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鈞瓷胚體裝飾有何工藝特點和文化內涵?

傳統鈞瓷胚體裝飾有何工藝特點和文化內涵?

文 |王雨

鈞窯瓷器是宋元時代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瓷器產品,鈞瓷以窯變釉色著稱,奼紫嫣紅的美麗色澤留起後人的想像餘地已十分有限,北宋官鈞的造型成為經典,出戟尊,鼓釘洗,各式盆奩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要想恢復鈞瓷曾有的聲譽和輝煌成就只能從造型入手,所謂坯體裝飾就是指在陶或瓷的胚態上利用坯體材料的特性,通過一定的工藝方式對其進行加工,形成一種形態變化的裝飾。由於禹州當地自然資源的限制,胎體厚重,釉質肥潤,又是不透明的石灰鹼釉,因此刻花、劃花、彩繪均不適用於以釉色取勝的鈞瓷,因此坯體裝飾在鈞瓷的裝飾發展中一直佔有主導地位,通過對鈞瓷坯體裝飾的研究可以讓我們對傳統陶瓷的工藝特點及其文化內涵有更深的了解,通過梳理坯體裝飾的類型方法找出鈞瓷發展的正確方向。

1

鈞窯的發展階段及其主要器物

一般認為鈞窯始於唐代的花釉瓷器,花釉瓷器是在黑釉之上加施了一層灰白色或灰藍色的彩斑,施彩的方式與後來的鈞釉瓷器頗多相似之處,下白峪窯是花釉瓷器具有代表性的窯場,時代大體在盛唐以後,出土的花釉瓷器包括碗、折沿盆、缽、盆、注壺、瓶、罐、三足盆、水盂、腰鼓等,作為民鈞的實用器皿,較少坯體裝飾。

海棠式水仙盆 | 劉志軍作品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陶瓷手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初期鈞窯主要生產小件器物,胎質細膩堅緻,釉色淡雅,部分器物布滿小塊的開片,器形有蓮花碗、海棠盆托和一般的碗、碟等,坯體很少裝飾。北宋末鈞台官窯的器物多仿古青銅禮器的造型,通體窯變的海棠紅、玫瑰紫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主要器物有:荷花式花盆、仰鍾式花盆、鼓釘三足洗、長方形花盆、帶把花形橢圓洗、小香爐、出戟尊、海棠洗等。

出戟尊 | 王建偉作品

金代鈞窯的生產一度十分蕭條,金世宗繼位後河南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鈞窯的產品逐漸豐富,主要器物有碗、盞、盞托、爐、洗、折沿盤、水盂、蓋罐等,器型較大,做工比較粗糙。

金蟾洗 | 苗家鈞窯作品

鈞瓷的影響在元代達到最高點,在坯體裝飾上採用了貼、捏、堆塑、鏤孔等手法,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品獸面螭耳瓶,敞口卷唇、細頸鼓腰,下有高台底座,四周鏤空,以獸面紋裝飾,肩負對稱螭耳,造型莊重大方,是元代鈞瓷中的精品。故宮博物院天青釉紫斑雙耳連座甁,荷口長頸,豐肩鼓腹,下為鏤空高台底座。肩附對稱螭耳,腹部以虎頭銜環浮雕裝飾,該器物作為元鈞的代表被用作1999年發行的鈞窯瓷器特種郵票圖案。

如意樽 | 大宋官窯作品

明代禹州的窯業仍十分發達,各地窯場掀起了仿製鈞瓷的高潮,著名的有產於宜興的「宜鈞」、廣東石灣的「廣鈞」和景德鎮的「爐鈞」。爐鈞是從仿鈞到完全創新的新品種,在鈞釉的燒成工藝的基礎上,創燒於獨具雍正特色的窯變花釉瓷,一直到民國初年都在生產,這一時期的造型也有變化,如台北鴻禧美術館藏雍正爐鈞瓶是蒜頭瓶和天球瓶的結合,耳飾也很特別;首博藏乾隆爐鈞釉方瓶古雅大方;香港藝術館藏雍正爐鈞鋪首尊,乾隆—嘉慶官窯爐鈞燈籠尊,國博藏雍正爐鈞釉瓶,雍正款爐鈞獸耳銜環尊,乾隆爐鈞釉花囊,光緒官窯爐鈞釉簠等,坯體裝飾趨向複雜。

2

鈞瓷器坯體裝飾的類型及其審美特徵

鈞瓷素以窯變釉著稱,在其鼎盛的北宋造型簡潔古雅,多模仿青銅器的造型,器表的坯體裝飾並不太多,主要分以下三類:

堆貼加飾類:

