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真正的好領導者,都有這兩種品質

曾國藩:真正的好領導者,都有這兩種品質

圖片丨@空谷尋芳攝

最近,一則關於鎮江某房地產公司的會計王某挪用公款打賞女主播的新聞,在網上流傳。對於這一新聞,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怎樣看待鎮江一會計利用公司財務漏洞挪用930餘萬用於打賞網路主播?」

網友們紛紛留言。

有人說:「這會計真傻,賺錢容易嘛?幹嘛去打賞隔著屏的熟悉的陌生人?」

有人說:「這些網路主播就憑著在鏡頭前說說話,賣賣萌,就能年薪千萬,憑什麼呀?」

也有人說:「這個會計是老闆什麼人啊,太信任了吧?」「弄不清楚這個公司財務是怎麼管理的?」這也是我所感到不解的,也是我想談一談的。

曾國藩說:「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處於領導地位的人,應該把知人善任和知曉事情、明曉事理這些方面作為自己的職責。顯然,這個房地產公司的老闆是個不合格的領導者。

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具備哪些品質呢?

圖片丨@空谷尋芳攝

一、真正好的領導者,知人善任

諸葛武侯曰:「夫人之性最難察焉,美惡既疏,情貌不一。」所以,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在任人之前,先要知人。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這樣一位合格的,優秀的領導者。

唐朝歷史上有名的諫官——魏徵,也曾是東宮太子李建成的僚屬。他曾勸諫李建成殺了秦王李世民,但是李建成拒絕了。

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向李世民告發魏徵。魏徵不僅沒有被秦王李世民的淫威所震懾,反而面不改色,鎮定自若地說:「只可惜太子當初沒有聽我的話啊。」

李世民十分欣賞魏徵過人的膽識和才華,非但沒有降罪於他,而且委以諫官之職。

魏徵常隨太宗於內廷,以詢問其政治之得失。賢臣遇明君,魏徵喜逢知己之主,所以他竭誠輔佐,盡忠職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勸諫太宗要從諫如流,「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勸諫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他告誡太宗要以人為本,「人,水也;君,舟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太宗對於魏徵的勸誡無不聽從,即使魏徵有時會觸犯龍顏,他也會欣然接納。因為他知道,魏徵是個耿直之人,是個賢能之人。據史料統計,魏徵曾犯言直諫太宗兩百餘次。太宗不僅沒有因此而龍顏大怒,反而委以重任。

太宗任曾命魏徵主編五代史,也因此,魏徵官至左光祿大夫,進封鄭國公。

貞觀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元月二十三日,魏徵病逝。太宗親臨慟哭:「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境矣!」

太宗任魏徵以重任,助其成一代名臣;魏徵輔太宗以忠心,助其成一代明君。能臣遇英主,成就了一段佳話。而唐朝也因「貞觀之治」,使大唐呈現全盛的開元盛世,也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了鼎盛。

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說的不正是唐太宗和魏徵嗎?

圖片丨@空谷尋芳攝

二、真正好的領導者,知事曉理

任何一個合格的領袖,首先必須對自己的下屬和團隊有明晰的認識,對整個團隊所發生的事情能了之於心。

僖公二年,即公元前658年,晉國大夫荀息建議晉獻公用名馬美玉做誘,向虞國借道攻打虞國的鄰居虢國。目光短淺的虞國國君貪圖財寶,答應了晉國的要求。晉國借道虞國,成功的拿下了虢國重鎮下陽。僖公五年,晉國再次向虞國借道,滅亡了虢國,回兵時順勢又滅了虞國。

僖公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更不要說優秀了。他只知道眼前的名馬和美玉,卻不知道這些只是蠱惑他心志的阿堵物。他天真的以為和他同宗的晉國,只是去攻打虢國,這相當於給他除掉一個對手,卻不明白「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

可憐的僖公不僅沒有對自己的團隊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他還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

晉國國君人採納荀息之計——假途滅虢,一箭雙鵰;而虞國國君卻對賢臣宮之奇的勸諫充耳不聞,亡國亡家。

有賢臣,無明君,是臣子的悲哀;有明君,無賢臣,是國君的悲哀;無明君,無賢臣,是整個國家百姓的悲哀。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擔心沒有一個能讓自己發揮自己才華的位置,而是擔心沒有能力把工作做好。

居高位者若想讓自己的團隊蒸蒸日上,就必須做好知人、曉事這兩件事。如若一個領導者連這樣的能力都沒有,又能做好什麼事呢?又怎麼能做好這個位子呢?

作者:明眸,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外聘作者

※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不孝者,不可交;不誠者,不可處
人窮不可怕,窮人思維才可怕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