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紐西蘭,遠也值得

去紐西蘭,遠也值得

早就知道紐西蘭壯麗絕美的自然環境,兩大板塊的地殼擠壓,多動的火山和頻繁的地震,讓紐西蘭的地貌奇峻宏偉。冰川、峽灣、山脈、平原、丘陵、叢林、火山高地,當然還有無數的細沙海灘,都是滿滿的吸引力。然而,從英國去紐西蘭,還是要下一番決心的,因為實在太遠了。

Abel Tasman 國家公園,從步道透過原生態森林看黃金海灣

在倫敦不乏紐西蘭人,英國是他們祖輩們的家。紐西蘭年輕人到英國來工作,如同小輩們去老人家裡,很少會見外。他們說起話來母音扁平,經常被英國人說笑打趣,但他們從不計較。唯一讓好脾氣的紐西蘭人不高興的,是將他們與澳大利亞人混起來。雖然是近鄰,但紐西蘭人向來把自己定義為探險者的後裔,他們的祖輩當年自願選擇前往紐西蘭定居,許多是蘇格蘭人,有著高山民族的俠腸義骨和探險精神。而當年移民澳洲的,更多是被放逐到遙遠荒島的罪犯們。紐西蘭的早期移民們開墾荒地、建立農場,需要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至今,紐西蘭人仍熱愛戶外運動和冒險,滑翔傘、笨豬跳峽、悠波球等許多運動,都是他們發明的。

霍比特人比爾博的家門口,煙袋和書還在椅子上

來到英國的紐西蘭年輕人,賺了一些英鎊,周遊了世界,等有了孩子之後,就有了打道回老家的念頭,去過更平和、更放鬆、節奏更慢、更少焦慮、學校更好、空氣更清新的生活。所以,我們在遙遠的紐西蘭也就有了不少朋友,這個聖誕假期的紐西蘭之行,一半時間都是在探親訪友。但也正因為有這些親友,讓我們覺得在紐西蘭並不只是遊客。

瞪眼伸舌,毛利人戰舞「哈卡」的亮相動作

首先,作為影視從業人員,我們當然知道紐西蘭是許多傳奇大片最鍾愛的取景點,例如《指環王》《霍比特人》《金剛》《阿凡達》《納尼亞傳奇》等。但更有趣味的,是紐西蘭本土的小眾電影,例如1993年簡·坎皮恩然此次拍攝只有十二天,霍比特村卻永久地保留了下來。那些花園小徑,柴門籬柵,充滿了田園詩意。比爾博家的門口的椅子上,還有他正在讀的那本書和他的那根長煙袋,彷彿他馬上就會回來。還有山姆家,最溫馨花園最漂亮。

與傑克遜有關的另一揭秘電影幕後的是維塔工作室。維塔工作室位於威靈頓郊外《,指環王》《霍比特人》《阿凡達》等電影中的人物設計、道具模型和視覺效果,都是出自維塔的製作團隊。可惜我們訂票太晚,只勉強讓兩位小朋友擠進了早班的參觀團。兩個小時參觀結束後出來,兩人都面頰紅紅過度興奮喋喋不休。維塔工作室參與的也不都是好片子,張藝謀的《長城》中的道具等也是他們製作,共發往中國81箱道具,其中包括6623件兵器。值得一看的是威靈頓國家博物館的特展《加里波利戰役展》,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澳新軍團損失慘重的一場戰役。展覽中有八個根據真人形象製成的雕塑,尺寸是一般人的兩倍半,這些高大的雕像非常逼真,讓人震撼,也是維塔工作室的作品。

與奧克蘭隔海相望的克拉曼德半島曾是淘金重地,沿路有一些金礦小鎮, 很像南非的邊陲小鎮,一條粗線條的主街,人不多,簡單的平房,有些風塵僕僕的感覺。這個半島上最有名的景點要數教堂灣(Cathedral Cove),在《納尼亞傳奇之二——凱斯賓王子》中,四個孩(Jane Campion)的《鋼琴》(Piano),2016年塔伊加·維迪提(Taika Waititi)的《追捕野蠻人》(Hunt for the Wilderpeople)——近來好萊塢終於發現了維迪提這位年輕的電影鬼才,漫威影業的《雷神3:諸神黃昏》(Thor:Ragnarok)請他執導,第一次讓超級英雄的電影有了些詭異的幽默感。當然,紐西蘭導演的第一塊大牌,仍然是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

