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的夢中有小鳥和鮮花
你好!我是這次童話島之旅的導遊
剛來到童話島,有一位朋友你們得認識一下
看到「童話」兩個字,你一定會立刻想起兩本書: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基本都源於這兩本童話集
倘若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的《小王子》能在你的腦海中一閃而過,我會很高興,因為你對童話的解讀已不止於故事本身,而開始尋求一種思想
如果奧斯卡·王爾德的名字出現在你的童話觀中,我非常期待聽到你對他的種種看法,因為你不再是個孩子,而是一個像孩子一樣的大人了。
現在,我鄭重向您介紹我這位才華橫溢的愛爾蘭朋友——奧斯卡·王爾德
王爾德是十九世紀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一名作家他涉覽戲劇、小說、童話、詩歌、散文等多個領域。《道林格雷的畫像》、《溫德密爾夫人的扇子》、《莎樂美》、《夜鶯與玫瑰》、《沒有秘密的斯芬克斯》等作品都是出自於他的筆下。
他一生都在追求一件事物——「美」
這麼官方你肯定也沒什麼印象,那就來聽一段王爾德所講述的童話《自私的巨人》
僅僅從現實世界窺探第二世界,那可能聽完故事明白「愛」的大主題就合上了門縫。親身來到第二世界單單聽個故事可不行,我們將從文學藝術手法層面以及作者思想層面來重新思考整篇童話
這趟旅行的小目標:
唯美主義的宗旨是「為藝術而藝術」(l"art pour l"art)
面對一個抽象概念,我們通過以具體文本為例,來將它分解:
形式美
先從整個故事的宏觀構架上看
(從《自私的巨人》看王爾德唯美理想之端倪 廖述娟,劉茂生,LIAO Shu-juan,LIU Mou-sheng - 《宜春學院學報》- 2008年1期)
梳理概括故事發展構架會發現其呈現完美的對稱,其實只是很簡單的劇情發展,但這種簡單不拖沓的結構讓讀者閱讀時感到清晰順暢,這一點是講好一個故事的關鍵。
再從微觀的語言細節上觀察
「我的花園就是我自己的花園」(原文:my own gardenismy own garden)
「相互高聲喊著,『我們多麼快樂啊!』 」
「 『在裡面我們多麼快樂啊,』他們彼此訴說著。」
(原文:「How happy weare here!」 Theycriedto each other
「How happy wewerethere,」 Theysaidto each other)
這兩段引文從句子結構上就呈現一種對稱感(尤其是原版)。
第一句話是巨人趕孩子出去時說的話,主語和賓語都用「我自己的花園」一個短語,強調出巨人此刻只顧及到自己,將花園私有化,「自私」的形象在短短一句語言中就體現出來。
第二組話是孩子們在花園玩時和被趕出花園後所發出的感慨,明明看似很相同,但是原文中第一句用現在時,第二句用過去時,以及「here」(這裡)和「there」(那裡)的對比就馬上顯現出孩子們心情的落差感,而「cried」(高聲喊著)和「said」(說)兩個說話的動詞對比可以看出孩子們說話時的情感由興奮快樂到無奈懷念。
從宏觀(總體結構)再到微觀(細節到某個字詞),這種研讀文學作品的方法的確比較困難,請不要慌張!這些東西對新手們來說有些陌生,希望你們能儘力跟上我的步伐~
王爾德在寫故事時刻意將整個結構變得對稱,通俗來說有些強迫症,但這是他追求形式美的一種方式
意象美
聽故事的過程中,你是否能在腦海中構建起一整幅畫面呢?在哪些時候你的大腦會被刺激,從而開始進行構建?語文課上老師經常會提及,「XXX生動形象地體現了XXX特點」,這句話看上去很死板其實是高度概括了文學中各類描寫手法的目的。
一般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對於大量的人物描寫、環境描寫、色彩、擬聲詞、比喻等等會特別喜歡,因為這些手法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想像將文字具像化。
童話中更是常常會出現小鳥、花朵、星星、珍珠、城堡等事物,孩子們會很迅速的想像出這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是美好的事物
當你在閱讀下面這段時:
「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大花園,長滿了綠茸茸的青草,美麗的鮮花隨處可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還長著十二棵桃樹,一到春天就開放出粉撲撲的團團花朵,秋天裡則結下累累果實。棲息在樹枝上鳥兒唱著歡樂的曲子」
你永遠不可能聯想到一隻黑黢黢的烏鴉停在一棵枝葉稀疏的樹上,基本上只可能聯想到這種感覺:
意象究竟是什麼?
