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年半身價飆至20億美元,共享電動滑板車Bird會是下一個Uber嗎?
編譯 | 田小雪
編輯 | 小LV
微信 | ai_xingqiu
網址 | 51aistar.com
一年半以前,加州聖巴巴拉初創企業圈,突然出現了一家名為Bird的電動代步車租賃公司。其運營模式與自行車租賃較為類似,但不同的是,用戶無需找到固定地點來停車,而是可以隨便停在路邊,因為之後會專門有人來將它們騎回還車點。
在公司進軍舊金山市場之後,它投放的電動代步車似乎在灣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吸引了各方注意,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爭議。
一方面,注意到它的投資者開始大力提供資金支持。早在四月份,他們就斥資1億美元買入Bird的股份。當時,這家公司的估值,已經以驚人的速度飆升至10億美元。
Bird創始人Travis VanderZanden
面對這樣一筆巨額投資,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ravis VanderZanden無疑是欣然接受的。在四個月的時間內,他又向投資人發售了一波公司的股份,再次拿到了高達3億美元的投資。至此,該公司的融資總額為4.18億美元。
據相關報道顯示,這時候公司的估值為20億美元。從創建之初到身價20億美元,Bird所用時間幾乎可以說是破了記錄,比史上其他公司都要快。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VanderZanden本人已經將部分股權兌現,拿到了幾百萬美元的現金。對於這一做法,不少人表示無法理解。
Mark Suster是加州風險投資公司Upfront Ventures的合伙人,參與了Bird的1500萬美元A輪融資以及最近兩輪的大規模融資。他表示:「由於Bird現在估值不低,因此VanderZanden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考慮到消費者需求以及公司的實際收益,這一做法確實不那麼明智。」
通常情況下,一家創意新穎的初創企業出現時,風險投資者就會爭先恐後地投入資金。但他們希望企業有了資金之後能夠快速發展,因為一旦成長速度太慢、創意外流,就會遭到其他企業模仿,失去新穎性的同時,還失去了自己的市場。
風險投資者總是希望初創企業在拿到資金之後,能夠加快發展速度。他們會向創始人施壓,以便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拿到自己的投資回報收益。
因此,於Bird而言,它就是投資者眼中的下一個Uber。
首先,它採用的是,鼓勵用戶租賃的形式而非遊說他們購買。這樣一來,用戶周期價值就可以進一步提高;其次,它所關注的市場,同樣也是城市交通。
但即便如此,它果真能夠成為下一個Uber嗎?恐怕很難。
據悉,消費者若要租用Bird滑板車,需要先下載一個App然後解鎖滑板車,租金為每分鐘0.15美元,騎乘時速度最高可達每小時15英里(約24公里)。
在美國滑板車出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Bird之外,Lime和Spin也推出相同的服務。Uber則於今年4月收購自行車企業Jump,有意朝著此市場邁進,Lyft也準備加入戰局。
但畢竟,電動代步車只是一定條件下的理想交通工具,比如逛海灘、買午餐甚至開會。但對於穿著昂貴西裝的男士或穿著高跟鞋的女士,他們果真會喜歡電動代步車多過計程車嗎?再者,雖然灣區不會出現寒冷的冬天,但想像一下如果是在芝加哥,那真的會凍死。除了天氣問題,再想像一下,如果你要與朋友同行怎麼辦?想要多買些百貨怎麼辦?
總而言之,這類電動代步車想要真正取代汽車普及開來,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對於那些盲目看好Bird未來發展的人,我們也只能祝他們好運。
※恆大入主FF91,但賈躍亭離出局也更近了一步?
※北京小伙一招「飛龍在天」,榮獲ICRA 2018最佳無人機論文
TAG:AI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