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大限,來了,又走了,互金行業發生了哪些改變?
近一年來,你可能不斷地聽到630大限這個詞,指的便是2018年6月30日這一天。由於被指定為互聯網金融三個細分領域的整改截止時點,這一天便具有了某種特殊含義。
為了迎接630的到來,從業機構忙於合規整改,市場觀察者也預測了各種結局,而當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卻輕飄飄地就過去了。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看這三個截止期限。
被不定時延後的P2P平台備案
雖然備案是個生死線,但網貸行業對630是充滿期待的。
備案延期的消息公布後,有一個網貸創業者不無失望地對我說,本以為630之後就熬出頭了,聽到備案延期的消息後,整個團隊備受打擊,不知何時是個頭。
這種感受當然是一家之言,那些合規整改進度很慢的平台,巴不得備案延期,這樣通過備案的概率才會高一點,起碼也可以多活一段時間。但就那些嚴格按照期限推進整改的平台而言,眼看備案「牌照」到手,驟然失去的心情倒也可以理解。
合規性較高平台遭受的打擊,除了情緒性原因,還有現實性因素。在「雙降」的整改要求下,平台規模不能增長,核心骨幹的薪資也就很難增長,薪資受限;業務模式和產品創新受限,員工的抱負也難以施展,成長空間受限。於是,人才難留,成為備案之前擺在合規平台面前的重要挑戰。
2018年上半年,明知時間窗口很差,不少P2P平台依然選擇帶血IPO,我想,穩定隊伍也是重要的原因。越是艱難時刻,隊伍的穩定愈發重要。
但是,備案這個事,承載的東西太多,沒準備好的情況下貿然推動,絕對後患無窮。從這個角度,一再推遲,也是無可奈何。
唐小僧爆雷後,不少投資者成立了維權群,把矛頭指向了資金託管方和廣告平台,比如唐小僧曾植入知名電視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不少人是追這個電視劇知道唐小僧的。現在唐小僧出問題了,廣告公司、劇組甚至視頻平台,該不該承擔責任呢?
其實第三方也為難。P2P行業要存續,需要與各方打交道,市場推廣、支付通道、資金存管、合同存證等等。面對處於整改期的行業,第三方無從判斷哪家平台更合規,要麼一概拒絕合作,要麼只能在商言商,暫時忽略平台的合規屬性。
法理上的責任容易說明白,投資者的訴求與「聲討」就很難撇清楚了。所以,如果備案草草推出,通過備案的平台一旦爆雷,投資者首先會責問,這樣的平台當初是怎麼通過備案的。
為了杜絕這種情況,通過備案的平台便不能再輕易爆雷,大概率會通過併購重組的方式解決困難。樂意接盤的企業多得是,畢竟,備案「牌照」本身也是有價值的。
當備案=不死金身,備案本身自然要謹慎。而為了獲得這種「不死金身」,平台多等幾個月或十幾個月,似乎也值得。
至於備案延期至哪個時點,並無確切消息。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合規經營、好好活著,總能等到那一天。極端情況下,即便備案遲遲不來,也沒什麼,因為,遲遲等不到備案與行業不需要備案是同樣的效果。
互聯網資管的終結
2017年7月,監管下發《關於對互聯網平台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要求「各地互聯網平台在7月15日前停止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涉嫌突破政策紅線的違法違規業務的增量。同時,互聯網平台須積極配合各類交易場所妥善化解存量違法違規業務。」
從監管精神看,互聯網資管的命運其實已經註定,2018年4月互聯網資管新規的出台,不過是靴子落地。
互聯網資管新規收回了互聯網平台的理財產品發行權,並對代銷持牌機構產品實施嚴格資質管理,站在整個金融體系來看,屬於影子銀行體系清理的一部分。只不過,傳統金融體系的影子銀行治理,結果是從表外回歸表內;而互聯網平台的影子銀行治理,則是徹底失去了開展此類業務的資格。
目的不同,方法與路徑也有顯著差異。
針對傳統金融機構的資管新規,設置了整改過渡期,最晚至2020年底,過渡期內,也充分考慮了流動性安排,允許金融機構發行老產品(即資管新規下的違規產品)接續存量產品的未到期資產。
對於互聯網資管產品,則明確要求違規存量業務應當最遲於2018年6月底前壓縮至零,給了3個月的過渡期。
考慮到很多理財產品的期限都在6-12個月左右,3個月的清理過渡期,意味著需要在產品自然到期前予以清理完畢。在處理方法上,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以政策不可抗力為由說服借款人提前還款;二是由平台墊付資金向投資者贖回資產,然後靜待產品到期。
