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新規:6月30日起,第三方支付全面進入「網聯」時代

央行新規:6月30日起,第三方支付全面進入「網聯」時代

6月30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這一做法被業內稱為「6·30」斷直連。在此之前,多數第三方支付機構採用直接對接銀行介面的模式。

根據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的相關通知,從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全部接入網聯清算平台,原本的直連模式終止。第三方支付機構將被切斷各自的清算賬戶,此後需要經過網聯才能連接到銀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說,從第三方支付的長期穩健發展來看,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統一的清算平台非常必要,可以在信息共享、風險監管、備付金的管理等方面統一標準,有助於管控風險和規範支付業務。

對於消費者而言,使用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時,背後的交易流程也將發生變化。比如,此前用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付款消費,走的是「商戶」到「收單機構」或者「支付服務方」到「發卡行」,而現在開始,支付寶銀行卡交易有了一個新的名詞,稱為「網聯協議支付」。

支付寶收到付款請求後,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網聯保存交易信息後,將請求轉給相應的銀行,銀行成功扣款並通知網聯,網聯再傳輸給支付寶,顯示支付成功,交易完成。也就是說,今後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在線銀行卡消費,需要以網聯為中間平台,任何在線支付都不得繞開網聯。

過去,支付機構普遍直接與銀行接入,實現資金跨行清算。好處在於費率可與銀行談判,從而節約清算通道費用。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指出,這樣的發展模式讓強者愈強,形成了行業巨頭。比如支付寶和財付通佔有量特別大,而使其他的支付公司無法發展。網聯平台可能對以後不同的支付機構間的競爭發展和管理等起到平衡的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表示,網聯平台的建立對小型支付機構是個利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進入門檻比過去低了很多,只要和網聯有了協議,就不必再去找各家銀行對接、與眾多的銀行簽訂協議,與銀行打交道的事通過網聯去解決。

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近年形成了繞過銀聯、直連銀行的模式。這些機構直連銀行的介面已經非常完善,與銀行之間的議價能力很強,斷掉與銀行的直接聯接會否存在抵觸情緒?對此,向松祚認為,支付機構把原有的結算方式和網聯平台進行整合有利於行業整體的發展。原來和各家商業銀行單獨簽的協議平移到統一的平台上,技術上並不是非常複雜。現在可能有些支付機構不太願意,他們在商業銀行的一些協議、費用分成等方面有優勢。既然從總體和未來全行業發展的角度,要建立一個統一的網聯支付平台,支付機構把原有協議平移到網聯平台是必要的。

在金融領域中,支付清算屬於基礎設施範疇。有觀點認為,作為具有一定公共服務屬性的業務,支付本身很難發展成為暴利型業務。所以要通過發展增值業務來實現收入結構多元化,增厚利潤空間。黃震表示,從金融基礎設施的角度評價,把第三方支付統一接入網聯有利於更好的監管,這是我國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大舉措。對於國家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管理而言,特別是通過網聯把有關數據沉澱起來,便於國家進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等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的精彩文章:

歐盟打擊危險品傳播 與阿里、亞馬遜等簽訂協議

TAG: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