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不容易教會了徒弟,這位高僧為什麼立即沉水自盡?

好不容易教會了徒弟,這位高僧為什麼立即沉水自盡?

宋代黃庭堅曾有一首很有趣的詞,詞牌為「漁家傲」,題目是《題船子釣灘》,內容如下:

蕩漾生涯身已老。

短蓑箬笠扁舟小。

深入水雲人不到。

吟復笑。

一輪明月長相照。

誰謂阿師來問道。

一橈直與傳心要。

船子踏翻才是了。

波渺渺。

長鯨萬古無人釣。

這首詞如果不了解船子和尚即德誠禪師的故事,是讀不懂的。船子和尚很古怪,好不容易盼來了一個能教的聰明徒弟,一番對話之後,他卻一腳蹬翻了小船,沉水自殺了,那他到底為什麼呢?

德誠禪師是唐末遂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遂寧市人。出家之後他和道吾、雲岩等都師從葯山惟儼禪師。這幾位都是根器很好的弟子,學成後就離開師父去弘法,道吾和雲岩都去找個寺院住寺開法,可是德成卻不想這樣,在分手的時候,他對二位師兄弟說:「你們二位應各據一方,弘揚師父的宗旨,我這個人性情疏野,就願意在山水間消遙自在。」

「他日,二位如果知道我落腳的地方,遇到一個半個伶俐的後生,就推薦到我這裡來,我也把學到的東西傳給他,也算不辜負師父的教誨了。」

分手後,德誠來到了今天的上海松江一帶,給人搖船擺渡,過著閑雲野鶴似的泛舟生活,所以大家就稱他為「船子和尚」。

道吾住寺之後,弟子眾多,但是也沒忘了德誠的囑託。他有一次去京口(今鎮江),在這裡認識了一位叫夾山的和尚,根基不淺,應該是德誠喜愛的那一類徒弟,就推薦他到德誠那裡去。

夾山和尚求法心切,當即就奔赴松江,去找德誠和尚拜師。

一見面,德誠就問夾山:「住什麼寺?」

「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夾山的話很有機鋒,出家人空無四大,哪會「住」什麼地方呢?

「噢,不似,那不似又似個什麼呢?」既然你說「不似」,那就有個對象,德誠順著夾山的「不似」問下去,要追出這個「不似」的對象來。

夾山倒也不上當,他說:「不是目前的東西。」意思是這個「不似」的東西不是眼前的東西,所以不能說出來。

「從什麼地方學來的?」德誠問。

「非耳目所能獲取得到。」既然那個不似的對象無物無形,自然不是耳目所能獲得的。夾山的意思是說這是我自家就有的。

「一句合頭語,了卻系驢橛!」德誠認為夾山在這裡是耍嘴皮子,看著你說得頭頭是道,但還是像驢一樣被橛子拴著呢。

這句話讓自負的夾山有點懵,一時愣在那裡。

德誠開始拿話點他:「垂絲千尺,意在深潭,可離鉤三寸,就是到不了潭裡,這一點你怎麼不說?」這正是一直以來夾山難以破解的瓶頸,要追求的境界對象化了,結果總是和他有個不即不離的距離。他正想張嘴說些什麼,突然被德誠禪師一槳打來,直接就把他給打落在水裡了。

夾山落水,好不容易爬回到船上,德誠卻對著他大喊:「說!說!」

夾山又正要開口說話,冷不防德誠禪師又是一槳打來,夾山又落進了水裡。

這一次掉進水裡的夾山才算是真正恍然大悟。

這一次,當他冒出水面時,不再開口說話了,只是對著禪師點了三下頭,老和尚這才伸出槳來,把他引渡上岸。

當你掉進了水裡,所有的經義教條都救不了你,你只有用自己的本能去折騰,這是德誠想空掉夾山的所學,讓他的本性在突發事件中顯露出機用,那你的境界就不再是離潭三寸,而是已經深入潭中和水融為一體了。

夾山上了船,顧不得渾身濕透,說:「把絲線和釣鉤都扔了,怎麼樣呢?」

「就隨那絲線留在深潭中吧,是浮是定,是有是無,任他去。」既無一法可求,也無一法可舍,正是在這不求不舍中,道境含攝著萬象。德誠禪師告訴弟子,一味的住空也不對,空是為了更多地含容。

「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這是夾山的總結,德誠認為不錯,也對夾山有一句評價:「釣盡江波,始見金鱗。」

但夾山卻捂起耳朵不聽。德誠又「如是如是」表示贊同。

既然弟子已經開悟,也就不需要再留在這裡了,德誠告訴夾山你可以走了。

夾山身上還滴著水,告辭之後一步一回頭,捨不得師父。

忽然聽得師父在背後喊了一聲:「和尚!」

夾山猛然回頭,看見師父豎起了槳橈,說:「你還以為我有別的什麼東西沒教你嗎?」

說罷一腳踢翻了渡船,沉到水底逝去了。

德誠禪師以死來堅定弟子的信心和決心。

薪火相傳,只要火傳下去了,燈滅不滅都是次要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說新語 的精彩文章:

別再歧視「三寸金蓮」,那裡還有殘存的民族氣節

TAG:史說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