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卡閃付,我同意了嗎?

銀行卡閃付,我同意了嗎?

熱點觀察

前幾天,消費者李先生與朋友去一家餐廳吃飯,消費800多元,買單時,李先生髮現收銀員只把他的銀聯卡在POS機上碰了一下,小單就吐了出來,感覺很詫異。收銀員解釋說銀聯卡免密免簽功能已把單筆限額從300元提高到1000元。對此,李先生總感覺不踏實,因為之前他都不知道銀行卡有這個功能(《北京青年報》7月1日)。

和李先生有同感的大有人在,很多人都是到商家刷卡消費時才突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卡在某種程度上處於「裸奔」狀態。不期而至的免密免簽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方便,但也帶來了困惑和不安。

小額免密免簽,是銀聯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小額快速支付服務,當持卡人使用具有「閃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支持「銀聯手機閃付」的移動設備,在指定商戶進行一定金額的交易時,只需將卡片或移動設備靠近受理終端的「閃付」感應區,即可完成支付。過程中,持卡人無需輸入密碼,也無需簽名。誠然,小額免密免簽屬於一種技術創新,能提高交易的效率,也強化了安全保障,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漠視消費者的知情同意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財產安全權等項權益;同時,商業銀行法也規定,商業銀行與客戶的業務往來,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儘管各銀行在2015年推出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功能時,都做了公告,但平心而論,並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會注意到銀行公告信息。因此,未經消費者簽名確認的服務項目,都有侵犯消費者知情選擇權之嫌。同時,由於銀行卡有可能被持卡人之外的人盜刷消費,不能排除商家等藉助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功能盜刷、多刷的可能。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功能默認開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費者財產權受損的風險。

銀行卡小額免密不該「免問」,銀行方面在提供相關服務時,應明確徵詢持卡人意見,並經過後者同意確認。這樣,才能推動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服務進入健康軌道。

李英鋒 公職律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