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限塑令十周年,如今效果幾何?

限塑令十周年,如今效果幾何?

網路配圖

通常所稱的「禁塑令」包含幾個相關文件,首先是國務院辦公廳2007年頒布的《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以及隨後商務部、發改委等部門發布的兩個管理辦法和質檢總局頒布的兩個國家標準。這些文件的核心內容有兩個,一是商場不能免費提供塑料袋,目的在於減少塑料袋的使用;二是生產企業不能生產超薄塑料袋。

零廢棄聯盟日前發布《限塑令十周年——商家執行情況調研報告》,調查顯示,目前不少市場和超市仍在免費提供塑料袋,許多替代塑料袋的仍然是塑料製品,大部分塑料袋沒有達到生產標準,而且由於網購、外賣等新服務興起,塑料製品的使用大幅度增加。該報告認為,經過十年的實施,禁塑令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任何一項政策都很難得到百分之百嚴格實施,對禁塑令不應提出過於理想化的要求,而需要客觀分析其實施效果。禁塑令的頒布,主要是因為塑料袋長期大量使用,已造成嚴重污染。由於超薄塑料袋使用後被隨意丟棄,當年隨處可見的景象是,樹枝上、電線杆上或者建築物上都懸掛著許多超薄塑料袋,造成了嚴重的視覺污染,而且人工去撿拾高空中的廢舊塑料袋也很困難。制定塑料袋的生產標準,禁止超薄塑料袋的生產,主要目的是避免塑料袋的視覺污染。從這個目的來說,禁塑令的成效甚大。現在已經很少看到樹枝上、電線杆上懸掛超薄塑料袋了,儘管塑料袋生產沒有達到法定標準,但是隨風飄浮的超薄塑料袋幾乎沒有了。

塑料袋有償使用的規定,也並非完全沒有發揮作用。調查表明,大部分連鎖超市執行了塑料袋有償使用的規定。那些對於價格比較敏感的群體,如退休的老年人,已經越來越多地在購物中使用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即使那些還在使用塑料袋的購物群體,也會減少用量,不會像免費塑料袋一樣無限制使用。如果說塑料袋的污染存在著空中污染、土地污染和水體污染,禁塑令至少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空中污染,使我們周邊的環境不那麼難看了。

而在減少土地污染和水體污染方面,禁塑令起到的作用實在是乏善可陳,如果苛刻一點說,在有些地方和領域,由於禁塑令實施後塑料袋變得更厚了,對土地和水體的污染也變得更嚴重了。總體看,按照實施十年來的趨勢,限塑令難以改變目前塑料污染的狀況。

首先,塑料袋充斥著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入超市就可以看到,塑料包裝幾乎無處不在,不僅生鮮需要塑料包裝,而且各種加工食品和大部分百貨也離不開塑料包裝。與這些包裝比較起來,購物袋僅僅是塑料包裝中使用量最少的一種,即使顧客都不再用塑料購物袋,減少的塑料使用量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比如瓶裝水所使用的塑料瓶和外包裝,就遠比一個塑料袋使用的塑料多,一個塑料快餐盒也比一個塑料袋用了更多的塑料。從這一點看,禁塑令承擔不起減少塑料使用的任務,有償使用塑料袋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其次,實施禁塑令需要有替代的方案。生活方式轉變使塑料幾乎成為不可替代的消費,消費者可以選擇不用塑料購物袋,但是卻難以選擇不用塑料垃圾袋,去超市購物可以自己帶購物袋,卻不得不將青菜裝進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中去稱重。塑料的不可替代性是問題的關鍵,要減少塑料垃圾,就要減少塑料消費,但是多數塑料消費已經成為剛性需求,目前幾乎不可替代,而如果是不可替代的,不管如何收費,其使用量也很難減少。對於決策者來說,提供可替代的方案遠比收費更重要,比如能否提供可循環使用的垃圾收集設備,以替代大量消耗的塑料垃圾袋?

再次,減少塑料垃圾要從大處著手。最多的塑料垃圾肯定不是塑料袋,想像一下,淘汰一件家用電器,會產生多少塑料垃圾?扔掉一堆小孩子的玩具,又增加了多少塑料垃圾?特別是大量低質量的塑料用品,很容易損壞並被丟掉,產生巨量的塑料垃圾。決策者要減少塑料垃圾,需要從生產者入手,讓生產者減少塑料的使用量,提高塑料製品的使用壽命,並督促生產者承擔回收處理的責任。

塑料製品之所以替代了其他材料製品,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價格低,價格低又是因為對環境的污染沒有被計入成本,而是由全社會承擔了。如果將環境代價計入塑料製品的價格,那麼塑料製品就會變得昂貴,就有可能被其他材料替代。減少塑料製品消費不僅要在消費環節發力,也需要在生產環節發力。

來源:北京青年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勁彪新聞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黑龍江廣東兩省強強聯合 共同組建雪上運動隊

TAG:勁彪新聞客戶端 |