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脾氣暴躁,可能是媽媽的原因,環境影響性格

孩子脾氣暴躁,可能是媽媽的原因,環境影響性格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現一些極端性格,比如,小孩子往往目中無人,以自我為中心,無理取鬧,做什麼都為自己著想,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不如意就發牌氣、哭等。由於孩子性格的可塑性,常常會表現出沒有主見、性情隨環境而變,或是在一些非正式群體的活動中搞「哥兒們義氣」等,這一切都是孩子不成熟的表現,媽媽有責任引導他們冷靜地對待生活,潛移默化,幫助孩子糾正「愛發脾氣」的不良行為。

孩子發起牌氣來,喜歡大哭大鬧,在地上撒野,令媽媽束手無策。媽媽為了節省時間,或一時心軟,又或許正身處公共場所,為了保存顏面、儀錶,便依了孩子的心意去做,這樣往往助長孩子發牌氣的習慣,而且孩子還學會了如何控制媽媽。

無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有生氣的權利,問題在於如何引導孩子去表達和發泄自己的情緒。每當孩子發脾氣時,最好是先了解原因,加以合理處置,如發現孩子表達方式不對,應做出指正。

如果媽媽本身性情暴躁,孩子的脾氣大多好不到哪裡去。此外,媽媽的管教態度不一,令孩子難以適應,或常常找孩子出氣,是使孩子發脾氣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孩子年紀漸長,要告訴他們學會控制自己,改用別的辦法向別人述說自己的感受,不要動不動大吵大鬧。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如果想改變孩子發脾氣的習慣,必須先創設一個平靜的環境與氛圍。媽媽應有意識地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心平氣和地處理事情,特別是當著孩子的面更需心境平和,處事大度。孩子在安安靜靜的家庭環境中會逐步受到熏陶。

孩子的友伴群體,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不可忽視的。媽媽應儘可能地向孩子推薦或者幫助孩子選擇一些性情比較平和的友伴,支持他們的交往。使孩子在這樣的群體氛圍中逐步改變發牌氣的習慣。

建議脾氣暴躁孩子的媽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一系列「磨性子」的活動。例如,讓孩子參加學校或校外的書畫興趣小組,在書畫練習中陶冶性情;讓孩子和媽媽一起剝毛豆,理韭菜,參加諸如此類的家務勞動。在勞動過程中培養耐心、毅力;雙休日時,與孩子一起進行登山、遠足等活動,磨鍊孩子的意志,增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許多實踐證明,這些活動實施一年之後,有發脾氣習慣的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發牌氣行為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

此外,對孩子的發脾氣行為不要過多責難,更不要實行體罰。那樣做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媽媽要把目光更多地關注在孩子身上,把讚揚的話語讚許的笑容更多地投向孩子平和的行為上,讓孩子在不自覺中將注意力移向好的方面,千萬不能讓孩子時時提心弔膽,總是擔心自己又做出激烈的為媽媽所討厭的行為。殊不知,越是提心弔膽,越容易出格,越容易發脾氣。

本文由育兒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孩子玩手機上學遲到,還跟父母發脾氣,教您一招就搞定
脾虛不運,寒熱錯雜,中醫治療案例分享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