這一類坯體裝飾是在坯體表面增加泥量,通過堆、貼、塑等方式達到裝飾的目的。

A.雕塑粘貼,用雕刻或模印成的立體小雕塑在與陶瓷坯體乾濕程度一致時粘接到器物表面,稍加加工,這種裝飾以耳部、足部的裝飾為主,雕刻可以是寫實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鈞瓷的坯體裝飾多以幾何形為主,如元代的夾板爐,在爐的兩側加了兩塊長方形的板,罐或瓶的耳部多有橋狀的耳或系,雍正爐均瓷瓶如意形的耳飾由蒜頭直達球形腹部之肩。

B.堆貼,堆塑,運用工具或徒手用泥在器物表面累積成的浮雕狀的裝飾類型,如宋鼓釘洗,在洗的腹部以一周鼓釘作為裝飾,宋出戟尊仿青銅器造型,高足成台階狀外侈,頸、腹、足部堆貼出戟紋,元代香爐的腹部貼花,雍正爐均鋪首尊以鋪首街環裝飾於肩部,乾隆--嘉慶鈞釉釉燈籠尊以浮雕裝飾於兩側肩腹部位,乾隆爐均釉方瓶以出戟紋和乳釘裝飾在出楞的轉折處。

從這種堆貼、堆塑的裝飾中可以看到鈞瓷的各種裝飾分類並非涇渭分明,為了達到理想的裝飾效果,結合釉色,可以對各種裝飾方法進行綜合應用。

鼓釘洗 | 王建偉作品

削刻剔減類

通過對坯體表面的刻劃、切削、鏤空等減法工藝,構成裝飾紋樣。

A.刻劃是直接用硬物在坯體上刻出凹線的技法。鈞釉稠厚,又以窯變著稱,這種刻劃的方法很少應用。

B.剔刻對胚體的材質要求較為細膩,先以刀刻出紋飾的輪廓線,再把外面的坯體去掉一層,產生浮雕的效果,類似於畫像磚中的減地平雕。這種技法在鈞窯中偶有出現。

C.鏤空是把坯體直接雕透的技法,紋樣既可以是鏤空的部分,又可以是鏤空留下的部分,常用於照明燈具,香熏等需要透氣的器物上,使器物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產生輕盈,靈動的藝術效果,鈞瓷中的花器有種雙層的花盆,中間是一個一般的瓷花盆,外套一個鏤空的花盆,既可以防止泥土外漏又起到裝飾效果。

D.跳刀在修正坯體時有時會因為修坯刀與坯體在不同的角度下發生碰撞,留下一連串的點狀凹痕,跳刀就是利用這種特性在坯體表面形成有規律的凹痕,達到裝飾的目的。

E.高浮雕鈞瓷的胎體較厚,可以利用切削的方式雕出花紋,因為形狀像蓮瓣也被稱為蓮瓣紋。鈞瓷和汝瓷中都有蓮瓣碗或水注的造型。

日月同輝 | 李勝強作品

.鈞瓷器坯體裝飾的其他方法

A.瓜楞紋在坯體較濕時用手指或工具壓成縱向的凹線紋,因其形似瓜楞而得名。這種瓜楞紋會隨時光線的變化產生微妙的明暗變化,這種裝飾方法在宋代很常見,在鈞瓷、定窯白瓷、景德鎮青白瓷、耀州窯青瓷中都可以見到。

B.弦紋一種非常古老的坯體裝飾方法,是手工拉坯時,手與坯體接觸形成的凹凸弦紋,它很規則,在釉色的遮掩下若隱若現,是一種含蓄內斂的裝飾方法,在鈞窯、汝窯的洗、盆、奩等器物中常見。

弦紋缽 | 劉建軍作品

總結傳統鈞瓷的坯體裝飾時,我們發現在上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鈞瓷一直以釉色取勝,當這種神奇的窯變失傳後,清代從雍正朝開始大量復燒鈞瓷,有些是傳統的釉色和造型,有些稍加改動,帶有清代的審美特色,整體看來,造型只有幾十種,變化不大,採用的裝飾方法也不多,傳統坯體裝飾中的很多方法都沒有應用到,諸如絞胎紋、梳篦紋、模印、戳印、拍印、玲瓏瓷、立粉等技法。鈞瓷要發展,必須從造型上做文章,打破鈞瓷造型單一的現狀,利用多種裝飾手法,結合各種民間藝術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

作者介紹:

王雨(1965--)河南尉氏人,許昌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畫,陶瓷。

基金項目:2014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鈞瓷坯體裝飾研究」(2014BYS027)

(本文原載於轉2018年6月21日《許昌晨報》2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鈞瓷網 的精彩文章:

TAG:鈞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