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前夜的隋朝書法
《中國書法史筆記-(隋唐五代卷)》(一)
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滅陳,終統一南北,結束了漢朝以來百餘年的分裂局面。
隋帝非常重視文治,也很重視書法,隨著政權統治的統一,南北分立的書風也終於融合。
可惜隋朝是個短命的王朝,文帝、煬帝兩個皇帝僅僅執政三十餘年,文化、書法僅僅起到了過渡作用,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如智永和尚是南朝高僧,而歐陽詢、虞世南的成就見於初唐。
隋朝書法存世可見的以楷書為主。從結體來看,一是東晉、北魏一脈傳承的斜畫緊結類型,一是源於北周、北齊的平畫寬結類型。從風貌來看又分了四種:一是智永、丁道護作品代表的平和正美;二是以《董美人》、《蘇孝慈》為典型的峻嚴方飾;
《董美人》↓
《蘇孝慈》↓
這兩者開啟了歐陽詢、虞世南的作品格局。
三是以《曹植廟碑》、《章仇氏造像》為典型代表的渾厚圓勁;四是以《龍藏寺》為代表的秀朗細挺;
《龍藏寺》↓號稱隋碑第一
這兩者又開啟了後世褚遂良、顏真卿作品的風格。
隋朝書法家雖多為前朝遺老,但有三位不得不詳細介紹一下——智永、歐陽詢、虞世南。
智永,會稽人,陳朝高僧,俗名王法極,王羲之七世孫。智永是王羲之書法的忠實傳承者,傳說他曾經書寫了《千字文》八百本,給江東各佛寺每家一本,其書法極為精熟。
傳說智永住在吳興永欣寺,多年學習書法,有十瓮寫壞的毛筆頭,每瓮都有幾石(那麼重)。來求取墨跡並請寫匾額的人多得像鬧市,居住的地方的門檻因此被踏出窟窿,於是就用鐵皮包裹門檻,人們稱之為「鐵門檻」。後把筆頭埋了,稱之為「退筆冢」。
智永《千字文》↓
歐陽詢,潭州臨湘人,生於陳朝,家族為陳朝官宦。歐陽詢出仕於隋,但官職不高。後來竇建德建立了東夏,歐陽詢和虞世南被留用,歐陽詢曾任太常卿,即禮儀的最高長官。再後來,唐統一天下,歐陽詢再次作為降臣入唐,任五品給事中,時年已65歲。歐陽詢任上曾修《藝文類聚》,是匯聚漢朝以來詞章名篇的巨著。
歐陽詢是位全能的書家,號稱八體(大小篆、隸書、真書、行、草、飛白、章草)盡能。其書法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他的書法名聲之盛,讓他作為一個李建成集團中人,能得到朝廷重視。其代表作有:
《房彥謙碑》(隸書)↓:
《化度寺碑》(楷書)↓,被姜夔、趙孟頫評為歐陽詢楷書之冠,唐拓本分別藏於英國、法國。
《九成宮醴泉銘》(楷書)↓,遒勁之中不失婉潤,是現今學習書法入門的第一法帖。原碑現藏於碑亭國家4A級景區(今陝西寶雞麟游縣)。
虞世南,越州餘姚人,陳朝名門望族之後曾任陳朝五品官、東夏貳侍中、唐秘書監等。相比於歐陽詢的仕途坎坷,虞世南深受李世民倚重。
虞世南書法可謂王獻之的傳承者。入唐時他已步入晚年,書法雖日漸遒勁,更見雅正,但積習久深,未見改體。他的書法「下筆入神,不落疏慢,無慚世珍」。虞世南繼承王書正統,正迎合了李世民對王羲之書法的尊崇,後世也往往跟隨李世民的論調揚虞抑歐。
虞世南傳世作品可信的有《孔子廟堂碑》↓,原碑已毀,摹刻品藏於陝西博物館。
虞世南傳世書跡尚有《汝南公主墓志銘》↓墨跡本。
歐陽詢與虞世南二人,年齡相仿,經歷相似,都在書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謂初唐書法雙星。但其二人人生際遇卻不盡相同,書法風格也頗有差別。可以說一剛一柔,一險一平。本質上講,仍是古質和今妍的差別。
下一篇:唐朝書法復興
TAG:雲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