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鐵畫銀鉤瘦金書體首入錢文 崇寧通寶

鐵畫銀鉤瘦金書體首入錢文 崇寧通寶

【請點擊是面藍字「閑時談錢」加關注】

崇寧通寶鑄於宋徽宗崇寧年間,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開鑄,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停鑄。年號錢,重約 9.7克,幣文瘦金書,為宋徽宗趙佶21歲時所書,所以又稱其為御書錢。該錢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鉤,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宋徽宗貴為一國君王,治國雖無方,但他在書法上卻獨闢蹊徑,自創「瘦金書」,為一代書法宗主.並將此書體文字鑄於錢上「崇寧通寶」即是活例。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而於王莽並稱「錢法二聖」。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代皇帝,河北琢縣人,是著名的書畫家。他的書與畫均可彪炳史冊。其書,首創「瘦金書」體,有「鐵劃銀鉤」之評。該錢字體結構疏朗,筆劃犀利,骨秀格清,極具欣賞價值;其畫尤好花鳥,並自成「院體」,充滿盎然富貴之氣。趙佶倡導文藝,使承繼五代舊制的「翰林圖畫院」又營運了一百多年。在政治上趙佶昏庸無能,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今浙江省紹興縣永佑陵。

宋代年號往往反映出在位皇帝的施政意向,宋徽宗趙佶即位不久,就將「建中靖國」年號改元為「崇寧」,表明他繼承神宗的父志,崇尚熙寧新法。徽宗重用蔡京為相,蔡京為聚斂財富,大量鑄造大錢、鐵錢和夾錫錢,造成北宋末期經濟陷入一片混亂,實際上是以不足值(折十)大錢來搜括民間財富,鑄量極大。當時伶人演劇,一人取大錢買湯,賣者無零錢可找,只得勸其多喝幾碗,結果喝得肚飽氣脹,連聲嘆息說:「幸虧相公鑄的是當十錢,要是當百錢可害死人了」。崇寧元年到崇寧五年,短短四年間,由於崇寧大錢鑄量巨大,造成北宋晚期經濟陷於混亂,百姓和商家均不願接受崇寧大錢,最後,崇寧大錢由當十降至當二小錢使用。

鑄行崇寧大錢的弊端及後患很多:一是當時的百姓嫌錢重,不便攜帶交易,不願接受大錢;二是大錢排擠小錢,造成小錢被秘藏或銷鑄成大錢;三是鑄當十大錢利高潤厚,引起私鑄之風盛行;四是官鑄私鑄並行,正版盜版兼有,致使真贗難辨、版別極為混亂和繁多;五是鑄錢所用范體有砂范、泥范、陶范、石范和金屬范等,其中又以私鑄所用之砂范為最多,砂型法鑄幣范體多為一范一用,一次性使用,另范另版,造成錢文挪移更改、變體厲害,錢體版別極為混亂不堪。

崇寧通寶因存世量大、版別繁多。泉家張可中《南宋泉譜凡例》中云:「宋徽宗為古來第一鑄錢能手,所鑄范各一體,體各一態,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女織錦,文彩斑斕。若宣和、政和、大觀、崇寧、聖宋、重和等,靡不骨秀格清,令人意遠。吾人搜羅此泉數種,陳列於明窗淨几之間,直無異展開一部瘦金字帖也。」無論是錢文書法的考究,還是鑄造的精整都為上乘,堪稱為藝術品。由於經濟繁榮,宋代冶金鑄造技術大為提高,運用母錢印模翻砂新工藝,並對鑄幣的形制、重量、合金都有嚴格的要求,故幣形端莊,孔方周圓,字跡清晰,銅質優良,表面光潔度高。《宋史·食貨志》:「崇寧四年,立錢綱驗樣法。崇寧監以所鑄御書當十錢來上,用銅九斤七兩有奇,鉛居三分之一,詔頒其式於諸路,令赤仄烏背,書畫分明。」頒行大觀新修錢法,有樣有法,所鑄各種錢幣無一不精,所以後世泉家把漢王莽、宋徽宗、金章宗三個朝代所鑄造的錢幣稱之為「古泉三絕」,而於王莽並稱「錢法二聖」。宋徽宗用瘦金書書寫過幾個年號的幣文,其中以崇寧通寶幣文為最佳。

(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朋友們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原創不易,堅持原創更不容易。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精神!點贊就是鼓勵!)

【認為您文章還不錯請讚賞鼓勵下,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時談錢 的精彩文章:

個頭最輕小的孔方兄 鵝眼錢

TAG:閑時談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