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披上區塊鏈新外衣,我就認不出來你是騙子嗎?

披上區塊鏈新外衣,我就認不出來你是騙子嗎?

GIF

7月2日,《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6期刊登文章《線下理財「避雷」指南:警惕違規的老套路和新外衣》。

文中指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區塊鏈等概念快速崛起,各種平台屢屢被冠上類似的創新名義,給了非法線下理財以可乘之機。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肖颯認為,線下理財近年來的特點是

「緊跟新名詞」,「區塊鏈火了就開始發區塊鏈相關理財產品,號稱可以私募ICO份額,借銷售渠道在社區進行分級銷售。

業內人士提醒,儘管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線下理財的打擊力度,但投資人並不能完全依賴於監管,自身也應增強防範意識,學會用法律渠道維權。

以下為原文(全文):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6期,原文標題為《線下理財「避雷」指南:警惕違規的老套路和新外衣》)

「你盯著利息,別人要的卻是你的本金」。這句話用在頻繁爆雷的線下理財領域,再合適不過。

6月27日,上海阜興集團實控人被爆失聯,旗下意隆財富總部人去樓空。該集團2016年的資產管理總額超過350億元。在不久前的端午節期間,上海著名線下理財公司資邦金服旗下的唐小僧平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警方立案調查。唐小僧平台累計交易額已超過750億元。

在此之前,百億級線下理財平台資邦金服、中融民信、善林財富、錢寶網、快鹿集團、中晉財富、易乾財富、大大集團等相繼被查,且緣由均為涉嫌或被確認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發現,這些線下理財一般以高收益、病毒式營銷等套路忽悠投資人,近兩年又追起了風口,披上互金、區塊鏈等新外衣招搖撞騙,導致投資人的千億元資金血本無歸。

業內專家指出,因平台資金流向不明、信息不透明、成交量等信息難以查詢等原因,線下理財的監管難度較大,致使這些平台被查時涉案金額多已達上百億元。

慣用套路:重金砸廣告

目前,線下理財機構遍布全國各地,尤其是二三四線城市甚至一些縣城。部分機構雖然化身為「××財富管理公司」,但並未改變其線下理財的本質。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鄧建鵬介紹說,線下理財是指設置具體的物理網點、門店,未經國家監管部門批准,向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並承諾相應利息的平台。

對此,《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發現,線下理財公司通常以虛假高收益率作為誘餌,以廣泛的線下營銷方式、重金砸廣告等形式吸引投資人。面對高額投資回報,缺乏風險意識的投資人很容易被騙。

以善林金融為例。據上海警方披露的信息,2013年10月起,善林金融實控人周伯雲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在全國開設1000餘家線下門店,招聘員工並進行培訓後,為其提供高額傭金和提成。為了使「善林金融」這家公司看起來「家大業大」,善林不惜花費公眾巨額資金做足包裝宣傳,在民眾中營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騙取投資者的信任,並通過廣告宣傳、電話推銷及群眾口口相傳等方式,以允諾年化收益率5.4%至15%不等的高額利息為餌,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銷售所謂的「鑫月盈」「鑫季豐」「鑫年豐」「政信通」等債權轉讓理財產品。

一位網貸資深觀察員介紹說,

「下理財公司善於使用「情感攻勢」。不少線下理財的投資人年齡大於50歲,這些群體由於自控能力相對較弱、缺乏信息獲取渠道及必要的知識,容易被銷售人員通過贈送大米、旅遊的小恩小惠忽悠坑騙,從而進行投資。」

鄧建鵬說,在這些套路下,線下理財公司的投資人 「幾乎所都是有去無回,血本無歸」。

公開信息顯示,僅善林金融一家,就涉案600多億元,中晉理財也有400多億元,投資人至今仍在維權中。

新的外衣:緊跟新名詞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區塊鏈等概念快速崛起,各種平台屢屢被冠上類似的創新名義,給了非法線下理財以可乘之機。

5月15日,公安部公布 「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錢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晉公司」集資詐騙案、「五行幣」「一行幣」組織傳銷案等均在列。其中,中晉理財、錢寶網自稱為互聯網金融公司,後兩者則稱是區塊鏈、虛擬貨幣平台。

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肖颯認為,線下理財近年來的特點是「緊跟新名詞」,「區塊鏈火了就開始發區塊鏈相關理財產品,號稱可以私募ICO份額,借銷售渠道在社區進行分級銷售」。

以互聯網金融領域的P2P網貸為例。由於備案制度延期,行業仍處於魚龍混雜的狀態,不少公司只要掛個網,就自稱P2P網貸。這些問題線下理財公司,一邊成立P2P平台,一邊繼續在線下募資,在此過程中,前者往往成為其偽裝。

