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世錦:宏觀經濟態勢與產業發展新特徵

劉世錦:宏觀經濟態勢與產業發展新特徵

6月24日,「產城融合 動能轉換」 2018年資源枯竭地區產業轉型發展之路高峰論壇在徐州舉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受邀出席並發表題為「宏觀經濟態勢與產業發展新特徵」的主題演講。

劉世錦表示,近幾年全國煤炭行業強調去產能已獲得很大成績,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再追求過高的增長速度已經不切實際,中速增長但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對整個國家和地區都是一個現實的選擇,也是一個應該追求的選擇。目前,每個地區的產業集中度在提升,抓住最具優勢資源產業是重中之重,賈汪資源枯竭地區產業轉型發展之路已逐步走出,並且這條路會越來越寬。

以下內容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已進入中速增長但高質量發展階段

中國經濟經歷30多年的高速增長,在過去七八年的時間,大多數是在回落。根據日本、韓國、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的經驗,在將近十年前我們提出中國的增長要有一個很大的回跌,當時相信回跌的人不多,大家都更願相信高速增長。但是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人們的認識也在與時俱進,特別是在中央提出新常態戰略判斷以後,我們的共識是在增長的,因此十九大又提出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2016年我們提出中國經濟已經接近底部並開始觸底,判斷主要依據兩個方面。一方面從需求上來講,過去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是三大需求來源,就是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還有出口。在整個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需求量最大的點在2012年和2013年,最高點已經過去。前兩年一線房價上漲帶動房地產投資回升,但這是一個短期的現象。供給側這幾年大家也有切身感受,包括賈汪轉型轉的很早,全國的煤炭行業都是去產能。從QPI在4個月負增長後,在2016年9月恢復正常,去產能還是獲得了很大成績,但就從供給側來講,基本也已觸底。因為,我們做出一個初步判斷,中國經濟確定開始轉入中速增長階段,並且不太可能反彈。觸底確切的含義是穩住,不再往下走,僅此而已。

另一方面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有一個階段性的回升,但從五六月份後會逐步下行,並且下半年經濟增長速度還會有一定幅度下行,預計今年4季度到明年1季度有可能觸底反彈。同時,PPI價格指數也會有所下降,但幅度不會太大,企業利潤也會一定幅度下降,在11月份時又會逐步上升,所以今年經濟下行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想強調的是,下行是正常的,判斷經濟增長速度高和低一定要看背景以及所處的階段。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低一點,但是是可持續的,沒有水分的,在未來GDP每年增長實現2.3%,就可以實現2020年翻兩番的目標。所謂的中速增長階段,大體是5%左右,與過去長時間處於的高速增長期時增長7%相比低,但中國經濟逐步進入中速增長期後的潛在增長率在4%到5%,如果增長速度可以5%以上,也是一個高速。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當年在這個階段的增長速度是4%左右。

雖然增長速度降低一點,但是由於中國經濟基數大,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增量每一年在全世界還是最大,中國每年新增量相當於世界上排在第20位的經濟體。全世界吸金量最大的地方還是中國,關鍵是有質量有效益,風險可控,利潤指標要好。

因此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還會有所下降,但是是正常的,不是不要高增長,而是到這個階段以後再追求過高的增長速度已經不切實際,負作用很大。中速增長但是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對整個地區、整個國家都是一個很現實的選擇,也是應該追求的一個選擇。

產城融合強調對等,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要重視城市綠色發展

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是產業發展這幾年新特點,需求相對下降後,各個行業供不應求,競爭加劇,利潤向靠前的企業集中是大勢所趨,大企業通過收入兼并重組後更大。小企業則通過專業的優勢來提升競爭力,德國除西門子等大企業之外,大多是規模不大的小企業,卻佔據市場佔有率60%以上,因此我國中小企業是有前途的,做小做中仍然可以做強。

地方發展產業要清楚自己最有優勢的產業是什麼。一線城市發展高端服務業,大都市群、城市圈周邊許多具有潛力的小城鎮則發展製造業或中低端服務業,產城融合的「產」與「城」要對等。產業結構以計算機製造、高端裝備製造為主的深圳人均收入水平超2萬美元,是一種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業。我國大多地方是傳統產業,傳統行業升級的空間也很大,轉型升級也要向高價值鏈延伸。

無論是徐州淮海經濟區還是賈汪,資源枯竭地區轉型最重要的因素是環境。綠色發展包括但絕不限於環境保護,綠色消費是中國綠色發展最重要的動力。徐州作為中心城市,發展潛力很大,相比一線城市的高房價,徐州可以通過降低企業運營的成本、產業配套環境吸引高端產業和人才入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