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史之國軍所取得的戰略性成功之會戰

抗戰史之國軍所取得的戰略性成功之會戰

圖註:淞滬會戰期間,四行倉庫保衛戰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一直採取慣用的正規戰打法,主要是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模式,通過與日軍進行硬碰硬的對決,以爭取戰場上的些許成功。然而,這樣的陣地對攻,也是具有明顯的弱點。弱點便是國軍在重火力裝備與空中打擊等方面與日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同時,日軍早在1933年便已經組建了細菌武器部隊731部隊,另外,還具備著對催淚瓦斯、芥子氣與沙林毒氣等化學武器的批量研製與量產能力。如果說在陸戰槍械方面,中國軍隊差距不是特別大的話,那麼,中國空軍與陸軍炮兵部隊以及防範生化武器的措施方面,中國軍隊則明顯佔據劣勢。設想一下,如果陸軍失去了空軍與炮兵部隊以及防化部隊的飽和性支援,結果必然是以失敗而告終。

國民黨軍隊過於死板地照搬硬套西方國家的陣地戰打法,卻無法靈活自如地展開因地制宜並結合本國國情而創新的城市游擊戰,與日軍周旋。當然,會造成一種正面戰場血流成河的局面。另外,在指揮系統上的程序繁瑣與決策效率低下,也影響著國軍整體的調度與協調。然而,除了這些因素以外,國民黨軍隊的戰略軍事指導思想的全方位落後,尤其是在抗戰初期(淞滬會戰),還繼續使用一戰期間的「人海戰術」,同時,國軍第36師的戰車部隊,由於缺乏步兵與坦克的協同意識與互相保護的常識,因此,使第36師的裝甲部隊很快陷入了絕境。被迫促成剛剛出現突破的戰局又一次急轉直下。從這些方面看,也就是說,國民黨軍隊在戰略戰術方面,同樣處於一種相對落後的局面。這便決定了中國的抗戰拼的只有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以及用人問題之上。

當然,談到正面戰場的22次大會戰。其中,國民黨軍隊的真正戰績是5勝、6平、9次戰略性成功和2次大潰敗,在失敗的作戰方面,9次是屬於戰術性失敗。也就是說明了主要輸在了戰術與指揮層面。這9次會戰主要有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棗宜會戰、浙贛會戰和湘粵贛會戰以及豫西鄂北會戰。這9次大會戰,雖然國軍整體上屬於失敗的結局,但是從某些角度上卻不能算作完敗,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淞滬會戰」。其達到了粉碎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將日軍的進攻方向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自北向南轉變為由長江口溯江西上自東向西進攻的方向。從而,可利用我國東西向戰略縱深寬廣,地形複雜的特殊地理條件;伺機與日軍展開決戰。同時,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江浙滬)一帶的政府機要部門、資本主義工業與工商業,銀行、教育機構與醫療機構的內遷贏得了寶貴的轉移時間。為抗戰的持久進行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另外,以棗宜會戰為例,國民黨軍隊雖然損失較為嚴重,以損失3.7萬餘人的代價,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犧牲於南瓜店陣地,同時,也丟掉了江漢平原較為富庶的糧倉地帶與戰略要地宜昌;但是仍然給予日本第11軍以重創,殲滅日軍1.1萬餘人,為第五戰區國軍主力的轉移贏得了時機。同時,國軍通過反攻行動陸續恢復了對宜昌、枝江、鍾祥、襄樊等戰略要地的控制權。可以說,也是具有某些「可圈可點」之處。

得失之處,不在於爭一時之失,也不在於一地之失;存地而人亡,則人地皆無;存人亡地,則人地皆可得焉。失地必然需要人去奪回,也就在於人才是一場戰爭的主導因素。也必然說明了失地的被佔領,只是暫時性的事實。而人的團結與絕處逢生之精神,才是不可磨滅的動力。因此,在中日兩國客觀的國情的不同與國力對比的巨大差距,雖然是決定這場戰爭走向何方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人的運用與團結協作的動力,是中華民族走出危機的關鍵因素之一。從這一角度上看,中國很大程度上,靠著人和與凝聚力挽救了危亡。作為戰略角度的一個核心,國軍自然在這場決定中華民族生死的戰爭中,不會忽略。例如:「川軍第22集團軍和第47軍剛出川抗戰時,第二戰區和第一戰區均表示拒絕接收川軍部隊進入該戰區戰鬥序列,若沒有長治遭遇戰和收復平遙之戰,還有此後的藤縣作戰,川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同時,在進駐藤縣時,當地百姓視其為親人一般地照顧或縫洗戰士們的衣物,親自安頓戰士們的宿營與食物;更使川軍將士們感受到了肩上所承擔的責任與為國而戰的榮譽感。也促使著川軍第41軍第122師的將士們慷慨赴死,為台兒庄戰役之大局而死守藤縣。」種種例子,所展現的便是「人和」在正面戰場同樣處於一種關鍵的地位。在武器不如日軍、制度和管理不如日軍的情況下,如何運用「人和」和「地利」以及「天時」便是弱者戰勝強者的重要之處。

對於中國戰場而言,「人和」便是全民族的團結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與建立。而「地利」則是充分利用我國地形複雜且西高東低的地形概況,以儘可能的「以空間換時間」,進行相應的持久作戰;另外,「天時」則在於中國與美國、蘇聯以及英法等國同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成員;是與歐洲戰場和北非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同步與「軸心國」集團進行作戰的有利時機。既然中日兩國的綜合國力差距與中國在相應的戰略戰術受制於人或現有的條件而落後於日本的情況下,中國若硬拼正規戰是完全不可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性勝利。因此,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以及武漢會戰,甚至是南昌會戰,棗宜會戰等戰事都在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後,無奈地功虧一簣。自然,我們也不能夠單純地將失敗的責任歸咎於國民黨內部所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畢竟,看著一個又一個青年士兵或年輕將領的離去,心中感嘆:「這仗本不應該這麼打,然而,又能如何呢?」硬碰硬的失敗,對於國軍而言,反而屬於正常的實力體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客觀性的綜合國力差距。

仔細去探究這9次戰略性成功的大會戰,就可以發現,國軍也是儘力而為,儘可能地將損失和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不管情況如何,也可以看出,國軍確實在這9次大會戰當中,都曾努力過,甚至堅決與日軍血戰過。面對血腥且比敵後戰場的慘烈程度更加激烈的戰事,國軍能夠做到場場斃傷日軍數萬餘人,同時,在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棗宜會戰、浙贛會戰和湘粵贛會戰以及豫西鄂北會戰當中,都湧現了大量的英雄人物或具有值得後人稱道的戰役或戰鬥;實際上,這已經對得起中華民族。也已經是一種雖敗猶榮的褒獎。

掃 碼 可 關 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漫談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漫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