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言恭達:篆之布白應重「虛」

言恭達:篆之布白應重「虛」

沙曼翁篆書

篆之布白,一為字中布白,二為逐字布白,均應重一「虛」字。時下習篆,一味求實,不明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之理。古人有「文章書畫,皆須於空處著眼」的精闢論述。以虛觀實,以實見虛,無筆墨處尋求境界,絕不能單一以表面形態美去理解篆書空白的美學意義。往往大、小篆作品中整齊勻凈與天然散亂所計之白是兩種意義上的美感和充實。故習篆同樣得遵循密處塞滿天地,疏處極其空曠的原則,運實為虛,實處俱靈;以虛為實,斷處皆連;以背為向,連處皆斷。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

笪重光《書筏》:「光之通明在分布。……框廓之白,手布均齊;散亂之白,眼布勻稱……畫能如金刀之割凈,白始如玉尺之量齊。精美出於揮毫,巧妙在於布白,體度之變化由此而分……黑之亮度為分,白之虛凈為布。」所謂「框廓之白」指的是結字小章法中的「白色空間」,即言恭達先生所說的「字中布白」,一種整齊勻凈的布白。「散亂之白」則是指大章法中字與字之間的「白色空間」,即「逐字布白」。

沙曼翁篆書

我們通常把有墨跡的地方稱為「黑」,即實處;把沒有筆墨的地方叫做「空」,即虛處。書法中的大小章法既要計白當黑,又要知白守黑,這就是書法藝術創作虛實結合而產生神韻的辯證法。從注重筆墨的表現,到重視空白的存在和作用,空白的意象、情韻和筆墨共同構建作品的完整生命。朱和羹《臨池心解》云:「作文須立身題巔,從空出落想,到得空處,自然不脫不粘。作畫到得空處,自然超渾洒脫。作書何獨不然。」可見空白之妙用,黑中有白才是良法。

沙曼翁篆書

黃賓虹曾對林散之說:「古人重實處,尤重虛處,重黑處,尤重白處,所謂知白守黑,計白當黑,此理最微,君宜領會。君之書法,實處多,虛處少,黑處見力量,白處欠功夫。」其實,這個問題是每一個學書者都會遇到的。如何辯證地看待書法中的黑白、虛實、有無、陰陽,這不僅僅是技法的問題,而已上升「道」的高度。如果尚「技」棄「道」,又怎會窺得書法的真諦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抱雲堂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抱雲堂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