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時代的社群經濟,就是人與連接

互聯網時代的社群經濟,就是人與連接

所謂的『人+連接』就是社群經濟。

社群經濟被提出來的時候,人們開始瘋狂的進入,最基本的形態就是建立微信群,QQ群,同時也新興了如『小密圈』『孤鹿』這樣的社群工具。

但是人們對社群經濟有很大的誤解,認為社群就是微信群和qq群,把人們聚攏在一起。

其實不然,吳曉波提到的社群經濟其實就是『互聯網時代的人與人』,而這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社交』,在社交的基礎上,達到連接,也就是『人+連接』。

不論什麼時代,都是人與人的連接,這是社交的最基本的形態,過去是靠書信,靠電話,現在是靠互聯網,更加快捷,達到最大程度上的『人與人的連接』。

而這個連接,同時也需要藉助互聯網其他的優勢,如內容,平台,工具等,都是在過去傳統的傳統社交的基礎上升級。

而這個升級就可以發掘很多商業模式,如做內容的自媒體,做平台的電商,做工具的天氣,讀書等等。

這些商業模式本身的基礎上還是社交與連接,如你看到的阿里一直想要藉助電商做社交一樣,只是失敗了。

因為阿里顛倒了次序,用購物來促進社交,這是錯誤的,正確的應該是用社交促進購物。

這就是為什麼吳曉波會講社群經濟的原因,因為這是互聯網時代,社交的新興生態。

同時,互聯網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企業一直在搶佔市場,只有搶來的才是自己的,如之前的百團大戰,當下的共享單車都是如此。

無論是新聞平台(自媒體),還是電商平台,人們在搶奪市場的同時,也是為了連接更多的人,新聞平台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新聞,連接人與內容,團購平台的目的是連接商家和用戶,這裡也說明,任何商業模式都是和連接有關的。

在我看來,『人』才是核心,而『連接』則是一種生活方式,人與人的連接可以構成我們見到的世界,無論是需要電腦,手機這樣的『硬體』,還是微信,qq這樣的『軟體』,最終都是達成人與人的連接。

而吳曉波講的這個概念,並不是新引進或者發明了一個辭彙,這個概念一直存在,只是藉助互聯網將這個概念實踐出來了而已。

而且吳曉波本人也算是互聯網和商業領域比較有觀點的人物,說出來的概念自然也是和互聯網與商業有關係的。

有心人也會在其中發現某個可以嘗試的方向,如果能夠達到盈利的效果是最好的(社群經濟被提出來之後,確實很多人藉此盈利)。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賀公子 的精彩文章:

使用自媒體和短視頻引流,只需要這幾步

TAG:賀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