第一種方法會打亂借款人的流動性安排,甚至會引發借款人資金斷裂,人為製造信用逾期,執行難度很大。第二種方法則對平台的資本實力提出很高要求,多數中小平台未必有這個能力,對大平台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戰。
傳統金融機構的資管清理,需要考慮流動性問題並給予過渡期,互聯網資管的清理在實際落地時一定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考慮到一切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都以不引發新的系統風險為原則,政策期限往往服從於事實結果,如果最終結果表明630並非最終期限,那麼,630也就不是最終期限。
第三方支付斷直連
對支付行業而言,630是個大日子,是直連模式正式過渡至間聯模式的轉折點,以第三方支付向網聯等轉接清算機構切量為標誌性事件。
隨著直連模式成為歷史,或許更便於我們立體地認識直連。
一方面,直連模式有著不容忽視的缺陷,才有了斷直連的發生,比如信息孤島問題、比如多點接入的成本問題、比如缺乏中央對手方的流動性風險問題等等,這裡不再贅述。
另一方面,直連模式能夠成為第三方支付行業主流的模式,自然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比如靈活性,比如更低的成本。這些優點最終轉化為優質的用戶體驗,助力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崛起。
舉個簡單的例子,2013年前後第三方支付大發展的前夜,銀行賬戶跨行轉賬都是收費的,而第三方支付,無論是提現還是轉賬,對C端用戶都是免費的。這裡面有競爭策略的因素,更重要的,則是直連模式下,用戶的提現和轉賬均可以轉變為銀行行內轉賬,成本是可控的,這才是支付機構免費的底氣。
後來,隨著銀行業機構的奮起直追,在支付體驗上已經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相差無幾,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直連模式的優點不再重要。而當支付行業已然做大,甚至具有了系統影響力時,直連模式的缺點卻愈發凸顯,斷直連,也就水到渠成了。
斷直連利好中小支付機構、利好監管機構的風險防控、利好行業統一標準的出台,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利好整個支付行業。不過,斷直連並不是終點。
斷直連只是第三方支付監管組合拳的一環,它是備付金集中存管的前提條件,斷直連落地後,備付金集中存管也就不遠了。
人民銀行於2018年6月29日發布《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可謂環環相扣。
過程是曲折的,結果則是註定的。
630的意義
2015年12月,以e租寶為代表的非法集資平台密集爆雷,拉開了互金強監管的序幕。而在630這個本應標誌互金行業全面合規的時點,P2P行業卻再次發生爆雷潮。據網貸之家數據,2018年6月份,先後有52家P2P平台爆雷,引起投資者恐慌,也再次引發輿論層面的大討論。
強監管的成效是顯著的,P2P行業的進步也有目共睹,而投資者依舊不能放心地投資P2P,原因出在哪裡?
當我們去剖析典型的爆雷平台時,發現這些平台或多或少都有了龐氏騙局的影子,最終也多被定性為非法集資,早已不是純粹的P2P。所以,問題出在非法集資身上,只不過非法集資平台頭戴P2P的帽子罷了。
既然P2P只是替罪羊,那非法集資平台的密集爆雷就不妨礙P2P的合規整改適時告一段落,這個行業,總歸要回歸常態。其實,何止是P2P行業呢,包括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在內的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也需要適時回歸常態。
畢竟,行業永無完美之日,投資者保護也永無終止之時。通過進一步的高壓監管,或許能讓非法集資平台換頂帽子(比如區塊鏈),但杜絕不了非法集資本身。打擊非法集資,永遠在路上;金融監管,也永遠在路上。
我們總需要一個日子,一個哪怕並不完美的日子,與過去道別,與未來相見。或許,這才是630大限之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意義。
來源:蘇寧財富資訊;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薛洪言
TAG:蘇寧金融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