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好好畫畫就要繼承家業的塞尚

不好好畫畫就要繼承家業的塞尚

如果在畫家裡找一個「躺贏」的人

我覺得塞尚可以算一個

阿蕪

小夥伴們如果還記得之前那篇「我英俊、有才華、放浪、吸大麻,但我是個好畫家」的話,會對保羅·塞尚有點印象,他就是那個不好好畫畫就要回去繼承老爸銀行的「人生贏家」。

這套書是國內是後浪引進翻譯的,原作的出版社是Laurence King,這一套「這就是XX」系列介紹藝術家的書,裝幀風格很強烈,第一眼我就很喜歡。據說總共要出18冊,等到出齊了,買一套放在面前應該是怎樣開心的畫面。

閱讀下來的感受,最大的優點在於非常客觀、節制。書里只有人物的生平,介紹「發生了什麼」,並不會討論「為什麼會發生」。所以果然Laurence King是出學生讀物的,給大家以事實,讓學生抒發觀點。

其實,倒不是說我不喜歡「有觀點」的人物傳記。甚至,有時候,如果人物傳記的觀點寫得好,反而會使得讀者想要更深刻地了解被刻畫的人物。(我不會告訴你們我是王安石的迷妹,苦心收集他的各種傳記的,哈哈哈哈。)

而且,其實只羅列事實仍然是可以表達觀點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報紙,尤其是美帝的報紙,看他們報什麼新聞不報什麼新聞就能知道政治立場了。傳記作者也可以在事實的剪裁中輕易表達它的觀點。

說回《這就是塞尚》,它處理得很平衡,該覆蓋到的事實都有。

和大多數窮苦潦倒的藝術家不同,塞尚從世俗角度來說,其實很好。在他五歲時父母結婚(對,法蘭西民族的同居生活),他是家中長子,之後有兩個妹妹。父親的生意越來越來,後來甚至開了銀行。13歲的時候遇到埃米爾·佐拉(對對對,就是寫《娜娜》的那位,嘿嘿)和另一位巴皮斯滕·巴耶(後來成為光學和聽力學教授,說人話的話,五官科醫生?)三人成為好友。

塞尚的家人希望他做律師或者銀行家,塞尚也就選了法律來讀。但其實他家人對他畫畫這件事沒什麼大矛盾,後來他老爸在普羅旺斯買城堡的時候,還留了一間房子專門給他做畫室。像高更那樣要死要活要畫畫,不存在的。

佐拉先去的巴黎,然後激勵塞尚二選一,要麼出色做律師,要麼做偉大畫家,不要夾在中間淪為平庸。塞尚就北上去巴黎了。他老爸每個月也貼他錢,死了遺產也是每人一份。和巴爾扎克為了寫小說和老爸老媽決裂相比,塞尚真的是太幸福了。

比較不同於一般藝術家豐富的情史,書里提及塞尚兩性方面僅有兩處,一處是說塞尚在畫畫時要面對活生生的裸女時,有點不知所措;而是說在四十多歲時,為了給已經青春期的兒子小保羅一個身份,在家人的壓力下,他和霍滕斯結婚了。但那時他和霍滕斯已經沒有感情,據說和某個不知名的女性有過密切來往。換句話來說,二十多歲的時候,塞尚就和霍滕斯在一起了,中間也沒出現過什麼」繆斯「(不然會反映在畫里)。大家喜歡給藝術家熱鬧的私生活開脫說,需要靈感和新鮮感,但塞尚看起來,似乎不需要」過度「的刺激。

藝術成就方面也是,雖然不是像畢加索、沃霍爾一出世就是巨大的商業成功和認可,在我眼裡,只要活著能受到認可都算是可以的了。更何況,他的迷弟里有高更(對,高更總是搶他的畫買來為信仰充值),馬奈、莫奈、雷諾阿都要來拜訪他;更有迷弟莫里斯·丹尼畫了一幅《像塞尚致敬》來表達打call之情。身位藝術家,還求什麼其他的呢?

晚年寂寥落魄?不存在的。雖然他母親死後要分家,在普羅旺斯的城堡被賣掉了,塞尚還很傷心地少了一些早期的畫作。但轉頭他就想買另一座城堡了,沒買成功才去公寓住的,沒多久買了塊地給自己造工作室。

塞尚的人生里,唯一讓人感受到他情緒波動大的,是他和少年時的好夥伴佐拉的決裂。佐拉寫了篇小說,叫《傑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吐槽塞尚,最後還把主人公寫自殺了。塞尚很生氣,兩人就斷交了。

佐拉這樣以文學批判起家,寫出來的小說讓人彈眼落睛的文青,其實想想可以理解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的,或許他就是覺得賽尚不夠尖銳、技巧停步不前,在藝術道路上已經死了。

塞尚的翻臉,也自然可以理解。

這麼順遂的人生,不知道大家什麼感受?覺得很輕鬆愜意?看起來似乎」躺贏「,但有的時候我懷疑,要做到塞尚這地步,其實應該也要付出很多。一般來說,人生是需要衝突的,就好像故事一樣,平淡如水很難令人有讀下去的興趣。過於平順的人生,沒有被耽於享樂,也沒有被酒色藥物掏空,還不被名聲所束縛,窮其一生都是在追求畫畫,真的挺不容易的。

如果換作是我,在普羅旺斯的鄉下,我可能晒晒太陽喝喝酒放放空,怎麼樣都不會苦心創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可能無法放棄 的精彩文章:

TAG:我可能無法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