以中融民信為例,除了民信貸等線上平台,其資金主要來源於線下門店。中融民信高管曾公開宣稱,「線上線下累計成交規模102億元,其中線上平台資金規模為30億元,財富中心資金流入為70億元左右」。按這位高管當時的說法,民信旗下資金端財富管理門店共計39家,未來將以財富管理業務為主,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資邦金服也不例外。除了唐小僧等平台,工商信息顯示,資邦金服僅在上海就有41家分支機構。善林金融也是採用傳統的門店推銷與互聯網營銷相結合的「線上」「線下」交易模式。

早在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四部委發布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就明確規定,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即P2P網貸機構)在互聯網、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只能進行信用信息採集、核實、貸後跟蹤、抵質押管理等風險管理及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明確的部分必要經營環節。

「P2P網貸與線下理財有本質區別。P2P網貸是純線上,投資人在平台官網操作交易;線下理財吸納資金則通過線下的理財門店,且後者信息嚴重不透明,一般沒存管。」上述網貸行業觀察員強調。

監管較難:操作方式隱蔽

既然大部分線下理財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為何很多線下理財做到幾十億甚至幾百億元的規模才被調查?在業內專家看來,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線下理財的監管難度較大。

首先,線下理財本身的業務模式導致監管難度加大。

一位不願具名的網貸業內人士認為,線下理財公司的操作模式更具隱蔽性,信息不透明,使得監管部門對於公司成交量等情況無從獲知,加大了監管難度。「具體來看,投資人在線下購買理財產品,有的是通過銀行直接打到線下理財公司指定賬戶,有的是通過POS機進行劃付。這樣一來,理財機構的賬戶未受到監控,既存在風險,又涉嫌違法犯罪。此外,有的線下理財是採用『超級借款人』模式。即先利用線下理財公司本身的資金對外放款,再形成債權包向投資人轉讓,監管部門已經明確叫停這種模式。從業務角度講,『超級借款人』模式對借款業務期限、額度進行拆分、錯配,涉嫌設立資金池和非法集資。」

其次,還與當前監管制度有關。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線下理財隱蔽手法多,不是僅靠監管部門就能夠發現的,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和組織的合力。同時,因為法律定性、信息採集、違規判斷等問題,需要投資人舉報和線索,因此大多只能爆雷後處理」。

整頓升級:公安部、最高檢加大打擊力度

其實,從2014年開始,線下理財不斷被監管進行 「風險提示」,伴隨的強監管也從未停止。

日前,業內消息稱,監管下發了一份名為《關於深入排查互聯網金融領域重大風險隱患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互金專項整治小組決定組織各地對轄內互金風險隱患進行深入排查,重點為存量業務規模為10億元以上的機構、由線上平台但跨區域設立「大量線下門店」的機構、存量業務規模化解不力甚至仍在增長的機構。

此外,各部門之間聯合打擊非法集資的行動也在開展。在近幾年的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上,監管部門對投資理財、P2P網路借貸方面頻發的非法集資案件表達了重點關切,進行了詳細部署。

最新消息是,6月21日,公安部決定組織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將重點打擊互金領域非法集資、網路傳銷等突出犯罪。6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也表示,嚴肅查辦互聯網金融、證券期貨、銀行保險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金融犯罪案件。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以說,從機構監管者角度講,線下理財亂象紛生急需監管重拳。他建議組織相關部門對線下理財市場進行研判,對「債權轉讓」模式的風險進行充分評估,出台關於「大批量債權轉讓」的相關司法解釋和行業規範。

避雷指南:平台「異常」先兆多

業內人士提醒,儘管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線下理財的打擊力度,但投資人並不能完全依賴於監管,自身也應增強防範意識,學會用法律渠道維權。

王德以強調,投資者應當增加風險防範意識,發現異常時及時採取措施停止交易,切莫追求明顯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所謂『異常』,是指短期內突然產生高收益,而無真實的交易為基礎,假標增多、自融行為明顯增多、資金缺少第三方存管增多、不在實際註冊地址辦公等。」

若不小心踩雷,投資人也可以通過法律渠道維護合法權益。肖颯認為,投資人遇到爆雷事件,首先要保持清醒,努力收集商業模式信息和資金流向信息,到平台實際經營地或註冊地經偵報案,外地投資人可以在自己所在地派出所報案。

不過,鑒於「線下理財平台一旦跑路,有關機關能夠控制和追回的錢,攤到眾多受害人身上的比例將十分稀薄」,王德以還是警示投資人,風險防範為先。

你與區塊鏈之間

只差一個

信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信鏈社 的精彩文章:

如果比特幣跌破5000美元,值得考慮買入

TAG:信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