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獨一件的國寶,被發現時腌了三百年鹹菜,乾隆:當真就沒人識貨?

獨一件的國寶,被發現時腌了三百年鹹菜,乾隆:當真就沒人識貨?

清乾隆十年(公元1754年)的一天,乾隆帝閑來無事圍著紫禁城溜達,走到西華門的時候看到了玉缽庵,以前只聽說過這裡原名是真武廟,後來因為廟中多了一個巨大的玉質缽碗,慢慢的改成了現在的名字「玉缽庵」,雖然這個玉缽平時就是和尚們用來腌制鹹菜的,但是既然來了看看也無妨,但是乾隆帝沒想到這一看就震驚了,原來這個和尚們的鹹菜缸就是傳說中的「瀆山大玉海」,可惜世人不知道它的來歷,以至於明珠蒙塵。

說起瀆山大玉海的來歷確實不平凡。當年元世祖忽必烈以異族人的身份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統一的政權,為了消除漢人對遼人的蠻夷印象,彰顯元朝的先進文化和手工業,忽必烈招募能工巧匠雕刻了這一件古往今來最大的玉雕,它是由一整塊的玉石雕琢而成的,其外形是一個巨大的酒樽,口徑1.3米至1.8米,高0.7米,碗身最寬處達到了4.9米,重達7000斤,最多可以裝下30石的酒水,上面雕刻的是一幅海底世界的畫面,既有波瀾起伏的海水,也有眾多海中的生物,如海馬、海龍、海豬等,工藝精湛。

雖然瀆山大玉海是一件傳世之寶,但是也由於它的珍貴身份,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只有皇宮貴族和皇室的史料上有所記載,一般人不知道內情即使看到了也不知道其珍貴,就是這樣元朝滅亡後才無人能識。元代完工後該寶物安置在了廣寒殿,到了明朝末年此殿因為荒廢許久坍塌了,宮中的工匠發現大玉海成色不凡就將其移到了西華門的御用監,就是皇宮中負責雕刻、放置玉器半成品的地方,到了清代,御用監荒廢變成了真武廟,後又改名玉缽庵。

雖然大玉海一直沒有遠離原地,但是卻沒有人認出來。若不是乾隆帝有機會瀏覽宮廷寶物鑒,又恰巧看過它的介紹,估計它還不能擺脫腌鹹菜的命運。

乾隆發現大玉海後為了保密並沒有聲張,還讓人用千金將其買下,運到了承光殿前,還給它配了一個底座,專門建了一座亭子名曰「玉瓮亭」。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德,乾隆帝還在大玉海的腹壁上鐫刻了三首詩作,並命工匠用了四年的時間對其進行精雕細琢,順著玉石的紋路和原本的花紋進一步的完善,使它看上去更加的完美了,這樣一來,元明清三代積累的玉器製作工藝在同一件玉石上得到了展現。

1988年,大玉海的原裝底座在北京的一個寺廟裡被找到,這件寶物終於恢復了原貌,現在就在北海公園裡接受世人的觀瞻。現代古玩專家經過鑒定後又確定了大玉海的材料源於南陽玉,這種玉石因為花紋、色彩變化多端,所以每一塊都不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所以近年來南陽玉的價值呈現出了走高的趨勢。

現在的大玉海已經被列為國家九大鎮國之寶中,玉器中的唯一,和現存的《孫子兵法》竹簡等文物齊名,還是絕不可以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放牛娃當了軍閥,專收編敵國軍隊,娶敵國美女,說:這是為國爭光
明開國大將為躲朱元璋追殺,專門做了件極出格的事,朱笑著放過他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