於等待是否最終得到回報的合理信念(信守承諾)。因此,持續延遲滿足的等待時間不僅可以反應自我控制能力的差異,而且可以反應關於環境穩定性的信念。

可見,生活在穩定有安全感環境中的孩子更容易獲得自制力,而常常被欺騙、需求經常不能滿足的孩子則更容易「享受當下」。

自制力是可變的

一個孩子如果這次不願意等待而吃了棉花糖,換個時間地點及環境還會不願意等待嗎?顯然答案是不一定。心理學家Kana Imuta小組2015年發表過一篇文章,充分說明了呈現方式的改變會顯著影響兒童的自制力。一般延遲滿足的實驗中,直接獎勵和延遲獎勵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分割的:現在看到的是直接獎勵,比如一顆棉花糖;等待到一定時間才能看到延遲獎勵,比如兩顆棉花糖。而孩子的理解力和注意力決定了她們非常容易忽視延遲獎勵(尤其是4歲以下的孩子),而僅關注現在能看到的。

15年這篇文章把延遲獎勵和直接獎勵全部都呈現在孩子面前,告訴她們:如果你能堅持一會,你看到的所有獎勵都可以拿走,如果不願意堅持,那現在就只能拿走一個。這種呈現方式的改動,使得4歲以下兒童的延遲滿足能力顯著提高。所以,如果當年米歇爾的實驗稍作改動,能夠做到延遲滿足的兒童名單可能有新的變化,那之後的實驗結論是否也會有新的變化呢?

實驗過程並非訓練

米歇爾的實驗是用延遲滿足來說明自制力,但並不是訓練自制力。一些報道說通過對孩子人為實施延遲滿足幫助她獲得自制力,實屬捷徑做法,而捷徑一般都是歧途。如果人人都可以通過這樣的訓練獲得自制力,就不會有那麼上癮者了。

最後的話

對於5歲以後的兒童(5歲前前額葉剛開始發育,不建議考慮這個問題),無法做到延遲滿足,有時候是因為主觀就想「享受當下」,有時候是想抵制但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前者是內因,後者是外因。內因來源於孩子內心的富足和追求,這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外因來自家長和周圍環境的影響,這也是需要鍛煉和引導的。就算我們成年人,每天也在和各種誘惑拉鋸,這是個長期的課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放任自流,該好好培養安全感的時候專心陪伴孩子,該放手的時候讓孩子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自由的孩子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

補充:米歇爾後來寫過一本《棉花糖實驗》,2016年已有中譯本,書中從生理學和心理學角度剖析了自制力的產生和調控,提供了一些控制自己的策略,值得看看,畢竟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無數個「棉花糖時刻「。

GIF

參考文獻:

[1]http://www.viriya.net/jabref/cognitive_and_attentional_mechanisms_in_delay_of_gratification.pdf

[2]https://bingschool.stanford.edu/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112-science_1989.pdf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rrelation_does_not_imply_causation

[4]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30121/

[5]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153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們正在挑戰一項新的大腦實驗,有望揭秘意識的起源
第5天 便簽法寫作實驗:我該如何解決知識焦慮問題?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