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上古時期,禪讓制轉變成家天下的主要推手,也是中國第一個私有制君主

他是上古時期,禪讓制轉變成家天下的主要推手,也是中國第一個私有制君主

上古時代,大禹接替大舜,主政天下。並在舜死後,召集四方部落首領,在會稽聚會。可是,防風氏不服氣,認為禹沒資格當君王。

故意晚到,不給禹面子!禹王大怒,將其誅殺,終始四方首領臣服。

禹王主政後,積極治理天下,深得民心,在位四十五年後崩。生前本想傳位於,能力極佳,受人愛戴的皋陶。

可惜,其人早死,禹沒辦法,只好又立皋陶的兒子,伯益為繼承人。等禹去世後,伯益接替禹成為君王,可大家都不服他。

認為禹生前,對人民有大功,禹不在了,自然是他兒子啟接位。現今,啟為了避嫌,去了封地,大臣也都跟了去。見此機會,啟不在推遲,立馬宣布,接替其父大位。

他就是後來的,夏朝開創者姒啟。當然,啟雖然宣布繼位,但很多人不服他。由其是,有扈部落首領,最是不服。認為啟奪了伯益的大位,沒資格當政!於是,宣布自個獨立。

這下,可讓啟怒了,他剛接位就有人不服。如果,長此下去還得了,立刻就向他進攻。結果,有扈氏失敗被殺,啟才算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並以此為跳板,向所有不服他的部落,發起了強力進攻。最終形成了,君主世襲制的局面。

當然,也有關於,啟得位不正的記載,跟上面一段不一樣。竹書紀年裡講;伯益當政後,啟不服他可以為君。就起兵反叛,最終殺了他,還奪了他的王位。

縱觀以上兩點,都暴露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禹生前。各部落首領,已經有了很深的矛盾,因為怕禹王問責,都不敢表露出來。

直到禹王去世,各部落首領的矛盾,才從面和心不合,搬到了正式對立。一派是以,伯益為首的繼任派,另一派就是以,啟為首的不服派。最終,還是啟這一派,勢力強大,得了大位。

根據記載,啟被我們中國,稱為第一個君王。而且,能歌善舞,常常舉行宴會。傳言,他還上天去,取過音譜,就連九歌都說是他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鳴說古今 的精彩文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這是每個人都希望有的,可是有時候小的太利害,那就要起反作用了
為了名聲和面子,他寧死也不屈服,然而他沒有想過,自己慷慨赴死,會連累十族被滅

TAG:鳳鳴說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