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了這麼久,才知道天門為什麼叫天門?
在天門生活這麼久,
你們知道你們家鄉名字的由來嗎?
你們和小夥伴一起長大的地方,
你們的母校和你家的老房子
你們又知道它們的故事嗎
答不上來的小夥伴,
來跟我一起漲知識吧!~
GIF
天門為什麼叫天門
戰國時期為楚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脈在此終止,即「陵之竟也」而得名。
五代後晉天福元年為避晉高祖石敬瑭名諱(敬竟同音),改為景陵縣。 清雍正四年為避康熙墓名(景陵)諱,改為天門縣,第一次定名天門。
竟陵街道
竟陵街道,是天門市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世界茶聖陸羽的故里。天門著名的東湖、西湖均在竟陵街道內。
古竟陵縣城所在地,故名。據《東皋雜錄》載:竟陵因大洪山余脈在此終止,即「陵之竟也」而得名。1949年改為城關鎮,1981年複名為竟陵鎮。
陸羽故園
陸羽故園,原名「西湖公園」、「陸羽公園」,建成於2013年,坐落於陸羽故里——湖北省天門市竟陵中心城區。
陸羽紀念館前是古雁橋,遠處為茶經樓。相傳大唐開元年間,龍蓋寺(今西塔寺)智積禪師在西湖聽到嬰兒啼聲,只見大雁「以翼覆一嬰兒」。禪師將嬰兒抱回寺中撫養,他便是後來聞名於世的茶聖陸羽。後人為紀念陸羽,在「雁羽覆嬰」的地方建了一座橋,取名「雁橋」。1990年4月,古雁橋遷建於陸羽紀念館門前。
陸羽故園是天門的一張重要的城市名片,更是政府斥巨資修復的一處巨大的文化財富。
孝子里
據康熙《景陵縣誌》卷四「街衢」載:「孝子里在南壇,嘉靖初年,邑庠生唐寶事繼母從孝稱,有司錄實申請,因旌其里」。 乾隆《天門縣誌》卷十三「孝友列傳」詳細記載有唐寶的孝行。由此可知:鴻漸社區的「孝子里」,街名已有450多年。
為傳承歷史,啟迪今人,弘揚「孝老愛親」民風,同時,也可彰顯「胡家花園」所在地的地名文化,提升遊客的興趣,特建議在里弄臨街處,裝上顯目的牌匾(牌坊更好),或者在「花園」外牆嵌一塊刻有「孝子里」歷史典故的石碑。
岳口鎮
岳口——緣因唐代詩人皮日休途經此地,感慨其貿易發達,寫下「行檣約物價,岸柳牽人裙」的詩句,人們愛其詩,遂稱「約價口」。後因南宋將領岳飛曾屯兵於此,改稱「岳家口」,簡稱「岳口」。
皂市鎮
其地名由來傳說有二:一說此地栽種皂角樹多,皂角成為商品,形成皂角市場,故稱皂角市,簡稱皂市;
二說楚漢相爭時,劉邦兵敗後躲入趙姓老嫗的茶棚,被老嫗救下。劉邦當了皇帝,到處追殺項羽餘黨,為防誤傷有救命之恩的老嫗,派人在老嫗家門前插上皂角樹枝,命士兵不得進入。老嫗將此事告訴鄉親,家家門前都插上皂角樹枝。為感謝趙婆婆,鄉親們將此地呼為「趙氏」,後改寫為「皂市」
古雁橋
據傳,公元733年秋天的一個早晨,天門龍蓋寺智積禪師漫步西湖,忽聞小橋旁的蘆葦叢中「群雁喧集」,隱約伴有嬰兒的啼哭聲。循聲走去,只見大雁「以翼覆一嬰兒」禪師慈悲為懷,將嬰兒抱回,託人撫養。此地後被視為陸羽的出生地,小橋稱作雁橋。
九真鎮
相傳明崇禎三年(1630),這裡有一江姓人家,生養九子,個個聰明勤勞,人人忠孝節義,方圓數十里有口皆碑。
一日一孫姓和尚慕名探訪,見後曰「此九位真人也」,遂到處化緣,在此修建寺廟一座,名「九真廟」,廟中塑供九子相容,一時香火旺盛,「九真廟」因此出名。後廟名易為地名,簡稱「九真」。
馬灣鎮
馬灣集鎮形成於明初,因上自新河口,下到毛家場的牛蹄支河向南有一個大轉彎的河段,加上此地居民多為馬姓,故名馬灣子,又名馬灣場,簡稱馬灣。
張港鎮
張港隋王朝時名塔灣屯,南宋時岳家軍名將張俊率兵在此截擊金兵,人們為紀念張將軍改塔灣屯為張截港,明王朝末年名道隆鄉,清王朝設通政鄉,民國時複名張截港,新中國成立後稱張港。
楊林街道
明萬曆年間,楊林連年遭受水災,居住在附近的楊、林兩姓家族捐款築起圍垸,名楊林垸。大垸有一泄洪口,故名楊林口,簡稱楊林。
多寶鎮
傳說有二:一說,此地某富翁積攢了不少錢財,為防不測,便將財寶埋於江灘,埋寶者去世後,藏寶地點失傳,後人只知河灘上埋有許多寶物,故名多寶。
二說,漢江邊原有一沙洲,林木繁茂,蘆葦叢生,棲息著多種禽鳥,江西人溯流至此常居,常遭匪盜搶劫,晚上驚飛棲鳥,發出「奪寶、奪寶」的叫聲。據此諧音,取名多寶。又因漢江河道在此彎彎曲曲,便稱多寶灣,簡稱多寶。
漁薪鎮
