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北京很好吃的民間美食,有幾種很少能吃到了,有的都沒見過

北京很好吃的民間美食,有幾種很少能吃到了,有的都沒見過

炒肝 傳統北京小吃,炒肝所用的主料是豬肥腸,配料為豬肝,調料有醬油、黃醬、生蒜泥、熟蒜泥、豬骨湯等,成品湯汁晶瑩透亮,腸肥肝嫩,清淡不膩,醇厚味美。前門會仙居飯館和天興居飯館的炒肝最為有名。

鹵煮火燒 鹵煮火燒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小吃,起源於城南的南橫街。相傳是以前的普通人吃不起肉,所以就用動物的下水來代替。鹵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

爆肚 爆肚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以爆肚王、位於牛街輸入衚衕的爆肚滿、崇文門外東花市大街的爆肚宛等最出名。最正宗的爆肚小吃位於北三環外健德門橋西北角,那裡是真正的爆肚傳人。

艾窩窩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艾窩窩歷史悠久,這種食品是用糯米洗凈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就成了明萬曆年間稱之為窩窩的食品。

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南方地區卻喜歡稱之為馬打滾,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撒上白糖就成了。

灌腸 灌腸是北京人愛吃的小吃,也是一種大眾街頭小吃。灌腸在明朝開始流傳。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凈,以優質麵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糖耳朵 棕黃油亮,質地綿潤鬆軟,甜蜜可口。南城的南來順飯莊的蜜麻花由於常年製作。質量穩定,主要是放鹼合適,沒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勻,達到了鬆軟綿潤的質量要求,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炸油箅子 是油餅的「同胞兄弟」。不同的是,普通的油餅是在擀成橢圓或長方形的麵坯兒上劃兩刀即可下油鍋炸。而油箅子的名稱則來源於其形狀如同蒸鍋里那種叫「水屜兒」的竹箅子(現如今多為金屬製品了)。將麵坯兒擀成近似圓形,在中間劃幾刀成箅子狀,下鍋炸時,還要不時地用筷子在每個縫隙間撐一下,使其更像箅子,炸至金黃色出鍋。這種炸油箅子晾涼以後也不會軟塌塌的。

套環與糖棗 這是像江米條(俗稱中果條)和開口笑一樣的兩種小糕點,以前的餑餑鋪(糕點店)都製作經銷。套環兒是用香油、白糖和面搓成細條一環環緊套在一起,與脆麻花的底部差不多,呈球形,有元宵那麼大。大人、小孩都愛吃。

火燒 實際上就是表面沒有芝麻的燒餅,只不過裡邊的麻醬比燒餅少一些。不知道什麼原因,20世紀70年代以後,火燒就不見蹤影了。大路烙貨只剩下烙餅、燒餅和牛舌餅了。

大懶龍 一層層捲起的肉餅透著噴香的肉味,到了現在還是覺得超級好吃,現在吃不到小時候那種切塊的肉特別多了,現在的大懶龍都是一個大長條的了,肉也沒有以前多,不過作為情懷還是每次遇到都會買來吃吃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鬍子眼鏡雙食記 的精彩文章:

海鮮最鮮美的吃法,原汁原味營養不流失,操作簡單無油煙
雞翅這麼吃行嗎?愛翅之人的福音,推薦雞翅的幾種吃法

TAG:鬍子眼鏡雙食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