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軍的都城被攻破後 城內倖存者為什麼非常痛恨湘軍?

太平軍的都城被攻破後 城內倖存者為什麼非常痛恨湘軍?

小白龍「逆襲」史:從凡馬到龍馬,再從火龍到玉龍

從鷹愁澗收服小白龍,到西天取得真經,小白龍幾乎沒什麼存在感。但實際上,小白龍也是取經組重要的成員,儘管他一直都是作為唐僧的腳力,但必要時刻,他也可以參與戰鬥。

在黃袍怪一回中,小白龍現身,行刺黃袍怪不成,反被傷了後腿。而後,小白龍力勸豬八戒去,找孫悟空來解難。事實證明小白龍是對的,在唐僧被變為老虎,沙僧被擒,八戒喪失鬥志的情況下,確實只有孫悟空能解決困局。

《西遊記》中,小白龍因為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父王告為忤逆,經過觀音的救助和點化,鋸角退鱗,化為白馬,馱唐僧西天取經。

歷史上,玄奘西行,確實有騎馬。那麼,這匹馬如何從凡馬逆襲為白龍馬呢?

1.往返取經時的馬

在記載玄奘生平事迹的《三藏法師傳》中,多次提到過馬。比如說他「取經出發時即乘馬」;「玉門關外,策杖西行時出現胡翁換馬」;取經回來時,「有幫忙運經書的7位僧人和馬四匹」等。

這裡,馬只是普通的馬,作用就是代替腳力,以及駝運經書。

同樣在《三藏法師傳》中,「胡翁換馬」一節有詳細描述。

胡翁曰: 「師必去,可乘我馬。此馬往返伊吾已有十五度,健而知道。師馬少,不堪遠涉。」法師……既睹胡人所乘馬瘦赤,漆鞍有鐵,與何言合,心以為當,遂即換馬。

胡翁把自己的馬給了玄奘,這匹馬不僅是識途老馬,而且「瘦赤」,可見是一匹紅色的馬。至於是不是汗血寶馬,那就不得而知了。

2.火龍的第一次引入

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已經初具明代《西遊記》的雛形。書中不僅有猴行者大量戲份,而且還有降服沙神的情節,只是沒有豬八戒。

在這本書中,有關於猴行者和龍鬥法的情節:

猴行者曰: 「我師看此是九條馗頭鼉龍,……只見馗龍哮吼,火鬣毫光,喊動前來。……被猴行者騎定馗龍,要抽背脊筋一條,與我法師結條子。……猴行者拘得背筋,結條子與法師系腰。法師才系,行步如飛。

大概就是說,馗龍攔路,猴行者制服馗龍,並抽了它背上的筋,給三藏法師做了腰帶。這條帶子有魔力,能讓法師健步如飛。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個故事和《西遊記》中「鷹愁澗收服白龍馬」幾乎一致。不同之處在於,小白龍是化為白馬,而這裡的馗龍是抽筋作帶。但其實作用相同,那就是提高三藏的腳力。

龍開始引入到取經故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馗龍是「火鬣」。鬣本意是指馬頸上的長毛,「火鬣毫光」就是說馗龍是火紅色。

3.龍和馬的合二為一

其實龍和馬一直都可以統一。

早在《周禮》中,就說到了「馬八尺以上為龍」。到元代時,西遊類雜劇多了起來,其中楊景賢的《西遊記》中,就提到了「火龍馬」,小白龍出場也就說「小聖本為南海火龍三太子」。

只不過,此時的小白龍,只是火龍馬,尚未變成白龍馬。

4.火龍終成白龍馬

以馬運經,本來也是正常之事,畢竟三藏法師一人之力不可能搬運眾多經書。再加上「白馬馱經」故事的影響,所以火龍最終變成玉龍,玉龍即是白龍。

白馬馱經的故事是這樣的:

《洛陽伽藍記》: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帝夢金神,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胡人號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焉。時以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

大意就是說,漢明帝夢到佛,於是派人到西域求經,因為是白馬馱經書而來,所以命名為白馬寺。

故而到了吳承恩撰寫《西遊記》時,他便把火龍改為「西海龍王玉龍三太子」,這樣改為何?因為從白龍到白馬,要比火龍到白馬更為合理。

從凡馬到龍馬,從火龍到玉龍,小白龍從一匹普通的馬,變成玉龍三太子,完成了逆襲。而這背後,是西遊故事的不斷演變和融合,也是一代代人努力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比武前霍元甲說的話讓人敬佩不已 英國大力士被他給嚇跑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