教堂灣,紐西蘭人喜歡從這樣的巨石上跳進海里

其實,那些傳奇大片的外景地,如果曾有過搭建,早就回歸自然,唯一原汁原味保存下來的,是傑克遜的 「霍比特人村」。1997年,準備拍攝《指環王》時,傑克遜派人尋找外景,從直升飛機上看到離馬特馬拉不遠的這塊綿延起伏的丘陵地,據說農場主正在看橄欖球賽,幸虧劇組人員敲門時正巧是半場休息,要不然霍比特人就得移居別處了。當時共建了39個色彩豐富的矮小的門面,還有水車磨房酒館,三個月的拍攝完成之後,所有建築都被拆除。到了2009年,為了拍攝《霍比特人》,這個「村寨」得到重建《,指環王》的巨大成功也讓傑克遜和農場主看到商機,決定在拍片後就將這裡改建為主題公園對外開放,所以,村中小屋的門面都是實木建成,雖子在車站等回學校的火車,火車急駛而過後把孩子們重新帶回到納尼亞,面前出現的就是教堂灣的巨石拱門。這裡還有花崗岩巨石從海中突然崛起,威嚴聳立。不少巨石上會有粗繩子掛到靠近水面處,紐西蘭人喜歡從巨石上跳入海中,然後再順著繩子把自己拉回石上。

還有一處靠近奧克蘭的卡雷卡雷海濱(Karekare Beach),因坎皮恩的《鋼琴》而著名,我們冒著大雨來到這裡,海邊的雨雖然小些,但風勢卻更強,天空一片灰色,海水澎湃,白色的海浪乘風在黑色沙灘滾涌。海邊除了我們一家四口,不再有其他人。又是漲潮時分,站在水中幾分鐘不動,激流中的黑沙已經蓋過了腳踝,一個大浪擊來,全身濕到腰處,趕緊後退,灰天白浪黑沙灘,海中那尊孤島也幾近黑色,風大浪大,是大自然最原始最有力的狀態。

山頂上的Split Apple Lodge,看得見風景的小旅館

許多人說毛利人是紐西蘭的原住民,這並不確切,他們只是比歐洲人早來到這裡而已。毛利人也是探險者,駕乘木船漂洋過海來到紐西蘭,把這裡稱為「長白雲之鄉」。他們的文化充滿了故事和傳說。半神毛伊的故事中描述了紐西蘭南北兩島的生成。北島是毛伊用魔鉤釣到的一條大魚,他和四個哥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這條魚拉上岸,魚尾朝北,魚頭向南。直到今天,北島在毛利語中仍是「毛伊之魚」。南島則是毛伊所乘之舟,斯圖爾特島是毛伊船上之錨。

在南非住了許多年,深知殖民文化對本土原生文化的主宰和壓制,也知道如今政府試圖恢複本土文化之努力。南非與紐西蘭,彷彿在走平行線。南非的許多地名路名都被以祖魯或科薩語重新命名,紐西蘭則用毛利語。一位紐西蘭的朋友告訴我們,十幾年前,他還在學校時,毛利語幾近消失,大學畢業後他去倫敦闖蕩十多年,再回到紐西蘭當老師,發現毛利語正在復興,政府採取各種舉措,如毛利語周、毛利語學校、毛利語電台電視台等,現在會說毛利語的人大大增加。然而,文化斷層容易恢復難,政府的舉措真正見效,不是一日之功。就像電影《追捕野蠻人》,那位毛利少年更喜歡享受熱水袋,全無叢林知識,還需要一位白人大叔來教他如何在野外生存。