-----出於更好的理解可以說是信息的形象
星星、花、草、白色、紅色……這類可以歸納為視覺上的意象
鳥鳴、泉水叮咚、風在呼嘯……這類可以歸納為聽覺上的意象
風拂過就像媽媽正在撫摸我的臉頰那樣溫柔……這類可以歸納為觸覺上的意象
王爾德童話中也大量存在這類意象,當然這不是他獨有的特點。大家有興趣可以重新閱讀一遍文字版找一找《自私的巨人》中的意象
悲劇美
當巨人終於醒悟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時,那位神秘的孩子再次來到,他奇怪的言行奇怪地將巨人帶去了天堂。
巨人為什麼會死?
國外作家通常會將宗教融入自己的文學作品,或者說往往文學作品的創作是啟發於宗教故事,國外作家往往喜歡將自己對於宗教的理解透過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表現出來。在這個故事中王爾德淋漓盡致地將自己對於「死亡」和「上帝」的看法展現出來。
所有的疑問先要回到原文,重新讀一遍:
「只見孩子的一雙小手掌心上留有兩個釘痕,他的一雙小腳上也有兩個釘痕。」
「不要!」孩子回答說,「這些都是愛的烙印啊。」
「你是誰?」巨人說著,心中油然生出一種奇特的敬畏之情。他一下子跪在小男孩的面前。小男孩面帶笑容地看著巨人說道:「你讓我在你的花園中玩過一次。今天我要帶你去我的花園,那就是天堂。」
那天下午孩子們跑進花園的時候,他們看見巨人躺在那棵樹下,已經死了,滿身都蓋著白花。
我們先將關鍵字詞圈划出來,在進行大膽的猜測,「釘痕」、「敬畏」、「天堂」---這些字眼都暗示著宗教---天主教
「釘痕」的片段與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故事相吻合
「愛的烙印」展現了天主教的教義以及王爾德自身對於上帝的「愛」的詮釋:赦免他人,救贖靈魂
接著我們應聯繫作者的背景
王爾德---唯美主義: 唯美主義最愛的意象便是死亡
王爾德---頹廢派: 無需更深入頹廢派的抽象意義,「頹廢」與「死亡」字面便能構建聯繫
王爾德---宗教觀: 信奉天主教,從上帝救贖他人的視角來重新閱讀整個故事,「童話」背後的含義也被無限放大升華
死亡在我們眼裡是充滿恐懼和憂傷的,但王爾德對於生死觀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一生都在追求那種極致的美與愛,最後他漸漸發現「極致」只能在死亡時完美體現。 當我們很難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理解故事劇情走向時,作者的價值觀才是通往真相的唯一道路,閱讀時可以將自己帶入故事,而理解時則要將自己帶入作者。
因此,「悲劇美」三個字是王爾德自身所想要展現的美。
」形式美」、「意象美」、「悲劇美」,三者結合在一篇童話中便完美呈現了王爾德的唯美主義思想。
通俗來總結,我們的新朋友是位重度完美主義的強迫症患者。
看似信息量龐雜,但本期推文僅僅從「唯美主義」的視角來細讀文章,也許你有不同的看法或者全新的解讀,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歡迎在回復區將你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