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尋找金融科技創新的藍海?
「金融科技重塑行業生態」論壇現場。來源:中企圖庫
中國的金融科技黃金十年或二十年才開始,我們低估了這個行業的潛力。
/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博
編輯|米娜
2018年6月30日,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18(第十八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論壇在廣州南沙召開。大會討論的主題是未來商業的新動能,而科技正是給商業提供新動能的重要「燃料」,當天下午,以「金融科技重塑行業生態」為主題的分論壇就引起了業界的熱烈關注。
「究竟科技為金融帶來了哪些新的可能性,企業家們應該如何在未來重塑金融的商業生態。來自融360CEO葉大清、積木盒子CEO謝群、拉卡拉金融總裁王國強、91科技集團副總裁吳文雄、眾安保險戰略負責人王敏以及埃森哲戰略大中華區總裁余進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什麼是智能金融?
科技金融、智能金融已經成為當下金融圈的熱詞,但因為概念太抽像,人們很難定義出智能金融的真正形態。
「金融科技或智慧金融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數據和更好利用的工具,使得我們在滿足監管邊界的同時,能夠滿足投資和借款兩端的需求。」謝群在會上透露,藉助於智能金融的發展,充分利用網路技術帶來的豐富數據,以及用交叉對比檢驗的數據開發模型等做各種風險盡調,能夠幫助有貸款需求的個體和企業。「在另一方面,藉助於數據分析技術我們能找到符合需求的投資人,不管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投資需求。截至目前,我們已做了500多億的貸款撮合,目前餘額是80多億,服務了數百萬的借款人以及近百萬的在線註冊人。」
而葉大清解釋得更加具體,他認為智能金融在貸款中的體現就是簡單、方便、快速以及額度足夠,也就是說金融機構要避免信息不對稱,可以精準的做出風險定價;智能金融在理財方面,首先是安全與風控,之後才是收益。「所以智能金融背後還是得依靠ABCD(AI、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大數據,其實是提供一種金融能力,金融背後需要很多看不見的綜合能力,如營銷能力、風控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建模能力,也有一個系統的能力,我覺得這些綜合能力其實是相通的。」
對此,王國強一語概括了金融科技的核心:「金融科技對我們來講,一方面是(滿足)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讓這種需求可以更加簡便地被滿足。」
目前,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金融科技公司已覆蓋支付、信貸、風控、智能投顧等多個細分領域,金融和技術的融合不僅帶來了創新,也刺激了傳統金融行業轉型、再升級,金融科技也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金融科技高速發展五年來,人們一直擔心會和傳統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發生正面競爭,但現在人們看到的更多是融合。吳文雄認為,科技在金融服務體驗里就是不斷的細分人群,不斷補充傳統金融市場不能滿足的空白。科技對於金融的推動力是改造傳統金融。而金融是要服務產業的,如果金融不服務產業,只是空轉,最終會變成泡沫。他表示,未來,傳統金融機構和新興的金融機構之間一定是合作關係。很多行業都存在惡性競爭,如ofo跟摩拜,合併前的美團和大眾點評,但在金融行業沒有這種現象。
尋找金融科技市場新機遇
那麼,在巨頭林立的金融科技市場,還有哪些機會?王國強認為,未來的金融生態,合作大於競爭,而整個生態會是開放的。「在生態建設過程中,客戶本身就會有多重選擇,客戶會在多個生態中選擇。而金融服務者有重資本的,有重技術的,有重流量的,有重平台化的,有重服務的,甚至還有重技術,重數據的。市場很大,這個過程中合作肯定大於一切。」每個企業的基因不一樣,我們形成競合關係或者更多的合作。王國強認為服務好客戶,服務好自己的行業屬性,能夠更快速的在客戶需要的時候出現是最重要的。
葉大清則認為,金融行業或者金融科技行業跟電商不一樣,電商行業是幾家獨大,金融行業絕對不會出現一家獨大。金融行業小而美可能也是一種很好的活法。未來,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如消費金融、零售金融行業可能會出現至少10家以上的百億美金公司,金融科技的今天可能跟電商十年前差不多,中國的金融科技黃金十年或者二十年其實才開始,我們肯定低估了這個行業的潛力、創造力,以及發展的機會。
「我們和在座的幾家公司都存在或潛在的合作,如我們和91金融以後都會向徵信公司分享在借貸方面的信用數據。包括眾安也是我們非常好的合作夥伴。」謝群表示。
他認為每家都有自己的長處,在一起更多的機會是合作。很多P2P企業的長處是獲取借款人,並且能用科技手段來識別和甄別風險,如融360。銀行有時也需要這樣的幫助。如在美國,花旗銀行苦於自己沒有在網上部署借款客戶的能力,所以它乾脆用機構的基金幫它提供借款人的資金需求。「今天我看到這些事也已在中國重演,我覺得這是另外一種競合,既競爭同樣優質的客戶,同時在各自的長處和短板裡面有適當的合作。」
余進表示,「可能的切入點有很多很多,只要抓對了跑道,而這個跑道不是主觀臆想出來的,是真正解決行業內的痛點,有實力把它做深、做好、做精,就一定有生存發展空間。」
近幾年無論是京東金融、螞蟻金服,還是眾安保險等金融科技公司,都在開放自己的數據與生態資源,並與傳統銀行進行深入合作。
「慢慢的眾安也開始相信整個保險行業更多的會向一家數據公司去轉型;保險業可以有機會連接更多的內容。在業務層面,我們跟所有的生態合作夥伴緊密合作,通過金融工具、科技手段解決一些問題。」王敏談道。據悉,2016年眾安保險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眾安科技,並將底層技術作為解決方案對外輸出。「這一套金融核心系統和解決方案,慢慢賦能到很多行業。我們在專業科技上有幾條線,一個是S線,專門服務於整個保險行業的科技賦能;一個叫F線,專門服務於非保險機構的金融機構的科技賦能。這個蛋糕確實足夠大,大家通力配合的過程中蛋糕越做越大,在這裡面能夠分到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
謝群認為,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業機會還有很多,但作為創業者來說一要看得准;二要有相應的實力。「特別是中國的廣闊市場里,只坐在會場里,在辦公室里想到一個模式,實際上沒有實踐的藍海是比較困難的。只有真正身在其中,才能找到比較獨特的機會。當然還要有能力持續地把它挖掘出來。」
值班編輯:武昭含
審校:張弘
※神策數據:打造數據界的「海底撈」
※英語流利說:用AI讓英語教育全球通行
TAG:中國企業家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