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新一代班用機槍在哪裡?95班機這樣的肯定不行了
昨天,有朋友問本人是否看了「X雲」關於95班用機槍的文章,剛才看了,不是一篇而是兩篇,因為他又寫了《美軍要用M249》 。其實這兩篇文章內作者旁徵博引,卻沒有避而不談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槍族化」。
大篇幅說歷史,卻不談未來作戰的需要,還有什麼「某些垃圾軍事科普文」「撕來撕去,不就是因為美帝裝備了M249嗎?」「某些自媒體因經濟利益驅使」等等夾帶個人情緒的文字,這樣的表演本人很早之前就已經說過了,設計不行說造價,造價不行說現實,現實不行就說情懷。都到了說情懷的地步了,本人都還能說什麼?
其實,文章中說的問題,本人在2017年6月2日《槍族or通用:中國軍隊需要什麼樣的班用機槍?》一文中說的已經很清楚了。不過要回應「X雲」那兩篇文章,還是再強調和分析一下。俄軍已經開始生產並列裝RPK-16班用機槍,該槍其實符合「X雲」要表達的理想班用機槍的標準,槍族化,大容量彈鼓供彈,不可速換的槍管,閉膛待擊,不知道為何他卻隻字不提。
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槍械可以說是最好的槍族化武器,採用了通常機槍才用的活塞長行程自動方式,通過較重的運動部分(槍機、槍機框、活塞桿)來保證惡劣條件下的可靠性。這樣的槍族化武器好處當然很多,比如零件通用率高,便於生產,士兵培訓簡單等等。但是,由此帶來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后座力過大,連發射擊精度差。
這樣槍族化武器必然要在步槍、班用機槍之間做出妥協,比如需要採用閉膛待擊來保證步槍的精度,然而這不便於機槍散熱;部分零件需要保證機槍的連續射擊性能,造價較貴;機槍只能採用彈匣或大容量彈鼓來供彈,無法使用彈鏈;班用機槍沿用步槍主體設計,槍管不能速換。
這個問題在95式槍族表現得比較突出,當時為了降低成本,步槍放棄了冷鍛槍管,而改用拉制輕型槍管,而班用機槍採用了冷鍛製造的重型槍管。這樣就造成步槍在精度方面表現不理想,畢竟當時我們還很窮,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2015年4月,歐美軍事專家發現赴國外參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隊改用了一種新型步槍,這種步槍更換了95班用機槍的冷鍛重型槍管,在精度方面表現非常出色。
後來,這個事被編成了段子廣為流傳,很多人甚至自豪地表示這是傳統東方智慧的表現,其實這都是西方國家玩剩下的,不是什麼自主創新的例子。而這被稱為「95-1+」的比賽步槍,是否可以看成是設計圖上的那個95式步槍的「完全體」?如果沒有成本限制,是否當年我們的士兵就會拿到這樣的步槍,當然,可能槍管是有別於班用機槍的輕型,但會是冷鍛製造的。
同樣,可以做對比的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剛剛換裝的M27步槍,該槍其實就是HK416改進型,配備重型槍管可以保證連續射擊能力。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套路是以更換班用機槍的名義,首先列裝M27,然後又以其精度和可靠性優勢,來取代M4卡賓槍,進而達到將M27當作標準步槍大規模換裝的最終目的。
美國海軍陸戰隊換裝M27的戰鬥班組,是否可以理解成每人都拿著一挺班用機槍?但是他們為什麼還要保留M249機槍呢?還不是看中了M249是專門設計的、開膛待擊、彈鏈供彈、可速換槍管的小口徑通用機槍,該槍具備的連續射擊能力是M27這樣的槍族化「重型槍管步槍」所不具備的。
同樣,這樣的問題也會出現中國軍隊的身上,如果95-1+成為中國新一代步槍,那麼一人一支「95班機」的步兵班是不是就不需要班用機槍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無論何時,軍隊對於強大火力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的,既然步槍都跟以前的機槍一樣,必然還要一挺火力更強的機槍來配套。就好像56式槍族退役時,你能說81式步槍在某些項目已經跟56式班用機槍相同了,為什麼只能取代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槍,而只能用81式班用機槍來取代56式輕機槍。
話說「X雲」對彈鏈供彈的機槍有多麼大的怨念,要知道,56式班用機槍也是彈鏈供彈的,槍管還不能速換。很多老兵至今依舊都非常喜歡這款班用機槍,認為其火力猛、性能突出。這是56式班用機槍原型RPD與RPK-74的對比,可以看出彈鏈供彈的輕機槍與槍族化班用機槍的區別。
「X雲」文章中提到「本來班用機槍就是短點射為主要射擊方式的武器,火力持續性不是主要指標」,這個問題是不是搞錯了,這是步槍的標準啊。目前各國新一代步槍都強調了配備重型槍管,這不僅是為了保證射擊精度,而且還滿足短時間的爆發射速要求。而在與國內槍械設計師的交流過程中,他們也表示新型步槍希望達到的就是機槍標準,這也顯示出中國新一代步槍在火力方面的指標,新一代步槍已經能夠滿足過去班用機槍的部分使用需要。
中國軍隊長期以來的假想敵就是火力強得十分變態的美蘇陸軍,經測算班用機槍只能在一個位置打十來發子彈,就必須轉移,否則就可能被敵方火力,如迫擊炮或榴彈發射器消滅。然而這種一個位置射擊十多發子彈就要轉移的要求,是面對當時美蘇那樣的強大敵人。由於不可能爆發大規模世界戰爭,中國軍隊幾乎不可能與美俄等核大國發生正面衝突。未來中國軍隊更多擔負的是低烈度干預行動,或撤僑等人道主義任務。面對的是步兵火力不夠強大,訓練不夠好的二流陸軍甚至是准軍事組織等等,這就可以允許佔據有利地形進行較長時間的持續火力壓制。由此,彈鏈供彈、可速換槍管的機槍成為必然的需求。
而從最近的敘利亞和伊拉克戰爭能夠看出,隨著城市化的普及,大多數作戰都是以城市為背景,這造成對觀察的要求大幅提高,交火距離非常近,對火力的精度和持續能力需求更高。能夠短時間發射數十乃至上百發彈藥,以壓制敵人,方便本方完成戰術動作,成為新一代班用機槍的必然需求。槍族化的班用機槍顯然在這方面存在天然的短板,很難達到要求。
最後,本人還是要強調「與時俱進」,時代變了,戰場不同,槍械自然也要進行改變。別人做得對的,不能因為意識形態、陣營的不同就去抹黑、批判,就事論事而不是談什麼民族情感,才是正確的態度。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大家都學過,這時候怎麼就忘了?
※最殘酷的考驗: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學員資格考核
※法國國際防務展動態展區 各種裝甲車充分表演吸引注意
TAG:hawk26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