漁薪歷史悠久,傳說有二:一說,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南巡至此,見水草豐美、積薪高聳,河湖水歡魚躍,情不自禁親書「漁薪」而得名。
二說漁薪河,在天門河上游一段,又稱柘江。這裡古為湖區,盛產魚蝦和柴草,產品多在此進行交易,形成集市,因具「漁、薪」之利,故稱漁薪,沿用至今。
天門山
據史書記載:三國時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農曆癸未年),因大地震,致使山壁崩裂,南北洞開,玄郎如門,故景帝孫休以為吉祥,便下令將武陵郡改為天門郡,將此山改為天門山。
拖市鎮
拖市鎮原名拖船埠,拖船埠的地名傳說有二:一說天門河在此彎曲狹窄,加之夏場河水由此流入天門河,水流湍急,擺渡困難,渡船擺渡只能用鐵索往返拉渡,故稱拖船埠。
二說此地原名鄰里鋪,清咸豐二年(1852年),鍾祥獅子口潰口,此地連淹七年,民不聊生。一天,修堤官員的座船至此停泊,老百姓把官船拖上岸來,要求修復潰口堤段,修堤官無奈,只好答應修復。老百姓才將官船拖下水,故稱拖船埠。
蔣場鎮
蔣場鎮歷史悠久,相傳清順治元年(1644年),由陳永鎮牽頭集資興建一座石橋,名為永鎮橋(永鎮橋中學現已撤消)。康熙元年(1662年),有蔣姓老婦在橋東搭棚賣茶,人稱蔣家店。後逐漸形成街道,易名蔣家場,簡稱蔣場。
陸子讀書處
唐據《新唐書》等史籍記載:茶聖陸羽十四歲時,深蒙時任竟陵太守的李齊物賞識,遂舉薦至火門山書院,負芨師從隱士鄒墅老夫子。陸羽在此伏首攻讀達五年之久,以至飽覽諸子百家典籍,遂成經倫博學之士。攻讀之餘,陸羽還往山野採茶,以山泉煮沏,共師生品飲。
「火門負笈」充實了陸羽的綜合素養,為其後來攀登茶學之巔打下了學養基礎。為紀念茶聖陸羽師從鄒夫子的這段履歷,2015年,天門市人民政府將「火門山書院——陸羽讀書處」勝跡,複製於陸羽故園西位的湖中生態島上。
胡市鎮
相傳,乾隆四十年,一位在外為官的拔貢老爺帶著家眷告老還鄉。這個拔貢老爺姓胡, 就在這個地方修了一個店子。人們將這個店子取名為「胡家店子」。
據說 ,當時的龍骨湖與古雲夢澤水道相通, 「胡家店子」開辦之後 ,經常是客船如流,商賈雲集,由於「胡家店子」生意興隆,這個地方也逐漸繁華起來,不久,附近又修建了一些商號和街巷。拔貢老爺死了以後,胡家店子改為胡家場。1969年,解放以後改成了胡市。
石河鎮
石家河名稱源於流經此地的兩條河流,即東河(古名巾水),西河(古名揚水)和居住在東西河沿岸的石姓人家。
相傳很久以前,在西河東邊的一個石板沖的小村(土城村),有較多的石姓人家居住,人們把東、西河流經石板沖的這一帶取名為「石板河」。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在緊靠東、西河石姓人家居住的地方,逐漸形成集鎮。稱「石家河」,後簡稱「石河」,沿用至今。
多祥鎮
多祥歷史悠久,古名「拖槍過」、「多搶河」。
相傳在元朝末年,陳友諒與朱洪武爭奪天下,在鄱陽湖一次戰鬥中,陳友諒所部被朱洪武的起義軍擊敗,逃於此南渡漢江,因士兵睏倦,拖著槍枝過河,故稱「拖槍過」;
又傳在民朝初年,以沉湖為據點的胡氏兄弟聚眾起義,常常帶領人馬到此劫富濟貧,當地財主望漢江興嘆:真是多搶河!故又名「多搶河」。為避不祥,改稱「多祥河」,象徵五穀豐登、多多吉祥。後簡稱「多祥」。
東崗草堂
據乾隆《天門縣誌》載:「東岡嶺,陸子之所居也。位於松石湖畔。『松石碧波』為古晴灘八景之一」。東岡嶺距竟陵城東約30公里,傍干驛古驛道交通便利,水鄉生態風景宜人,是為專心治學的幽靜之所。
陸羽作巴川峽江之旅返回竟陵,訪友松石湖後結廬於東岡,整理考察所得筆記,潛心鑽研茶事,並開始醞釀撰寫《茶經》,乃因唐「安史之亂」而擱滯,為避戰亂而南跨長江,繼續踏察五十餘州郡的征程,將自己放逐成畢生攻研茶學的不系之舟。
東岡草廬隱居情節深刻於陸羽腦海,故後來亦自號東岡子。東岡嶺和松石湖因淤塞和圍湖造田,舊時的山水已經不復存在。2003年秋,干一鎮人民政府在遺址重建東岡草堂。2015年,天門市人民政府將東岡草堂復建於陸羽故園東側的丘崗之上。
大家沒想到天門還有這麼多故事吧
其實還有好多地方
他們的故事在歷史的長河裡慢慢洗刷
已經漸漸的不為人所知
但是歷史有自己的生命
它就在那裡
散發著自己獨有的魅力
你還知道哪些呢
快來評論區跟我們分享吧
-END-
※觸目驚心!天門查處吸毒人員562人,不少為女性,幼兒園長也涉毒!……
TAG:天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