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心理學方面的閱讀
最近在看《社會心理學》,一本非常厚的教材書。但讀起來有趣,因為心理學本身側重分析人,尤其像社會心理學更強調分析人的社會行為,所以會藉此了解挺多「人類為何會有這些行為」的答案。
比如我們是否真的知道那些讓自己感到高興或不高興的事情會有多大的影響?類似好消息帶來的情緒痕迹其實消失得比自己預期快得多。就像職位上升,並不會像想像那樣讓自己高興太久。而沒有上升,也未必會讓你失落很長時間。
還比如,為人們提供較小的選擇範圍,可能比為他們提供較大的選擇範圍更能給他們帶來滿足感。這一點在商品買賣的實踐中也被多次驗證。
這本教材很厚,看得也很慢。目前只是才看了個開頭。不過,倒是先看完了一本社會心理學家的自傳——《絕非偶然: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自傳》。
我比較喜歡看這種講自己現實生活的書,一方面是因為讀起來很輕鬆,沒有什麼拗口或高深的抽象文字,另一方面是可以窺見作者是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尤其像一些學者的自傳,還會穿插講他們的研究核心論點,可能比直接看學術專著更易讀。
埃利奧特·阿倫森作為社會心理學家,比較擅長通過設計各種實驗來得出一些研究發現。將參與實驗的人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施以不同的方案,然後得出到底哪些因素是真的有影響性的。書里介紹了很多他做過的各種實驗。
認知失調理論里有一個假設,即如果一個人費勁千辛萬苦加入了一個群體,即便後來他發現這個群體有不好的一面,但為了減輕心理失調,大多數人就會故意忽略這個群體不好的一面,而側重好的一面。就像新入伍的士兵如果經過嚴格的基礎訓練後,會培養出對軍隊的強烈忠誠。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阿倫森為此設計了一個吸引大學生加入「性小組」的實驗,參與者會被分配到三個考驗組,一個考驗組是無需參與測驗,一個考驗組經過輕度的入門考驗,而第三組是經過重度的入門考驗。最後發現重度入門考驗組的成員認為後來聽到的小組討論更有趣,而前兩者會覺得小組討論枯燥乏味。所以阿倫森最終得出:人如果經歷千辛萬苦才贏得某物,就會更加珍視它。
還有一些比較有印象的實驗發現:
失態效應,通俗講就是一個很有才、很能幹的人,如果偶爾能表現出某些弱點,反而會讓人更喜歡。
成就動機,一種對獲得成就、掌握技能或迅速達到高標準的慾望。高成就動機的人會認為工作出色帶來的成就感遠比經濟回報、別人的讚揚更重要。
溝通方式上,富有成效的是將感覺與判斷區分開,直截了當地說出內心感受,而不是直接說出判斷。因為看法和判斷僅僅是一種推測,可能是事實,也可能不是。但感覺沒有猜測的成分,是闡述跟自己有關的事,會讓人覺得你在敞開自己讓別人了解,而不是在攻擊別人。
了解社會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更像是為解答自己對人類行為的好奇。由此能清醒、理智地面對一些現象。
阿倫森在書里寫道,每個人都要依次明白兩件事情:第一,我將何去何從?第二,我將與誰同行?可遺憾地是,我直到現在都沒有弄明白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接下來會看阿倫森的另一本書 ——《錯不在我》,主要關於認知失調理論。應該也會很有意思。
TAG:網路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