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慘慘戚戚」的李清照晚年有改嫁他人
文章來源:看點古今
前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婉約詞宗李清照連用14個疊字勾勒出自己晚年凄涼孤苦的生活。相比於李清照久負盛名的詞文,她的晚年生活卻極少被史料收錄,因而顯得異常神秘。她是孑然一身還是改嫁他人?她是如何度過國讎家恨與情感悲劇交織的歲月?
在中國文學史上,李清照堪稱最有成就的女性,也是人生際遇最為坎坷的女性。從名門閨秀到漂泊無依,從琴瑟相和到孤獨終老,她的前半生與後半生可謂「天上人間」。提及李清照的晚年生活,便不得不從她的身世說起。北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李清照出生於濟南府章丘(今山東章丘)明水鎮。她的父親李格非是進士出身,在朝中任禮部員外郎,平日愛好文學,曾拜於大文學家蘇東坡門下。母親王氏能詩善文,是遠近聞名的才女。成長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李清照自幼便受到詩書文化的熏陶,接受了良好的傳統教育。她博覽群書,尤其喜愛詩詞書畫。少年時代,李清照便能吟詩作詞。且常有驚人之句。「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難鷗鷺。」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同樣出身士大夫家庭的趙明誠。兩人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婚後生活非常甜蜜。然而,伉儷情深的幸福生活不久就遭到了殘酷現實的打擊。在新舊黨爭(圍繞王安石變法的執行引發的黨爭)中,李清照與趙明誠兩家遭遇了政治上的不幸,二人的父親先後死去。繼而,建炎元年(1127),「靖康之變」突發,金兵入主中原,李清照與趙明誠被迫南遷。建炎三年(1129),趙明誠出任湖州太守,卻不幸在赴任途中病死。
趙明誠死後,李清照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為他營葬,後因身體不支,一病不起。重病之中,支撐她活下去的信念就是達成趙明誠未竟的心愿,寫完一本匯聚夫婦二人考據成果的《金石錄》。
據史料記載,李清照在病中孤苦伶們,無依無靠,在顛沛流離之中又遺失了許多收藏珍品,生活極其窘困。這時,有媒人給她介紹了一位名叫張汝舟的書生。作為一個柔弱的女子,李清照在動蕩的時局中很難生存。在飽嘗了人生的艱辛後,她渴望有所依靠,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於是,她在媒人的安排下見到了張汝舟,感覺他是個舉止得體的君子,便嫁給了他。這一年,李清照49歲。誰知,張汝舟本是個貪婪自私的小人,他迎娶李清照,並不是為了與她相互扶持、安度晚年,而是為了霸佔她手中的珍貴文物。這些由李清照與趙明誠共同搜集的字畫、古器等珍品,可謂價值連城、舉世難求。張汝舟為了得到這些寶物,先是對李清照甜言蜜語,到拒絕後就凶相畢露,對李清照百般虐待折磨。忍無可忍的李清照毅然決定結束這段婚姻。
在古代,只有男子休妻,女子是不能隨意提出解除婚姻關係的。無奈的李清照不得不向官府提出訴訟,檢舉了張汝舟「妄增舉數入官」(虛報考試次數以求得官職)的行為,並要求與張汝舟解除婚姻關係。依照宋代法律規定,婦女起訴丈夫,即使罪狀屬實,也要坐牢兩年。而李清照仍然告到了官府,可見決心之堅、勇氣之足。官府最終判決張汝舟罪名屬實,發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隨後入獄。後來,李清照的親戚翰林學士禁崇禮得知此事,出面幫她疏通,李清照才得以於入獄九天後被釋放。出獄後,李清照特意寫作《上內翰綦公啟》,以感謝基崇禮。儘管改嫁、婚變在今天看來是無可厚非的,但對於古代女性而言難免遭受非議。因此,後世一些學者對李清照改嫁一事難以接受,不斷有質疑的觀點提出,李清照的改嫁也成為一個爭論不休的疑案。
「改嫁說」是宋代正史記載的說法,主要依據的史料是南宋史學家李心傳撰寫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李清照寫給蒸崇禮的信《上內翰綦公啟》(收錄於南宋學者趙彥衛的著作《雲麓漫鈔》)等。兩本著作均明確記載了李清照改嫁的前因後果。除此之外,還有五本宋代著作也曾提及李清照改嫁一事。由於正史有明文記錄,宋元兩朝的學者對李清照改嫁一事都確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