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魏忠賢連害明朝兩位良將,大明自毀長城,引一位名將橫空出世
前言
話說熊廷弼(1569年~1625年)鎮守遼東三年(1619年~1621年),民心安順,努爾哈赤亦不敢進犯。
熊廷弼
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國號萬曆)、明光宗朱常洛(國號泰昌)在一個月內先後駕崩,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繼位,國號天啟。明熹宗重用太監魏忠賢,大肆迫害東林黨。熊庭弼因與東林黨關係密切,遭魏忠賢疑忌,指使到遼瀋閱兵的吏部給事中姚宗文誣告熊庭弼,熊庭弼憤而辭官。明熹宗任命不善用兵的袁英泰取而代之,致瀋陽、遼陽先後被滿洲兵攻克,袁英泰自縊謝罪。
明熹宗不得不重新啟用熊庭弼,奈何熊公與時任遼東巡撫王化貞尿不到一個壺裡去,熊公認為應固守廣寧府方可保關內外無虞,王化貞則認為應分兵防河。爭執不下之際,王化貞留下5000兵馬給熊庭弼,自帶14萬兵馬渡河西進,結果冒進的明軍大敗,廣寧(今遼寧省錦州北鎮市)、錦州、大小凌河、松山(今遼寧省錦州市松山新區)、杏山(今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杏山鎮)盡失,明軍退至山海關。1622年2月,昏庸的明熹宗將熊庭弼與王化貞一同以「封疆罪」論處。1625年8月熊庭弼被殺,並傳首九邊(將熊庭弼的首級在北方的九處軍鎮輾轉示眾)。
明熹宗朱由校
孫承宗
孫承宗(1563年~1638年),北直隸保定高陽(今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人。熊廷弼被罷免後,明熹宗朱由校任命孫承宗為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國防部長),主持遼東防務。孫承宗督師遼東四年,與天津巡撫李邦華、登萊巡撫袁可立組成鐵三角,遙相呼應,前後修復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壘,招練兵馬十一萬,製造甲胄、軍械、弓矢、炮石等軍事裝備數百萬,開疆擴土四百里,屯田五千頃,遼東兵精糧足,城堅炮利,努爾哈赤不敢進犯分毫。當時的兵部尚書王永光對孫承宗如此評價:
「?兵家有雲,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孫閣老之所以打的都是小仗,是因為建奴(努爾哈赤)知道他能打仗,再加上天津、登萊兩軍鎮牽制,後金不肯貿然來碰他的霉頭,所以兩年下來,孫閣老和袁軍門一直沒有發動大戰役的機會,而發動戰略總反攻把後金趕出去的機會又不成熟。但反過來說,孫閣老無形中為朝廷省下了許多軍費,確保了山海關安然無恙,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機會養精蓄銳,充分顯示了天朝的不戰之威。」
孫承宗
正當孫、袁二公積數年之力準備組織反攻之時,魏忠賢忌憚孫、袁二人能賢功高,逼迫二人先後辭官。崇禎元年(1628年),皇太極繞過關寧錦防線(孫承宗為抵禦後金修建的以山海關為後盾、寧遠為中堅、錦州為先鋒的重要防線),從喜峰口(今唐山市遷西縣與寬城縣交界處)入長城直撲京師。孫承宗臨危受命鎮守通州,1630年將滿洲兵逐出北京近郊,卻又遭魏忠賢陷害有異心,無奈告老還家。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進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守城,城破後自縊而死。
孫承宗
魏忠賢
魏忠賢(1568年~1627年),北直隸肅寧(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魏忠賢年少時家境貧窮,混跡街頭,不識字卻擅長騎馬射箭,吃喝嫖賭,無所不為。一次,他賭博大輸後憤而自宮後入宮為太監,後巴結上了大太監魏朝。魏朝後因忙於宮內事務,冷落了與其對食的客氏(客印月,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今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人)。客氏與魏忠賢勾搭到一起,冷落魏朝而獨寵魏忠賢,二人皆深受明熹宗寵愛,魏忠賢獨攬朝廷內外大權,遂排除異己,專斷國政,異常囂張。當時,魏忠賢外廷文臣有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等「五虎」;武臣則有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等「五彪」,又有吏部尚書周應秋、太僕寺少卿曹欽程等 「十狗」以及「十孩兒」、「四十孫」等。 魏忠賢所過之處,士大夫遮道拜伏,高呼九千歲,一些人乾脆叫他「九千九百歲」,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客氏
1624年,東林黨人副都御史楊漣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惹怒了魏忠賢,魏忠賢索性把異己之人記錄下來,逐一罷斥。凡是與魏忠賢有私交的都得到升遷,凡是魏忠賢所忌恨的,輕則罷官,重則充軍。1627年8月,朱由校駕崩,信王朱由檢即位。嘉興貢生錢嘉征彈劾魏忠賢十大罪:
一與皇帝並列,二蔑視皇后,三搬弄兵權,四無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無聖人,七濫加爵賞,八掩蓋邊功,九剝削百姓,十交通關節。
魏忠賢與客氏
朱由檢素知魏忠賢的罪惡,於是詔令將魏忠賢肢解,懸頭於河間府(今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將客氏鞭死於浣衣局。
?後記?
正是: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1626年,滿洲太祖努爾哈赤聞聽孫承宗免職,繼任者高第將兩百里守兵全部撤回退守山海關後,立即兵發瀋陽,一路無阻,過錦州後直達寧遠城。卻見寧遠城上旌旗招展,刀劍如林,中間一具大炮,更是罕見。城樓之上,高高豎立一面大旗,中央斗大的一個「袁」字,旗下一員大將,金盔鐵甲,面露殺氣。努爾哈赤心中暗暗稱讚,你道此人是誰?乃大明按察使(相當於現在的省公安廳廳長)袁崇煥。這才引出一代雄主努爾哈赤陣前病亡及明朝一場寧遠大捷。
袁崇煥
TAG:雁翎史書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