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文/圖 沖寒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不丹美食

在過去的一周,你在家吃了多少餐飯?這個我們平時不太在意的生活細節,也從來不會成為問題的問題,在不丹卻是連活佛都要出來管一管的事情。不丹活佛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曾建議他的信眾,一周之內應有三天在家吃飯。我在不丹,不止一次聽不丹人說過,能在家裡吃飯是一件幸福的事。期間有幸數次受邀到不丹人家裡吃飯,喝鹹的酥奶茶,吃家常的辣椒芝士,跟著當地人學做「不丹MOMO」,一種用肉和洋蔥芝士做內餡的圓形蒸餃,口感非常特別。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異鄉廚師

能親自在家下廚做飯,與家人一道享用美食,健康衛生可口,既可以提升家庭幸福感,還可以儘可能避免浪費。這些個好處說出來一籮筐,道理我們也都懂,但卻未必能在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總有太多理由,工作太忙太累,浪費時間等等。北歐人為了與家人共進晚餐,寧可放下手頭工作,選擇深夜或凌晨再回辦公室加班,當時聽說後已覺稀奇。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媽喊你回家吃飯」,這倒是常有的事。但像在不丹,活佛居然出來喊話,讓大家多點回家吃飯,這還真是頭一次聽說。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不丹風光

一周至少三天在家吃飯,像我們這些來自現代都市習慣快餐文化的人,還真的不容易實現。春天的不丹農貿市場,食材供應充足,鮮翠欲滴的菜蔬勾起我們同行的幾位主婦朋友大顯廚藝的慾望。既然來到不丹,不如入鄉隨俗,聽活佛的話,自己給自己做飯吃。短短十天的旅途,飽受舟車勞頓的我們,居然見縫插針做了兩次豐盛的飯菜,一次在餐館一次在農家,各拿出看家本領,操起鍋碗瓢盆,曬出花式廚藝,蔚為壯觀上演了一出中國大媽搶佔不丹廚房的好戲,熱鬧場面尤如央視的「廚房爭霸賽」,連不丹人也忍不住好奇地圍觀。我同行的朋友來自天南地北,最終上桌的菜居然有中國好幾大菜系的影子,大家笑稱,滬菜、粵菜、江浙菜、潮菜差不多都湊齊了。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我的不丹朋友

實際上,即便在不丹這樣推崇慢生活的國家,這些年隨著國門的逐步打開,原有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在帕羅戒楚節這樣重要的節慶,以往的不丹人喜歡自帶精心烹制的食物,一家老少席地野餐。可以說,野餐也是節慶的例牌節目。雖說是野餐,但菜品和食具一點也不馬虎,他們在草地上鋪上一張乾淨的墊子,擺上所有食物,大家圍坐一起享用。不丹人吃飯實行分餐制,每個菜都配有一把公用夾子,各人按喜好和食量夾到碗里,湯用小木碗盛好,不夠再續,很少有浪費。實在吃不完的米飯,會拿去喂街邊的野狗。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不丹傳統

當然,現在也有相當部分不丹人看完金剛舞表演後,選擇到附近的餐廳吃飯,然後各自散去,這固然省事,但也讓傳統的節味淡了一些。傳統生活方式正在發生改變,在不丹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導遊Kinley的家住在帕羅郊外,像很多傳統的不丹家庭一樣,他們兄妹四人從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這種平靜的生活近些年卻發生了變化,Kinley的弟弟被政府公派到斯里蘭卡學醫,哥哥娶妻生了一雙兒女,多年前已經搬出去住,開旅遊車的父親經常外出,他本人因為工作搬到首都廷布,家裡大多時候只有媽媽和妹妹留守,一家人朝夕相處的時間比以前少了很多。導遊kinley 頗為失落地告訴我們,以往他們一家子至少每周一次野餐,現在也已經減少了很多。難得的是,不丹人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仍保持一份自省和清醒。年輕一代也會追逐時尚,也會受外面世界的迷惑。但自小接受佛家文化的教誨,懂得慈悲、剋制、布施的他們,容易回歸美好的初心。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不丹風光

外界有一種誤解,所謂貧窮限制了想像力,不丹的幸福感是與世隔絕的封閉世界裡的一種虛構,並不真實。其實,不丹既不封閉,也並非外人想當然的貧窮。不丹已多年不再屬於世界貧窮國家之列,早在2006年不丹就已經「脫貧」進入「低中收入國家」行列。這個在全球首倡國民幸福總值的雷龍之國,GDP增長也不遜色。有一組數字,不丹2015年人均GDP2837美元,世界排名122;印度人均GDP1688美元世界排名136;而中國的人均GDP增長8280美元,世界排名73。不丹四世國王和五世國王都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深造,海歸占不丹公務員六成左右。在環保和可持續性發展方面,這個國家有不少舉措可謂引領世界之先。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礦泉水瓶做的轉經筒

相比於我們國家形同虛設的「限塑令」,不丹是我行走多地,遏制白色污染最得力的地方,早在1999年就頒布「禁塑令」的不丹,當地人習慣於用布袋或紙袋來裝東西,遊客用完的礦泉水瓶會被再利用,做成祈福的小轉經筒,瓶蓋被改成小風車,瓶內裝有經文紙,風一吹過,轉經筒跟著轉動,象徵口誦經文千百遍,修積無限功德。在這裡,許多政令並非固化的條條框框,佛教思想始終會貫穿其中。比如用佛家的「慈悲」來解釋公平共享和可持續發展,用「萬物有情」的觀念來推動環保,用「業報輪迴」來遏制貪腐,人們在生活中會很自然地用佛家思想的教導規範自己的行為。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不丹風光

回過頭再來說說喊不丹人回家吃飯的活佛。不丹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在小時候,和他的姥爺索南桑波喇嘛曾住在不丹的東南部德瓦塘,在那裡有座小小的寺廟。成年之後的活佛時不時回去為鄉民做祈福儀式。但有一次活動結束之後,活佛卻發現地上滿是白色的塑料垃圾。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不丹人

為此他發起一個社區項目,鼓勵人們減少塑料包裝製品的購買,倡導不丹人一周至少有三天在家吃飯,目標之一是在當地實現零垃圾。他嘗試讓信眾完成一道名為香蕉葉盛宴的供養,用鄉民親手種植的高山紅米、蘿蔔、土豆、辣椒,再配上不丹人最愛的芝士烹飪而成,再用洗凈抹乾的香蕉葉包裹食用。大家心情愉悅地一起做飯,一起享用美食,整個過程被拍做視頻,結尾處一位身穿藏袍的喇嘛面對鏡頭燦然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典型的「不丹式微笑」,詮釋著世間最動人的溫暖。

貧窮和封閉只是外人的誤解,這個國家很多舉措領世界風氣之先

不丹蔬菜攤

仁波切說,這就是要證明給大家看,遠離各種包裝的食品,我們其實也可以活得好好的。環保並不意味著要剋制,或者某種貧乏,它仍然可以是富裕的、美妙的、豐盛的。當你擁有「這樣就足夠」的態度,那麼要擁有得體而又優雅的生活,其實還是很容易的。而我三赴不丹,在短暫的旅途里,還真是領悟到了這個道理,感覺是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真的很大 的精彩文章:

盤點全球著名的足球流氓組織,俄羅斯球迷和英國球迷的宿怨

TAG:世界真的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