毛利人的木雕

所以,在紐西蘭,要體驗毛利文化,最便捷的途徑是去參觀毛利文化村。我們在羅托魯瓦參觀了蒂普亞毛利文化中心(Te Puia)。入口處有巨大的毛利神靈的木雕,園區內有地熱景觀、溫泉、泥漿池,還有木雕和紡織的學校。文化中心的主建築是毛利人用精美木雕建成的傳統會堂。在這裡,我們還看到毛利部落年輕武士們出來迎接客人的全套禮節,有趣的是,第一位沖將出來揮舞長矛顯示威力的那位,膚色之淺,完全可被視為白人小伙。在紐西蘭,據說百分之百的毛利人只剩下六位,所以,只要有一點毛利血統,就可被稱為毛利人。我們還享受了石窯和土坑烤爐中烹飪出來的美食大餐,欣賞並學習了球舞及戰舞「哈卡」的表演。哈卡是大家熟悉的,因為每次橄欖球比賽全黑隊(All Blacks)都要以「哈卡」來挑戰對手,這種英國公學發明的玩球方法,靠體力靠衝撞靠進攻的陽剛的比賽,在紐西蘭是超出宗教超出政治的全民運動。這次參觀,最讓人開眼的不是哈卡,而是球舞,男女都可表演,那些剛才還揮拳操刀瞪眼伸舌的毛利武士們,舞起拳頭般大小的塑料球來,魁偉的腰身竟然也是那麼裊娜。

紐西蘭自然景觀壯美,氣候與英國相似,夏季溫而不熱,適宜於徒步。與親友約見,帶上水與三明治,挑一條徒步路線,在山澗溪畔古樹林中,走上幾小時,最為爽快愜意。所有徒步路線中,我們最喜歡的,是位於南島北端的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這是紐西蘭最小的國家公園,沒有車路,只有步道,步道全程五十一公里,大約三四天可以走完。遊人或可步行進入保護區,或可坐船,沿海是一個連著一個的月牙形的黃金海灣「,水上計程車」或皮划艇都可停靠。

整個保護區是綠樹蔥鬱的原生森林, 金黃海灘之間還有眾多的岩石群,海風和海浪把它們沖刷成各種小島、礁石、層疊岩、渾圓巨石和陡峭海岬,最奇異的要數開裂蘋果岩(Split Apple Rock),那是一塊巨大的圓形的花崗岩,彷彿是裂成兩半的蘋果,由此得名。

蜿蜒的步道連串起那些大大小小的金沙灘,從一個海灘走到另一個海灘,有的要走上一兩個小時,有的則只需要幾十分鐘,從步道上往下看,景色極美,水深處是蔚藍色,水淺處是碧綠色。帶著乾糧和水,走一程路,下水游個泳,再繼續走。

我們習慣了非洲的自然保護區,在那裡,各類動物是最主要的看點。小朋友們一直在抱怨紐西蘭只有美景,沒有動物,當然比不上非洲,但是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海豹懶懶地躺在湯加島四周的岩石上休息,或是跳到水中捕魚。據說這裡還有鷺鷥、塘鵝、小企鵝和海豚,可惜我們沒能看到。

海水和風浪雕刻出的岩石群和陡峭海岬

保護區內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專設的徒步者小木屋,但很早就得預定。拾級而上的,不乏背著沉重大包的徒步者,夜幕降臨,他們會在保護區內特定地點支帳篷露營,包中需帶上露營所需全部家當和食品。

我們更認同《追捕野蠻人》人中的那位貪圖舒適的毛利少年,晚上還是住進了保護區外的小旅館。也許因為「裂蘋果岩」之名聲,我們選擇了裂蘋果旅館(Split Apple Lodge),這個小旅館在山頂上,遠眺美麗的海景。旅館的主人是一對年輕的德國夫婦Fran 和Daniel Huelsmeyer,還有他們五六歲大的雙胞胎兒子和一條狗。在那兒的兩天,就沒見到這一家四口穿過鞋襪,兩個孩子時而是警察,時而是海盜,時而是牛仔,時而是超級英雄,在旅館周圍的草坡和林地里跑進跑出,很久不露面大人也不會擔心。這二位放棄了德國大城市中的公關總裁和稅收律師的職位,來到這山頂上開這麼家旅館,就是為了這種可以赤腳的生活。讓我想到英國樂隊「迷人的阿依達」(Fascinating Aida) 的一首諧趣歌《突然間紐西蘭……》(Suddenly New Zealand):「當你躺在床上無法入眠,充滿著焦慮和心煩,擔心著可怕的陌生人、假藥和搖頭丸,擔心著大街上路人威脅的眼光、窗帘後沉溺於網路的色情犯……突然間,紐西蘭不再那麼無聊讓人厭倦,它的遙遠變得魅力非凡,它的牛羊和山丘,它的熱氣和噴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旅生活 的精彩文章:

除了世界盃,這些運動也同樣精彩
厄瓜多,此處風景獨好

TAG:漫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